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用B超和背膘儀,豬場提高生產成績的兩大神器!

一、豬用B超

豬用B超不僅用於母豬的早期妊娠診斷,還可以用於疾病的診斷,隨著人們養豬觀念不斷更新,獸用B超用於母豬的早期妊娠診斷會越來越廣泛,養豬效益隨之而提高。

1、母豬的早期妊娠監測

養豬生產中應用豬用B超進行早期妊娠監測是一種簡單又有效的方法,可以降低成本,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監測時,母豬可自主站立或側臥,不需另加保定。探測部位在母豬後肋部,最後一對乳頭兩側。局部塗耦合劑,不必剪毛,探頭對準骨盆腔入口向子宮方向進行掃查。當看到典型的孕囊暗區即可確認早孕陽性。熟練的操作可在幾秒鐘內完成一頭豬的監測。

豬用B超和背膘儀,豬場提高生產成績的兩大神器!

2、排卵檢測

豬用B超監測卵泡的發育和排卵情況,為確定配種時間、提高配種率提供科學依據。對於現代集約化豬場來說可依據排卵監測情況進行集中配種、集中產仔;對B超觀察卵泡尚未發育成熟的母豬可進行催情處理使其同步發情,儘量在同週期內同步配種,從而提高生產率和經濟效益。

3、預測胎齡、胎數

監測胎兒發育,通過測量胎兒的各項指標,確定胎兒的妊娠日齡,預測生產日期;應用豬用B超預測胎數,這是B超更深一層次的應用,需要具有一定的操作經驗。應用豬用B超對妊娠母豬定期跟蹤監測,不僅可以監測胎兒的發育情況,而且能夠及時發現死胎等異常情況,以及產後子宮恢復的情況。

4、種豬活體背膘厚度及眼肌面積的測定

豬背膘厚度和眼肌面積與瘦肉率直接相關。在豬的遺傳育種和性能鑑定上作為兩項重要的指標參數深受重視,其精確測定具有重要的意義。應用B超測定豬背膘厚和眼肌面積,可以準確地選擇測定位點,這使測定結果具有可靠性和準確性的前提。豬用B超在未損傷機體繁殖性能的情況下,可準確測定活體豬的背膘厚度和計算眼肌面積,極大地提高了育種選育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二、背膘測定在養豬生產中的應用

母豬在整個繁殖週期內隨繁殖階段的不同,體況也存在差異,依據不同繁殖目的保持適宜的體況,是保證其繁殖性能發揮的關鍵。背膘厚度可以有效反映母豬體況的變化,是母豬繁殖性能良好的預測指標,根據體況(背膘厚度)調控妊娠母豬飼餵量,是實現母豬優質高效養殖的有效途徑,因此母豬背膘厚度已成為衡量母豬體況的重要方法。

豬用B超和背膘儀,豬場提高生產成績的兩大神器!

近30年來母豬脂肪減少50%,使繁殖母豬對營養變得更加敏感,在實際生產中根據母豬的生理階段,制定相應的飼養規程和營養標準,以達到生產效益最大化,而背膘測定便是制定飼養規程和營養標準、提高飼養管理水平的一種高效方法和途徑,是實施精準營養理念的重要依據。

1、配種期背膘與繁殖成績的關係

現代瘦肉型母豬配種初期脂肪儲備低,會給繁殖性能帶來不良影響。青年母豬擁有足夠的瘦肉與脂肪沉積是其實現成功配種的基礎。如果母豬配種期過瘦,會嚴重影響卵泡的正常發育和排卵數量,甚至影響胚胎在子宮裡的附植,導致配種率和受胎率降低,從而影響母豬發情和配種。配種時經產母豬背膘較薄組(小於12.5mm)和較厚組(18.0mm)的當胎窩產活仔數、胎總仔豬數和初生窩重均極顯著低於背膘適中組(12.5-18.0mm)。而配種時16-17mm的產仔數、產活仔數均最高,顯著高於10-15mm組。研究發現,長大二元雜種母豬配種前背膘厚度在17-20mm時受胎率最高,總產仔數、產活仔數、初生窩重均最佳。研究發現,後備母豬配種時背膘在10-14mm時,其產仔數、產活仔數、窩總重、窩頭重和弱仔率等指標較優於<9mm和大於等於15mm。

2、妊娠期背膘與繁殖成績的關係

母豬臨產前的體況儲備,不僅是妊娠期飼養水平的直接體現,而且影響母豬產仔表現。母豬配種後的妊娠幾率、仔豬初生重和窩增重等繁殖性狀,隨斷奶到配種後3周內,背膘厚增加幅度的增大而顯著增加。

妊娠後期合適的膘情對母豬分娩十分重要。妊娠後期膘情過肥會導致腹部脂肪沉積過多,子宮壁血液循環受限,激素水平降低,進而影響胚胎髮育;另外,母豬臨產時膘情過肥,還會造成分娩無力,特別在炎熱的夏季,容易導致仔豬窒息死亡。但初生仔豬體重的60%是在妊娠末20-30天內獲得的,妊娠後期膘情較薄,產活仔數顯著降低,其哺乳期斷奶至發情間隔、受胎率都會受到影響。臨產母豬背膘厚度在16-22mm時窩產健仔數表現最好,背膘厚度大於22mm時窩產健仔數與中間組相比明顯下降。

3、哺乳期背膘與繁殖成績

母豬在哺乳期必須動用較多的機體儲備來維持泌乳,當攝入飼料能量不能滿足其泌乳需要時,母豬就會動用體內的脂肪,從而導致掉膘和體重下降。過度掉膘不但影響哺乳仔豬的增重速度,還會嚴重影響母豬下一胎的生產性能,導致斷奶到再發情的間隔期延長,受胎率降低。研究表明,初產母豬哺乳期背膘損失在1-3mm時,斷奶至發情間隔和次胎受胎率最佳,斷奶時背膘在10-14mm時斷奶至發情間隔和次胎受胎率較好。初產母豬斷奶時背膘在10-14mm時斷奶至發情間隔較短,在11-12mm時最佳。

控制好哺乳期母豬膘情是減少豬場非生產天數(NPD)的有效方法。泌乳期母豬背膘的下降程度主要與泌乳期長短、仔豬數量和生長情況、泌乳開始時的體重及環境狀況等多種因素有關。研究發現斷奶後10天內發情的母豬,哺乳期至下次配種前背膘變化與本胎次產活仔數呈顯著正相關。斷奶仔豬數與母豬的背膘厚度變化有很大的關聯性。

4、其他

國內對母豬的飼餵量常根據體況評分來確定,體況評定結果不同,母豬的給料量就不同,但供料量的微小差異,往往會導致母豬體增重和背膘水平的巨大差異。在實踐生產中,應根據母豬的營養需求,參照最佳背膘厚對母豬進行適時的營養調控,以期得到最好的繁殖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