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昌吉|昌吉的村庄正在悄悄变样……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昌吉|昌吉的村庄正在悄悄变样……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昌吉|昌吉的村庄正在悄悄变样……

乡村处处好容颜

自治州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纪实

一个个小村庄逐渐绿起来、富起来、美起来,一条条道路宽阔平坦、一座座庭院干净整洁、绿树鲜花相拥相依……6月24日至26日,记者跟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2018年天山环保行执法检查组赴玛纳斯、呼图壁、昌吉市等地,看到的是这样一幅幅美丽乡村的精彩画卷。

通过农村环境整治,越来越多的乡村变得更加美丽。截至目前,全州已建成9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生态村,2个自治区级生态县、15个生态乡镇、59个生态村,38个自治州生态乡镇、258个自治州生态乡镇。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昌吉|昌吉的村庄正在悄悄变样……

在玛纳斯县乐土驿镇上庄子村的小游园里,几位老人坐在树荫下聊天。天山网记者 王娜 摄

“见缝插绿”扮靓美丽乡村

“真没想到,现在的村庄绿化这么好,处处都是风景。回村以后,我也要带着村民积极行动起来,像爱护生命一样保护我们的环境。”自治区人大代表、玛纳斯县兰州湾镇拱拜斯村村民马存霞感慨地说。正如她所说,无论是村庄道路两侧、房前屋后,还是广场小游园,处处都“见缝插绿”,增添了村庄的活力。

呼图壁县大丰镇红柳塘村,早在2006年就被自治州确定为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这些年,该村一直致力于居民点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300万元,建成了全州第一家村级小游园。小游园内各种花草树木种类繁多,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透亮,格外好看。

“2016年,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我们对村前20亩地老游园进行了重新修整,并在文化室后面新建了一个占地66亩的新游园,居民点绿化率达42%以上。”大丰镇纪检书记曹瑞介绍说。

自己栽树,自己乘凉。为打造绿色生态村庄,红柳塘村村民将切身利益与种树结合,积极性特别高,无论是谁都会在自家房前屋后种植果树,绿化覆盖率明显提高

记者来到玛纳斯县乐土驿镇上庄子村小广场,亭台长廊下,几位老人正悠闲地坐着聊天。一聊起村里的变化,77岁的老党员何友根就滔滔不绝,“村里这几年变化太大了!这个小游园是当年我们村民共同拉石料建起来的,现在真是越建越好。”

近年来,玛纳斯县乐土驿镇上庄子村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以“丝路古驿 生态家园”为主题,科学制定建设规划,突出驿站文化元素,采取明清驿站风格与现代生态村建设相融合的方式,改造村容村貌,体现田园风光,彰显乡村魅力。

“绿”多了,风小了,村子环境越变越好。看着村庄道路两边的苹果树,何友根深有感触地说:“我要带着村民种更多的树,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垃圾治理得到全面加强

脏乱差的环境卫生不复存在,乱扔垃圾的陋习悄然改变。走进玛纳斯县旱卡子滩乡闵玛生态村,映入眼帘的是平坦整洁的乡村道路、错落有致的牧民安居房。随便进入一户村民家,都能看到整洁美丽的庭院,令人赏心悦目。

“现在生活好了,家里就有卫生间,出门就有垃圾箱,院子里还种了葡萄、土豆……”村民巴合提·沃布拉依说起这些高兴地合不拢嘴。

巴合提·沃布拉依一家于2013年搬进了村里的牧民安居房。他高兴地说:“政府补贴盖房子,想着法子帮着牧民增收致富,现在又采取奖励政策来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居住环境越来越好。”

最让巴合提·沃布拉依开心的是,他被选为片区小组长,在他的带领下,他所管辖的片区环境卫生非常好。“卫生搞得好,村上就给你发红牌,还给你奖励,你看院里的苹果树都是政府奖励的呢。”巴合提·沃布拉依指着家里的果园说。

正如巴合提·沃布拉依所说,村里建立村规民约,让村民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近三年,自治州累计投资2.07亿元,实施了44个乡镇284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推行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和引进保洁公司、政府购买服务等垃圾处理模式,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扎实推进,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改变的不仅仅是生活垃圾处理,记者在呼图壁县五工台镇幸福村看到,这里的村民都住上了小洋房,配有独立卫生间,安装了冲水式洁具。有了这样好的环境,村民们的心情也美起来了。

“厕所革命”折射出的是民生改善。自2011年以来,自治州新建8.7万余户农村安居富民房,水冲式厕所配建率达90%以上,48个行政村实现了厕所污水无害化处理。2018年,计划新建安居房卫生厕所6280个,新建、改建符合国家标准的旅游厕所300座以上。

好生态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走进文化大院,吼个两嗓子,唱着自己编哈的曲曲子,客人们一手拿着菜单子,耳朵里听着小曲子……”说起呼图壁县红柳塘村,自然少不了伴随美丽乡村建设应运而生的农家乐,其中最为典型、也最具特色的要数该村党员创业带头人高永贵开办的“农家乐”高老庄了,高永贵打着幽默风趣的快板,让记者着实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气息。

“环境好了,我们这儿的游客也多了,收入越来越高!”高永贵自豪地说。

不仅要让农村变美,更要让农民变富。在呼图壁县五工台镇幸福村葫芦园内,一件件精美的葫芦作品吸引着人们前来观赏。“我们村集体班子想着法子让村民共享旅游经济这块‘大蛋糕’,正准备推出一些家庭民宿项目,这样不仅可以留住游客,更能增加村民们的收入!”幸福村党支部书记贺跃奇介绍说。

的确,越来越多的村民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们或是就近打工,或是自主创业,生活过得越来越红火。昌吉市大西渠镇大西渠村村民姚秀红整理着自家庭院,院子里红墙碧瓦、绿树掩映,500多平方米的院子里种着西红柿、辣椒、豇豆等蔬菜。“以前住的土房子,就靠70亩地生活。现在地承包出去了,丈夫出去打工,我在家打扫房子养养鸡、种种菜,每月收入近万元,这就是我们农村人的新生活。”姚秀红说着却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村里环境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我们从内心深处感到高兴。”在采访中,不少村民这样说。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自治州一直在持续发力。老百姓们相信随着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天蓝、地绿、水清,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图景一定能如期实现。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昌吉|昌吉的村庄正在悄悄变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