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故事:假虞灭虢,唇亡齿寒

春秋时期,晋国的东南有两个国家:一个是虞国,在今山西省平陆县的东北;一个是虢国,在平陆县东南以及三门峡这一带。这两个国家山水相连,互为依存,相处非常和睦。

晋献公要攻打虢国,但想攻打虢国,必须经过相邻的虞国,否则无路可走,而虞、虢已结成联盟,会不会借道给晋国呢?晋大夫苟息建议用晋国的千里马和玉壁去贿赂虞公,从而达到借道的目的。如果他不借道就不会接受晋国的礼物。如果他接受了礼物,也不用担心收不回来,不过就象把千里马从这个马厩送到另外一个马厩,玉壁从内室移到外室罢了。

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建议,派荀息带着千里马和玉璧去虞国借道。虞公见到晋国来给自己送礼物,得意忘形打算借道给晋国。

虞国的贤臣宫子奇赶快阻拦:“虢国和虞国互为表里,就象牙齿和嘴唇的关系,没了嘴唇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如果虢国被晋国第一个灭亡,那么虞国就是第二个。所以不能借道给晋国。谚语所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恰如虞虢二国。”

虞公不听宫子奇的劝告,连续两次借道给晋国。宫子奇于是率全族逃离虞国,并预言:“晋国灭虞在此一举,无需再发兵。”

晋国灭了虢国。回师的时候顺便消灭了虞国,晋献公拿着玉璧,看着千里马对虞公说:“璧还是原来的璧,只是马齿老了些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