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頭上一片天,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五大鐵面判官,你知道嗎?

中國歷史上有英雄、有名臣、有仁君、有清官、有忠臣,當然,也有小人、有奸臣、有暴君、有貪官、有酷吏。

“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幾千年來,人們一直都清官褒獎有加,但貪官千夫所指,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五大鐵面判官,看看你瞭解的如何。

一、御史張湯
國人頭上一片天,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五大鐵面判官,你知道嗎?​張湯,西漢時期官員、酷吏,杜陵人,先後晉升為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與趙禹編定《越宮律》、《朝律》等法律著作,用法主張嚴峻,常以春秋之義加以掩飾,以皇帝意旨為治獄準繩,曾助武帝推行鹽鐵專賣、告緡算緡,打擊富商,剪除豪強,頗受武帝寵信,多行丞相事,權勢遠在丞相之上。

元鼎二年十一月(公元前116年12月),因為御史中丞李文及丞相長史朱買臣的誣陷,被強令自殺,死後家產不足五百金,皆得自俸祿及皇帝賞賜,為張湯籌辦葬禮時,張湯母親說:我兒身為天子之臣,竟被小人誣陷而死,何必厚葬,又豈能厚葬?最後,一輛牛車一口薄棺,埋葬了張湯。

張湯雖用法嚴酷,後人常以他作為酷吏的代表人物,但他為官清廉儉樸,不失為古代廉吏,先後治理過陳皇后和淮南、衡山王謀反之案,他斷案如斯,執法如山,堪稱一代幹吏能臣,鐵面判官。

二、狄仁傑
國人頭上一片天,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五大鐵面判官,你知道嗎?​狄仁傑,唐朝名臣,一生為官,兩次做宰相,終身清廉,為民請命,剿匪除惡,懲治腐敗,剷除貪官,為了拯救無辜,敢於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後人稱之為"唐室砥柱",民間有“狄青天”之稱。

公元676年,狄仁傑任大理丞,剛正廉明,執法不阿,由於聰明過人,又熟悉典章法度,一年中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一萬七千人,而且沒有冤訴者,成為朝野和民間推崇備至的斷案如神、鏟奸除惡的青天,隨後,狄仁傑被唐高宗任命為侍御史,負責審訊案件,紀劾百官,狄仁傑的才幹與名望,逐漸得到武則天的讚賞和信任。

以“中華神探”的頭銜聞名中外的狄仁傑,後人根據其事蹟編出了許多精彩的傳奇故事,連荷蘭也有人以此為題材,編了一本《大唐狄仁傑斷案傳奇》,現代也以此為題材拍攝了《神探狄仁傑》電視劇,生動形象的展現了其鐵面無私的判官形象。

三、寇準(961-1023年)
國人頭上一片天,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五大鐵面判官,你知道嗎?​寇準,北宋名臣,太平興國五年(980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縣,改大名府成安縣,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

歷同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後兩度入相,一任樞密使,出為使相,寇準主持開封府期間,捕盜抓賊,辦案如神,公正廉明,被人譽為“寇青天”。

四、包拯(999-1062)
國人頭上一片天,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五大鐵面判官,你知道嗎?​包拯,北宋名臣,天聖五年登進士,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清官,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

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後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在當時和後世都享有盛名,特別在死後,作為清官的典型形象,被不同體裁的文藝作品大肆渲染,使之帶有神奇色彩,隨著國際上文化交流的進展,包拯這個歷史人物和藝術形象還贏得了世界的聲譽。

五、海瑞(1514-1587)
國人頭上一片天,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五大鐵面判官,你知道嗎?​海瑞,明朝名臣,在戶部供職時,出於對國家財力的憂慮,為進諫迷信道教、一心求仙而縱容各地大興土木修建廟壇道觀的嘉靖帝,以六品小官身份抱著必死決心毅然上疏,這便是有名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後人稱為《治安疏》,奏疏遞上後,海瑞即被入獄,好在不久嘉靖病逝、新帝在丞相徐階的勸說之下,才得以獲赦,官復原職,並逐步升至應天十府巡撫等職。

官復原職後,他為匡正時弊,嚴肅法紀,主持制定了貪汙滿“八十貫絞”等嚴刑,他鐵面無私,對一直有恩於他的老丞相徐階也毫不留情,他居官清廉,任職時屢次懲治貪官汙吏,打擊豪強,平冤假錯案,又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減輕稅收等,深得民眾的尊敬與愛戴,人尊稱為“海青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