治病又扶贫:当向日葵可以治疗痛风

吉林省盐碱地面积约2000公顷,其中尤以白城市的大安、洮南最为集中。大面积的盐碱化,让白城土地成为世界三大盐碱地之一。在这片盐碱地上,向日葵是主要的农作物,向日葵籽榨油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如何充分里利用白城盐碱地的农作物资源,成为当地乃至吉林全省亟需攻克的难题。

最近这些盐碱地所种植的向日葵则成为了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们的福音。新华社近期报道了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小波团队从向日葵花盘提取出抗痛风有效成分的新闻,这一成果已在《医药卫生》等国内专业医学刊物发表,并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治病又扶贫:当向日葵可以治疗痛风

痛风是由于人体内嘌呤物质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与糖尿病在医学界并称为“不死癌症”。来自《2017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的数据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亿,其中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人,而且正以每年9.7% 的年增长率迅速增加。预计2020年,痛风人数将达到1亿。现今痛风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是不可忽视的健康警示。痛风高发病率,高致残率,但是知晓率,控制率、治愈率却很低。

痛风暂时没有有效治疗手段和方法,国内外常用特效药多是抑制嘌呤代谢从而降尿酸,但这类治疗方式对尿酸盐结晶(痛风石)却束手无策,病人的尿酸盐结晶在体内越积越多,造成关节肿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大多现有治疗痛风的药物无法克服药物本身对服药者肝肾损伤的副作用。

刘小波留学于日本名古屋大学期间,就发现日本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很高,医学很发达,但是针对痛风,日本的医学工作者也束手无策。在国内,状况同样不容乐观。刘小波带领团队20多人经过5年多时间的攻关,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从盐碱地种植的向日葵花盘提取出生物碱、黄酮、蛋白小分子肽等活性成分。药理、药效分析表明,生物碱有治疗痛风作用,可特异性结合尿酸形成葵花碱尿酸复合物,经肝脏代谢后经肾脏排出体外,快速降低尿酸;小分子肽作为肠道能直接吸收的酶制剂,可进入血液调节尿酸代谢以及肾小管转运蛋白,控制尿酸生成,增加尿酸排泄量,溶解痛风石;黄酮抑制炎性细胞的趋化和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对于急性发作的痛风关节炎具有独特的抗炎消肿止痛效用。

刘小波团队的研究成果在《医药卫生》、《医学信息》、《内蒙古中药学》等国内专业医学平台上发表,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

随着对葵花盘提取物对痛风作用的深入了解,加上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葵花盘粉抗痛风的科研成果落地,有望成为全国8000万痛风患者,1.7亿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重要抗痛风手段。该项目在洮南的落成,将加速葵花盘提取物的产学研落地,也成为拉动白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随着白城洮南盐碱地葵花盘粉项目的落成,当地也开展了葵花盘精深加工产品的产业化之路,将葵花盘变废为宝,可在原有种植葵花面积上新增加100万亩葵花种植,除正常的葵花籽收益外,葵花盘消耗后农民收入增加2亿元,实现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丰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