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萍的“日子” 洒脱的享受着当下所爱

倪萍的“日子” 洒脱的享受着当下所爱

从1988年第一次登上央视荧幕到2004年最后一次出现在春晚舞台,她一直亲切地陪着中国人度过一个个节日与周末。那些年里,她的出现就像是全国人民共同举头相望的那轮月。但是婚姻的不适、孩子的眼疾,打磨着这个曾经端庄、美丽的女人,岁月的轮环烙印在她的脸上,通过坚忍折射出不一样的人生魅力。当问及是喜欢略施粉黛的妆容还是素面朝天的妆容时,倪萍却说:"我还是更喜欢我自己的样子"。

倪萍的“日子” 洒脱的享受着当下所爱

2014年《等着我》节目的出现,让大家再次见到了这个曾经熟悉的面孔,只是有些苍老。在现实映照下,我们更愿意怀念那个有倪萍的春晚、央视,一如怀念当时的那个年代。《等着我》的收视率非常好,在全国的收视率仅次于《跑男》,并在周日成为全国收视冠军。在媒体的描述中,这档节目的主要收视群体集中于"二三线城市和农村"的"一边看电视一边抹眼泪的大娘们"。

倪萍的“日子” 洒脱的享受着当下所爱

这个寻人节目击中了观众的软肋、击中了观众的泪点,但最关键的引导却掌控在倪萍的手中。这个原本只在节目中出现的名人,像自家人一样招呼寻人者,倪萍收起了光芒,一种天然的信任感油然而生。寻人者因多年寻人而伪装出来的坚强外表,常常在她面前溃败,掩面而泣者比比皆是,压抑的释放或许就是节目中真实的展现。

倪萍的“日子” 洒脱的享受着当下所爱

也是因为这个节目,倪萍罕有的将自己的情绪带入,将气愤、感动进行了最直接的表达,让这个节目更有了一丝"情义"。

倪萍的“日子” 洒脱的享受着当下所爱

孩子的眼疾是让倪萍刻骨铭心的一件事,多年治疗的费用可谓倾其所有,但作为母亲她始终带给孩子的是正能量,毕竟眼前的困难已终会过去,人生没有迈不过的坎。每每提及儿子,她总是眼中放光,对于孩子的教育培养她只说出"顺其自然"四个字。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与言传身教的传导,让这个只有十几岁的孩子格外懂事、知道"疼人",这让常年被腰患、腿疾缠身的倪萍感到非常欣慰。

倪萍的“日子” 洒脱的享受着当下所爱

年纪越大,倪萍越远离人群。在主持了4年的《等着我》后,倪萍对外宣布,将暂别这个节目,并开始新的工作:拍电影、画画和写书,这些都是可以不需要观众、一个人也能完成的事。

倪萍的“日子” 洒脱的享受着当下所爱倪萍的“日子” 洒脱的享受着当下所爱

在这些她喜欢的领域里,她也确实做出了一点成绩,著书的热卖、单品画作过百万,这些都说明她在用心过日子。

她说"这是多好的职业啊,不用和任何人打交道,不用说一句违心的话。"套句张爱玲的话,"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愉。"笑脸迎人太久,她终于可以背过身去。

这个美丽善良的山东女人,这个国家级的主持人,这个几乎全中国都认识的名人,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投影,愿她的日子会越来越光彩,如同彩虹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