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七,超實用的硬筆書寫知識——張老師《精選書法知識十五講》

連載七,超實用的硬筆書寫知識——張老師《精選書法知識十五講》

硬筆書法知識十五講(連載之七)

第七講 漢字全包圍結構的書寫規則

主講老師:張清平

(編者按)深圳藝泰畫廊書畫培訓張清平老師,數年如一日地研究漢字的結構規則和書寫技巧。並在多年的書寫教學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高效的教學方法,自2013年至今,先後編寫出《硬筆書法口訣式教程》、《硬筆書法手操式教程》、《硬筆書法知識二十講》以及《精選書法知識十五講》、《張老師書寫知識四十講(2017版)》等多個教材,還編寫出最全面的《漢字基本筆畫和基本部首練習》這一書法學習輔助資料。大大提高硬筆書寫教學的質量。培養出一批又一批中小學生乃至大學生的漢字書寫能手。《精選書法知識十五講》是張老師特別為每年寒假班書法課編寫的教材,內容簡明握要,對書寫知識點的針對性極強。讀後讓我們從中可以領略到張老師對硬筆書寫知識深入透微的講課風采!文本加上圖片字例說明,讓人一目瞭然,是書法愛好者學習硬筆、毛筆書法的珍貴參考資料。

連載七,超實用的硬筆書寫知識——張老師《精選書法知識十五講》

上兩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漢字上下結構的兩個規則和左右結構的三個規則,這五個小規則是漢字書寫中極為重要的結字知識,掌握並靈活運用這些知識,則在書寫上下結構、左右結構、包括上中下結構,左中右結構的漢字時,我們都能合理地處理好它們各部分之間的關係,達到漢字書寫的結構美。

今天,我們開始學習包圍結構的有關知識。

漢字包圍結構包括全包圍結構和半包圍結構兩大類,全包圍結構形態比較簡單,只有小口框全包圍和大方框全包圍兩種。半包圍結構形態比較複雜多樣,細分可以分為:(1)上三面包下,如同、周、間等。(2)下三面包上,如兇、畫、函等,(3)左三面包右,如區、醫、巨等。(4)左上包右下,如:在、慶、屋、房、左、右等。(5)左下包右上,如趙、達、起、建等,(6)右上包左下,如包、句、旬、欠、等。

在這時,我們先具體地講解全包圍的一個書寫規則——圍而不堵。

我們知道,國字框和口字框都屬於全包圍結構。由於全包圍的字所組成的方框是一個四周封閉的整體,書寫時如果四邊書寫過於嚴實,會出現刻板、呆滯的現象。所以書寫全包圍結構時,方框均不宜堵塞過於嚴緊。要使方框稍微露出一點空隙。方框過於嚴緊,則易顯呆板、滯悶之氣。這一書寫規則叫“圍而不堵”。見圖:

連載七,超實用的硬筆書寫知識——張老師《精選書法知識十五講》

由上圖可以看出,書寫大方框時,一般讓其右下方透氣,我們可以稱為”大框不堵(右)下“,書寫小口框時,一般讓其左上透氣,我們可以稱為”小框不堵(左)上"。

對全包圍結構的字作”圍而不堵“的書寫處理,目的是使所寫的全包圍結構的字更加空靈生動、飄逸自然,當然,”大框不堵下,小框不堵上"只是對楷書書寫的一般處理方法,漢字書寫是一個非常靈活多變的過程,任何把書寫規則教條化去衡量所有的書法作品的做法,都不可取。(本文作者:張清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