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發揮績效管理作用助力高質量發展綜述:用好「指揮棒」 「考

天津發揮績效管理作用助力高質量發展綜述:用好“指揮棒” “考

如何用好績效管理這根“指揮棒”,助力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匯聚強大正能量?   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工作提出的“三個著力”重要要求,把績效管理的“刻度”“精度”“力度”落在提高發展質量效益、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從嚴治黨上,亮出幹部優與劣的標尺、“上”與“下”的準繩,營造幹事創業的強大氣場——天津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考什麼? 優化指標 保證好鋼用在刀刃上“‘考什麼’是決定考核質量和成效的關鍵,今年,我們優化調整了績效考評指標體系,就是為了更好向中心任務聚焦,為全局工作聚力。”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度全市績效管理工作,重點對績效考評指標做了“減法”和“瘦身”,各區系列一級指標比去年減少7項,二級指標減少54項,讓“幹什麼”“怎麼幹”更清晰、更精準,保證好鋼用在刀刃上。  突出考核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新區不斷打破影響高質量發展的藩籬,千方百計降低企業成本,完善配套服務,讓企業輕裝上陣、舒心經營、放心發展。”企業家高樹成感受到的變化,這和濱海新區堅持以績效考評為抓手,大力推進改革開放創新是密不可分的。  這只是一個縮影。我市緊緊圍繞質量、效率、動力三大變革驅動要素,在資源環境、民生改善、結構優化、產業升級、創新驅動等方面,科學設置20項綜合指標,引導各區下決心轉變發展方式,真正把重心轉移到拼質量、拼效益、拼結構、拼綠色度上來,以高質量的發展追求高質量的政績。  突出考核保障和改善民生實際成效  “現在是戶戶自來水管、村村柏油馬路、鎮鎮公共汽車。”薊州區下營鎮東山村的王磊過去一直在外地打工,如今,看到生活環境發生明顯改善,再也不想背井離鄉了。  薊州區在考核中加大綠色生態考評力度,強化環境質量指標考核,讓老百姓笑了、旅遊村富了,大家的幹勁更足了。這緣於我市大力深化差異化考評,將16個區劃分為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都市功能優化區、都市功能拓展區、新型城鎮化地區、生態涵養髮展區等五類主體功能區,分別賦予指標不同的分值權重,推動各區錯位發展、協同發展,更好發揮比較優勢。  高質量發展是為人民謀幸福的發展。今年我市績效考評指標覆蓋20項民心工程的68個子項,更加突出了對兜底濟困、滿足群眾多樣化多層次需要、提升城市宜居性等方面的考核,推動考核民生工作與促進民心工程落地落實同步、與惠及百姓服務百姓同步。比如,和平區通過加強績效考核,促進醫改重點工作落實,協調推動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有效緩解了居民看病難題。  突出考核全面從嚴治黨實際成效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  為了讓“虛”的黨建有“實”的功效,我市進一步強化對黨建各項指標的考核。一方面突出對政治建設的考核,重點考核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持續整治“四風”突出問題等,做到重者重之;另一方面,統籌銜接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積極引導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牢固樹立“抓黨建作為第一政績”的理念。  “抓好機關黨建既是硬任務,也是硬指標。”市委市級機關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黨建考核指標分值逐年提高,不管單位大小,都堅持“用一把尺子量到底”。河西區堅持首善工作標準,實行基層黨建標準化百分制評分考核,積極推動黨建工作上質量、出亮點。 怎麼考?  突出“嚴細深實” 考出壓力和動力  “我們按照督中有考、考中有督、以督促考、以考保督的思路,通過督查過程與考核評估的互補,立體式開展全面考評,真考、實考、嚴考,確保考出壓力和動力。”市政府督查室有關負責人介紹,“這就像產品檢驗一樣,每個環節都嚴格把關、深耕細作,實時跟蹤問效,推動各項指標任務保質保量按時完成,這樣既能避免‘雨過地皮溼’,又能避免‘平時不算賬、年終算總賬’。”  同時,我市針對突出問題精準發力、靶向治療,特別是結合正在深入開展的不作為不擔當問題專項治理,加大作風考評力度,對“騰挪閃避繞”等10類突出問題動真格、見真章,將責任、作為、壓力一級一級傳導下去,保證“水流到田頭”。  要想考得好,必須幹得好。  在考核中堅持以“硬數據”為依據,以“有沒有幹成事”檢驗和評價工作業績。不僅看過程、看痕跡,還看結果、看成效,有效避免了主觀、人情等干擾因素,既讓考評者有理有據,又讓被考者心明眼亮。  百姓說好才是真好。在考核中,還堅持“內評”“外評”相結合,請百姓當考官,對各單位工作作風、服務質量、辦事效率等進行公眾評議。“請社會各界‘會診把脈’,起到了向外借壓力、對內增動力的效果。”市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主任張建強說,“我們真正把評價權交給百姓。之前,社區治理、教育醫療等百姓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今年以來逐漸減少,說明各區的民生工作做得越來越實、越來越細。”  “為了讓‘津八條’成為‘金八條’,我們今年還在考評方式上作了創新。”市發展改革委區域經濟處處長王國強介紹,一是首次對營商環境進行綜合評價,要把各區營商環境改善的實際成效考出來;二是首次引入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幹,進一步增強績效考評的公信力和準確性。 怎麼用? 獎勵先進、鞭策後進 不搞“一考了之”  “好的制度催人奮進,績效考核讓‘要我幹’變成‘我要幹’,助力社區美麗升級。”東麗區萬新街道辦事處黨委書記張紹堂說,“我們堅持考用結合的剛性機制,將拆違工作納入績效考評指標體系,幹部幹事更有動力、有勁頭了,效果立竿見影,街道64個老舊社區拆違已全部‘清零’。”  為避免“一考了之”,我市堅持有考核必反饋,將問題整改列為考評檢查重點,適時開展“回頭看”,保證問題整改見底清零。在嚴格獎懲上動真格,年度考評分數在60分以下或連續兩年排名最後的,確定為較差等次,“抓兩頭、促中間”,逼促主動作為、必須作為。“既不鞭打快牛,更不遷就後進,讓幹多幹少、幹好幹壞都不一樣。”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這兩年,我們一直在深化各單位內部績效管理上下功夫,積極推行績效獎勵差異化分配,目的就是為了更好激勵廣大幹部履職盡責、擔當作為。”  同時,堅持“考事”與“考人”相結合,推動績效考評與幹部考核、評先評優掛鉤,重實幹、重實績,將績效考評結果作為大膽選用幹部、堅決調整幹部的重要依據,讓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幹部有機會有舞臺,讓不作為慢作為的幹部讓位子受警醒。  武清區上馬臺鎮黨委書記陳勇說:“績效考核既是‘緊箍咒’,更是‘助推器’,能讓大家甩開膀子、邁開步子爭先進當排頭,最終向老百姓交出滿意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