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關係:在戀情里,你是不是自私的?

好的戀情大致都會經歷「熱戀期」、「磨合期」、「內省期」、「成長期」。很多人都會覺得奇怪,為什麼當初在熱戀階段愛得死去活來的兩個人,在磨合期卻可以形同陌路或仇人。

長期關係:在戀情裡,你是不是自私的?

人類的自私可以理解為「直接獲取」,是一種「生存的本能」,生存的需求意味著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自私是維護生存的本能反應。

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則擔任了去自私化的功能,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告訴我們合作、分享、公平、愛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生存」。

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引導人從幼兒到成年逐步擺脫自私獲取高等品格,然而教育不能完全消滅自私的本能,尤其是在失敗的教育之下成長起來的人,自私的特徵表現更加明顯。

「原生家庭/兒時經歷」,是個人性格形成的關鍵影響因素。到了成年之後,除非遇到大的變故或者刺激,性格一般很難再發生改變。

比如一個人,從小就被嬌生慣養,父母很少讓他做家務、燒飯之類的,送他去各種培訓班,成長路上一路順風,沒有遇到什麼挫折,他是父母手中的掌中寶,生活無憂無慮。

這會促使他形成一種思維定式,我是最優秀的,只要是我想要的我都會得到,都應該是我的,這是一種自以為是、自私、自負的人格。

等到他成人、步入社會以後,很難獨立自主的生活,他會依賴他人,而且會把他人對他的好當做是理所當然的,等到哪天那些對他好的人突然不對他好了,他就會覺得對方怎麼這麼小氣,將之前別人對他的好進行全盤否定。如果他向別人借錢了,往往都是一拖再拖,甚至直接乾脆不還了。

當她遇到自己喜歡的人時,咱們姑且先不去管她是如何與對方最終在一起了,在他們相處到一起後,他的本性會開始暴露。

自私:很少顧及對方的感受,我行我素,即使已經到快要分手的地步,他依然沒有覺悟要有所改變,這並不是說他不想去改變,而是他不知道如何去改變,他在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沒有獲得換位思考的能力。

於是就有了這樣一種現象,在他因為自私而導致另一半不開心、生氣或者是面臨分手時,他會意識到自己做錯了,情商高點的還會把自己做錯的地方向對方一一列舉出來,併發誓以後再也不犯,最終他也確實得到了對方的原諒,同樣的事情確實也沒有再犯。

但是!這不代表他自私的毛病已經改掉了,在接下來的相處過程中,他還會犯其他因為自私導致爭執矛盾的事情。

因為自私的本性沒有發生本質變化,長久以往他會越來越懷疑自己,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明明對戀人這麼好,明明這麼愛著戀人,結果卻換來一次次的爭吵。

到最後,他會開始懷疑這段戀情,是不是兩個人本就不應該在一起,這樣太累了,我想離開了,不想再繼續了。

那麼自私的具體表現有哪些呢?

①在做一件事時只想著自己開心就好了,至於自己的戀人開不開心,不在考慮範疇。比如你想去吃海鮮,但是你的戀人對海鮮過敏,但你還是帶著ta去吃海鮮了;

你想出去玩,但是你的戀人心情很糟糕,需要你安慰,結果你還是出去玩了,留下ta一個人;比如你想和戀人一起睡,但是ta恰巧今天想一個人睡,想有自己的私人空間,但是你就是死皮賴臉的不走;

比如你想和女朋友同居,並且讓你爸媽都知道了這件事,但是你的女朋友出於保護自己,不想讓你的爸媽說閒話覺得自己太過隨便,和你商量著偶爾住在一起就好了,但是你就是不肯答應......

長期關係:在戀情裡,你是不是自私的?

②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顧戀人的利益。

比如兩個人本來在同一個城市工作,突然你遇到了晉升或者深造的機會,想去其他城市發展,一般情況你的戀人都會先撒撒嬌不想讓你走但是最終都會選擇支持你,而你出於愧疚也會說一些動人的情話“我會經常來看你的”“我會一直想你的”,可當你們分隔兩地一段時間之後,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都是你的戀人來找你,ta來了你還會覺得麻煩(或許你從來都沒有想過ta來看你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你的生活越矮越好,變得對ta越來越疏遠,ta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糟糕。

長期關係:在戀情裡,你是不是自私的?

③遇到困難了,不選擇一起面對,選擇逃避。

比如一個女孩子在沒有遇到房貸、車貸壓力時,和男朋友相處的很開心很快樂,但是一旦有了房貸、車貸的壓力,就開始選擇逃避,想和男朋友分手,不想去面對這些壓力;

比如一個男的在得知自己女朋友得了重病,需要一大筆費用或者是很有可能留下**後遺症時,選擇了逃避,說一些大義凜然的理由和對方說分手;

比如一方不顧家裡的反對毅然選擇和對方在一起,過上了較差的生活,面臨獨自承受房貸、車貸的壓力,一開始對方或許會感動覺得遇到了對的人,肯為自己付出那麼多,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質量不能很快的提高,會開始變得逃避,最終說一些“我也是為你好,你本應該有更好的生活,我這樣是在拖累你,咱們還是分手吧”的話。

④利用戀人達到自己的某種目的。

比如自己的女朋友很漂亮,為了達成一項訂單,拉著他一起去應酬;

比如自己明明有大把的時間去做一件事,但是因為懶,丟給了戀人去做,還裝的很可憐、無助的樣子;

比如明明自己有能力去工作或者有更高的收入,卻去榨取戀人的金錢,自己過得舒舒服服,而戀人卻過得苦不堪言(中飯吃饅頭、把好吃的都留給戀人、抽著中南海、穿著幾年前的舊衣服、打著多份臨時工作等等)

雖然自私這個本能,錯過了性格的形成期,但不代表不能消除,人類還有一個強大的能力:自我教育。

去除自私的第一大門檻:「承認自私」。

自私往往伴有一個特點,這個特點叫做自私而不「自知」。所以有自私問題的人總是覺得很苦惱,為什麼我這麼愛你,為什麼我付出這麼多,你就不能按照我的意願做事呢?

所以,先對照上面的案例反思自己,有沒有自私的行為,排查自己的血液裡自私的含量是否超標。

去除自私第二步:「降低期待」。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有義務來愛我們,即便是我們付出了我們擁有的,我們給了對方愛,對方依然沒有義務給予同等的回應,因為所有的交換都出自「自願」。

如果你的期待違背了對方的意願,也會使雙方產生矛盾,如果你願意付出,沒有問題,但不要對他人產生同等能量的期待。是否回應,完全取決於對方的意願,而非你的付出。

之前我曾說過一句話:任何一種愛,只要附加了期待,就播種了痛苦的種子。加我免費領取戀愛話術APP.

長期關係:在戀情裡,你是不是自私的?

長期關係:在戀情裡,你是不是自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