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失53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无奈:与其死磕到底,不如繁花相送

1991年,国际上发生过许多大事件:美国发动“沙漠风暴”入侵伊拉克,南斯拉夫内战爆发,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文莱建交......但是,要说对世界影响最深远的事件,非苏联解体莫属。

俄罗斯失53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无奈:与其死磕到底,不如繁花相送

1991年12月25日,曾与美国一起站在世界之巅的超级大国苏联轰然倒塌,东欧、中亚、南高加索地区的加盟国纷纷独立。作为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面临的最直接损失便是失去大片领土,从苏联时期高达22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缩减到1709万平方公里,俄罗斯失掉了近24%,约53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虽然,俄罗斯依旧是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不过,失去的这些领土远比广袤北亚地区的地缘潜力更大,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对此,俄罗斯却并未强力阻止加盟共和国的脱离,反而默认了他们的脱俄行动。这和俄罗斯你来嗜土如命的特性太过大相径庭。那么,俄罗斯为什么会忍心失去五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呢?

毫无疑问,来自西方的强势打压,严重威胁着俄罗斯。苏联的广袤土地,直接决定了其拥有巨大的地缘潜力。苏联早期,也是在技术的加持下,凭借着本身的广阔的地盘发挥出的巨大潜力,而一跃成为了世界超级大国。苏联解体后,四方如不趁机拆解领土,那么,俄罗斯还有凭借强大的地缘潜力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西方必须最大限度遏制俄罗斯。

当然,这只是外因,而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内因。而内因又有很多,比如苏联解体时各加盟共和国频繁的民众抗争,苏联党政组织土崩瓦解,都会影响到俄罗斯对加盟国脱俄的态度。但这些绝不是最主要的内部原因。俄罗斯主动放弃530万平方公里土地,其地缘环境和国情才是最关键原因。

俄罗斯的本部核心区,东欧平原其实在欧洲人眼里,是一片蛮荒之地,更别提环境极端恶劣的北亚地区。这样的地理环境制约了俄罗斯文明的质量,就算是在苏联时期,其文明质量也是地的,之所以国家和文明如此强势,主要是靠其庞大规模体现。大家都知道,俄罗斯的军事工业很牛,不过,军事之外的就很少有可圈可点之处。

因文明质量的欠缺,就会削弱俄罗斯文明的影响力和向心力。

俄罗斯失53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无奈:与其死磕到底,不如繁花相送

那毗邻俄罗斯本部的乌克兰等东欧加盟共和国来说,虽然与俄罗斯有更为亲密的地缘关系,不过,他们却更愿意向着文明质量上乘的欧洲文明圈,再说与欧洲文明也不会存在太过疏离的地缘关系。如果在苏联时期,俄罗斯文明还可以凭借苏联的强大来影响东欧国家,可是苏联大势已去,俄罗斯本身又遭到重创,对于维持东欧加盟国的统治,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俄罗斯变得被动,东欧国家成为了主动一方。

俄罗斯的经济颓靡,根本不能用经济融合的方式,来化解与东欧各国的隔阂,而中西欧的经济实在是太强。东欧各国得不到足够的经济利益,多少会存有转投到西方经济体系之心。再加上西方的吸引和诱惑,更是动摇着东欧各国。最终,东欧脱俄政治运动不可避免。

当然,俄罗斯的军事很厉害,可以凭借铁甲洪流来镇压东欧脱俄倾向的国家。可是,用这种强硬压制的手段, 毕竟不得民心。而且,对俄罗斯来说,也是一种损人不利己之策。最直接来讲,镇压东欧国家需要巨额的军事开支,会急剧消耗俄罗斯的国力。

可是,在苏联解体时,俄罗斯已经伤不起了。国家危机四伏,文明质量落后,工业体系面临崩盘,这些都是结构性、深层次的危机,需要靠时间来慢慢恢复,需要对国家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和改造,甚至,俄罗斯一不小心就有步苏联后尘,面临二次崩盘的风险。

若在如此严峻的国庆之下,俄罗斯还要一意孤行,强留东欧边缘板块,必定会激化与他们的矛盾,长期付出高额费用。再则,俄罗斯本就面临经济体系崩盘,要想重振国力,首要任务应是将主要资源用于自身的经济体系重构中去,不然,俄罗斯拿什么去应对西方势力,可能会出现的更大的衰退和政治危机。那时,整个国家又何以为继?

细细思来,强留东欧国家实在不是一笔合算的买卖。权衡之下,俄罗斯实行战略收缩,放任东欧国家脱欧是更明智之举。就算失掉了东欧,失去了中亚,俄罗斯还有东欧本部和广袤的北亚。

通俗一点来说,东欧本部是俄罗斯的老巢,是国脉所系,是绝不会放弃之地。

俄罗斯失53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无奈:与其死磕到底,不如繁花相送

北亚,虽然环境恶劣,开发程度低,但是地盘巨大,资源丰富,在新技术的加持下,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再加上这里人口稀少,且大部分是工业时代来临后迁入的俄罗斯族,原住民的人口规模也不是很大,利于国家对这些地区维持稳定,并且成本也相对较低。从长远来看,保北亚,投入低,收益高,是一支潜力股。

东欧欧加盟共和国本身有不俗的地缘实力,不过时过境迁,俄罗斯已不想强留。

至于中亚地区,与俄罗斯本部相隔较远,制约了俄罗斯对其的地缘影响力。再加上中亚气候干旱,可用于工农业常规开发的板块不多,虽然资源也丰富,但俄罗斯也不缺。在苏联时期,就是通过经济利诱,发放直接的边疆补贴形式来维系与中亚的关联。如果俄罗斯还要照做,就如同自己已快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还要分一部分粮食去救济灾民,这是道德的高度,可是却不是一个以利益为出发点的国家该干的事。于是,对于中亚脱俄,俄罗斯反而有一种甩掉了大包袱的轻松,反而是中亚五国,自己不情不愿,却被俄罗斯逼着脱了俄。

所以说,面对失去东欧、中亚、南高加索地区53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秃顶,俄罗斯虽有无奈和不甘,但在巨大的国内国际压力之下,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考虑,俄罗斯也不得不选择主动推进脱俄运动,自折羽翼,以退为进,尽量止损,为自己争取到了尽可能多的主动空间。

不过,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俄罗斯此举更多的是迫于自身大势已去的无奈。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政治经济体系也陷入大崩溃,遭到了沉重打击,至今仍未完全恢复。在极力寻求振兴道路上,俄罗斯选择了政治民主化,经济上的休克疗法。不过,休克疗法并未给俄罗斯经济带来复苏之际,反而加深了经济危机。那么,俄罗斯为什么要选择经济休克疗法,政治民主化呢?

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下一节继续为您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240。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收看全部云石君地缘政治系列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