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三风”行动推进会在临空港举行 激发农民活力实现乡村振兴

28日,全市“以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行动工作推进会在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召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述永出席会议。

全市“三风”行动推进会在临空港举行 激发农民活力实现乡村振兴

工作人员讲解柏泉古镇上的墙绘

武汉临空港经开区柏泉街历史上是古盘龙城姊妹城,楚文化发祥地,已有几千年历史。市领导一行来到柏泉街茅庙集,饶有兴致地观看制茶、炭雕、木刻等民间工艺,欣赏了流传千百年的柏泉古籍、国漆技术,了解了城乡厨师制作的500元标准的“移风易俗宴席”。当日,来自东西湖区职校、武汉轻工大学、武汉市农校的师生携带专业实用技术与农村乡民“结乡亲”;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与高校合作设立的乡村流动站则深入乡村开展社会调查,探寻乡村矛盾解决方案。临空港经开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在推介会上进行交流发言,总结近期“三风”行动工作进展和成效。

全市“三风”行动推进会在临空港举行 激发农民活力实现乡村振兴

传统木雕工艺

全市“三风”行动推进会在临空港举行 激发农民活力实现乡村振兴

网花制作吸引了众多观赏者

李述永说,高校师生下乡的研学活动,将“认识武汉”与“三风”行动有机结合,在有效调集各方力量、塑造特色品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作出积极探索。李述永指出,实施“三风”行动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问题探索解决路径,着力提升行动实效;要正确把握富脑袋与富口袋、总体谋划与久久为功、“盆景”与“花园”、“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深入推进“三风”行动。

探索求解“三风三问” 临空港经开区实施“四联四带”

是否发动各方力量投入到“三风”行动?是否真正了解乡村实际、村民需求,抓住了推进“三风”行动的痛点?是否把握城乡发展趋势和区域特色,瞄准了“三风”行动的难点?

面对这三个问题,临空港经开区探索以“四联四带”为路径,打造“三风”行动合作共同体,推动“三风”行动与认识武汉相结合,与实现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结合,与实现城乡融合一体发展相结合,对“三风”三问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回答。

全市“三风”行动推进会在临空港举行 激发农民活力实现乡村振兴

职高学生展示技能

联动大专院校,带动青春力量反哺乡村。以“认识武汉·感知乡村”为主题,开展“三风”主题研学,组织大学生下乡走访古村古镇、看乡村风光、听乡贤故事。设“乡村振兴班”,老师和农民“结乡亲”拜师学艺。

全市“三风”行动推进会在临空港举行 激发农民活力实现乡村振兴

常青花园老年志愿者现场服务

联动文明单位,带动“三风”服务进乡入户。文明单位是推动“三风”行动的重要战略资源,临空港经开区围绕“农村所缺、农民所需”组织各级各类行政主体、文明单位实施项目下乡、活动下乡、资源下乡、服务下乡。截至目前,已在农村开展基层面对面宣讲、理论宣讲、百姓宣讲以及各类学习活动588场。全面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户厕改造、垃圾分类进村湾等十类专项行动,47家省市文明单位与全区73个农业大队结对共建,共建项目达到98项。组织知名志愿服务品牌面向对口乡村输出运作模式、管理经验,实现乡村志愿服务组织提档升级、提质转型。

全市“三风”行动推进会在临空港举行 激发农民活力实现乡村振兴

社区居民争睹柏泉各姓宗谱家训

联动社团组织,带动城乡文化互联互通。开展城乡演出共创共演。搭建“临空乡音”度夏演出这一开放式城乡联演平台,让城乡文化社团围绕“乡风、家风、民风”主题,实现节目一起创作、演出一起参与、水平一起提高。推动东西湖区书画协会、诗词楹联协会等机构下乡设立创作基地。柏泉东正街3号文化工作室,吸引文化名家下乡参与,创作出一批具有乡土特色、时代气息的农村公益文化作品。

全市“三风”行动推进会在临空港举行 激发农民活力实现乡村振兴

柏泉三风喜宴新菜单

联动市场主体,带动企业参与移风易俗。联动龙头企业倡导健康消费观。利用该区食品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产业优势,组织村民走进益海嘉里、娃哈哈等大型食品企业,近距离体验食品生产过程,从饮食观念上告别传统大油大荤、大操大办等陋习。联动餐饮企业提供红白喜事简办指引。组织引导区内餐饮连锁企业大自然酒店率先开发出一套覆盖婚宴、寿宴,价格低、搭配合理的文明共享菜单。

“三风” 行动经验谈

市司法局:在社区公共绿地建设法治宣传长廊,法治楼道内设有法治人物、法治漫画;社区办公区域建立法治沙龙、廉政教育室,居民可观看法治、廉政宣传片;法治大讲堂上,居民可听取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图书角内,居民可查阅法律书籍。

市区司法行政机关认真指导参与创建社区(村)将依法治社区(村)、民主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管理民主”的要求,不断规范社区(村)民主管理制度,合法产生村民自治章程及村规民约,同时在民主选举、民主评议、民主决策等方面切实做到依制依规办事。

健全调解组织网络和治安防范体系,充分发挥基层治安防范体系和基层调解组织作用;积极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对困难群众及时提供法律援助,依法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市卫计委:探索以“区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共同体建设,让农民朋友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区”。

抓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农村妇幼健康服务和环境整治项目,用“三大惠民项目”提供农民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与均等性,提高防病能力。

实施“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确保健康武汉建设中“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共青团市委:实现“新青年下乡”拓面提质,4所武汉市属高校的结对村,从去年的107个拓展到157个,新增9所部属高校正式加入。大学生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结合农民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大力推进干部职工上网工程;扎实推进“双结双促”工作;整合资源,广泛发动,积极引导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及其他社会各界热心人士融入结对帮扶活动中,合力推进对口村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积极参与全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活动,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将“三下乡”活动与各部门、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

市文联:“三风”行动中,派遣精干力量赴农村开展文艺志愿服务和文艺结对帮扶活动。一批文人走进村湾,近距离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成果,创作了一批优秀文学作品。

精心策划了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以走心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让农村留守儿童获得最大幸福感。武汉书协、武汉音乐家协会等相关专家来到学校,给孩子们送去欢乐和关爱。

积极动员艺术家发挥志愿精神,前往偏远农村和山区开展活动,进行文艺结对帮扶,保证了活动按计划有条不紊开展,各项活动切实落地见效。

武汉开发区(汉南区):

细化村内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定位和服务设施的合理布点;建立村庄长效管护机制;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整治、自觉维护村容村貌。

推进“好人文化”建设、诚信建设、家风建设、村史馆建设,注重以道德评议、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全区100%的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等议事组,实现全覆盖。

注重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注重分众化、精准化创作文艺节目;注重特色化、地方化发展壮大农村本土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