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常感到人生没有希望?|关于“希望”的科学

人在什么时候会感觉到人生充满希望?(而如果你觉得自己经常觉得人生没有希望,情绪很低落,寝食难安,那么你可能需要专业的帮助,而不仅仅是看这篇文章。需要专业帮助,可以私信“知我心理学”)。

我为什么常感到人生没有希望?|关于“希望”的科学

心理学家们的答案是:当一个人拥有一种信念时,他通常会体验到“希望感”——相信未来会比现在更好,同时相信自己有一定的力量去实现这一点。并且,拥有希望感并不是空想,那些有希望感的人,不仅仅有一个目标或愿望,他们还有一套实现目标的策略,同时有强大的动力去实施这些策略。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充满希望的。

那么,哪些人更多感受到人生的希望?

心理学家们发现,拥有这三种特质的人,更容易在人生中拥有“希望感”。

1. 依恋:是指能够持续地信任他人,并愿意和他人建立连接、互相支持,会产生亲密和爱的感觉。在依恋要素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信任”和“开放”。

2. 掌控:即感到自己是强大的、有能量的,并且自己的能力在他人那里也能得到证明。

3. 幸存:它是与不好的事件相关的。幸存要素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你不会让自己长期地困在那些不好的事件里,你有办法找到让自己解脱的方法;二是即便经历了一些不好的事件,你也能够对自己和人生抱有积极的想法和感觉。

拥有这三个要素的人不仅更充满希望,在承受打击之后自我恢复的力量也更高。

我为什么常感到人生没有希望?|关于“希望”的科学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希望感呢?

1、 改变自己对负面事情的态度

当人们着眼于障碍时,他们就会开始丧失希望感,想要减少希望感的流失,你就要改变自己面对负面事情的态度。

当你认为自己陷入了极端孤独凄凉的处境的时候,实际上或许是你过度解读了身边人的行为(如因为繁忙而暂时冷遇你)。你可以试着在外界检验自己的认知,例如交新的朋友或者找找其他的老朋友交流,很有可能你会从其他人那里得到积极的回应,发现自己并不孤独。

当你觉得“我永远都考不好”、“我肯定做不好工作”的时候,列出你过去考试的分数和取得过的成就,你会发现这样的表述是过于极端、概括的。

在遇到令自己丧失希望的事情时,要努力使自己不要跟随着负面情绪而逐渐失掉希望,很多时候调整一下自己看待事情的角度,事情或许就变了样子。

我为什么常感到人生没有希望?|关于“希望”的科学

2、 培养自己积极的思考方式

研究者们给出了一种积极的思考方法:

第一步,找到让自己兴奋的事情作为目标;

第二步,明确为了实现目标,可以有哪些路径;

第三步,思考在这些路径上分别可能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第四步,思考如何能够绕过这些困难。

这样的思考方式可以帮助你用完整、理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正确的面对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并想出对策,会在你执行的过程中给你一种“我可以完成”的希望感。

在进行这个思考过程时,你还可以试着去做那些你最擅长的事情,这会大幅度提高你的自信和积极情绪。

3、 和充满希望感的人待在一起

研究发现,希望感是一种会蔓延的情绪。经常和自信、希望感丰富的人相处,你也会在他的生活方式、面对生活的态度等等方面受到影响,进而也会充满希望感。

希望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你想好要怎样去收获你的希望感了吗?

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7年度健康头条号、悟空问答最佳干货科普答主获得者。3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