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封禁地東北,在日俄戰爭後增加3000萬移民,他們來自哪裡?

東北做為大清帝國的隆興之地,長期處於封禁狀態,本來是禁止關內的漢人進行移民開發的。

日俄戰爭以後,大清帝國政府意識到,如果不趕緊實施東北的移民開發,那麼,東北遲早都會成為日本或是俄國的領地。

清朝的封禁地東北,在日俄戰爭後增加3000萬移民,他們來自哪裡?

從1905年開始,移民東北的漢族人陸續達到3000萬人,那麼這些人都來自哪裡?其中山東的移民就達到了2000萬人,剩下的1000萬人,則來自關內不同的省份。

清朝的封禁地東北,在日俄戰爭後增加3000萬移民,他們來自哪裡?

來自關內各省的移民,帶著他們不同的口音,從陸路進入東北,從遼寧省,到吉林省,再到黑龍江省,不斷擴散,並與東北當地說普通話的滿族人,蒙古人混居,形成了現在的東北話。

清朝的封禁地東北,在日俄戰爭後增加3000萬移民,他們來自哪裡?

而大連地區,屬於遼東的一個死角地區,本來,並沒有原住民,幾乎都是從山東省煙臺方向經海路乘船來到東北的移民,因此,大連地區的移民主要來自山東省,其他省份的移民就相對較少,因此,大連地區,保留了山東口音,並不值得大驚小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