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書記)孔慶海:「我沒有食言,沒有讓父老鄉親失望」

孔慶海是陝西省咸陽市市委理論講師團副團長。做了半輩子機關工作的他沒有想到,會和一個名叫二廠村的地方結下不解之緣。2014年,咸陽市委宣傳部選派他到長武縣亭口鎮二廠村擔任駐村扶貧工作隊長,2015年7月起,兼任村第一書記至今。4年來,他踐行當初入村時的承諾,通過產業扶貧,幫助貧困戶挪窮窩、拔窮根,被評為2016年度“全省優秀第一書記”。本報現刊登他的幾則駐村日記。

大學生村官(書記)孔慶海:“我沒有食言,沒有讓父老鄉親失望”

孔慶海給驢餵食

城裡的家成了旅社 (2014年6月5日 星期四 陰)

組織上給我重新分配了工作,叫我到長武縣亭口鎮二廠村擔任扶貧工作隊長。從此,我把鋪蓋背到二廠村,咸陽的家反而成了十天半月回一趟的旅社了。

我從部隊轉業後,就沒在農村工作過,對農業、農村並不瞭解。到村裡來的那天,袁書記帶我到溝底的14戶貧困戶家挨家挨戶走了一遍。真沒想到,全村168戶人家,貧困戶就有54戶,其中39戶貧苦戶,家家有人得大骨節病,喪失了勞動力。一圈走下來,兜裡裝的兩千六百元錢,只剩下一百塊。

有個貧困戶叫劉興瑞,今年64歲了,從小得了大骨節病,身高不到1米,是個殘疾人。兩個小孩都是抱養的,養子26歲時,因為家裡窮,沒有女孩跟他,一時想不通就自殺了。說到這事時,劉興瑞擦了一把混濁的淚,本就不高的身子似乎又縮了幾分。他老婆也是殘疾人,去年去世了。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了,老倆口常年看病,每星期叫人幫忙打幾桶水,連菜也捨不得吃,啃幹饃。我聽著、看著,眼淚不知不覺地流了下來。我說,組織讓我來,就是來幫大家脫貧的。他說:“孔隊長,我就靠你了。”我說:“老劉,你放心。”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有幾個問題得先解決好,要不然,二廠村發展無望。一是和許多貧困村一樣,二廠村黨組織軟弱渙散,多年來,發展沒思路,脫貧沒門路。如果不選個好帶頭人,再好的政策也落實不了。二是這個村產業單一,靠天吃飯,祖祖輩輩就知道種玉米,其它都不會幹。三是年輕能幹的都跑到外面去了,留在村裡的老的老、小的小,更重要的是得大骨節病的人不少,他們連地也種不了。

我心裡很急,下決心要把二廠村搞好。

咱們村開始養驢了 (2016年9月5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有一個好消息,我們村養驢了!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咸陽乞丐醬驢的老總,他在東北有一個養驢基地,我試探著問他,二廠村能不能養驢,他不僅說可以養,還答應養的驢他全部回收,市場上肉驢緊俏,供不應求。一頭驢駒五千元,半年就可出欄,賣到一萬三,除去成本一頭驢可淨賺三四千元。一年兩欄,怎麼著也能賺六七千元。

我把這事給組織彙報後,組織很支持我,還和市殘聯協調了15萬元,加上貧困戶產業到戶資金,貧困戶每人至少可養一頭驢,這樣,到年底脫貧就有希望了。可是,村民都沒有發展產業的意識,只知道種玉米,要讓村民接受養驢,真是好難。給村民做工作那幾天,我幾乎天天三四點才睡覺。後來我想,他們現在想不通,養驢分紅後他們會理解的。我把乞丐醬驢公司引進二廠村,讓村民放心,驢的銷路不是問題。

對了,村班子重新調整後,年富力強又願意為村民辦實事的人進了村班子,原來的村委會主任當選村書記。組織上又任命我為二廠村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長。我帶著村幹部和貧困戶代表,下山東,走遼寧。零下20多度啊,我和大家吃方便麵,住20元一間的“大車店”。苦是苦,當把174頭驢駒運回二廠村時,這一切苦吃的都值得,我心裡也有了梁生寶買稻種那樣的喜悅。現在驢養得很好,再過幾個月就可以出欄了。

咱不能說話不算數 (2017年9月30日 星期六 晴)

村裡今天分紅了,貧困戶最多的分6400元,最少的分1630元。那個殘疾人劉興瑞,讓他加入養驢合作社,給他養5頭驢,當年就下了兩頭小驢駒,僅養驢就收入1萬多元。他還種了4畝西瓜,加上分紅收入,他不但還清了欠債,日子也過得好起來了。電視臺來採訪,他說:“我終於脫貧了”,笑得好燦爛。

和他一樣滿臉笑容的,是那些一直生活貧困的村民。王軍軍也是咱村的貧困戶,養驢分了3000元,在驢場打工掙了8000多元工資,地裡蘋果賣了6000多元,夏秋兩季莊稼收入5000元,一下子告別了貧困。全村54戶貧困戶通過養驢入股分紅和在驢肉加工廠打工,全都脫貧了。

我沒有食言,沒有讓二廠村父老鄉親失望,沒有讓貧困戶失望。就是哪天我任職期滿了,回到單位,貧困戶分紅還在,二廠村的好日子會一直好下去。

現在,長武縣把養驢已經列入十三五發展規劃,要建成西北最大的毛驢養殖大縣。省、市領導和有關部門對養驢扶貧產業給予了肯定和讚譽,這讓我很自豪。

扶貧工作是一場持久戰。現在的二廠村實現了水、電、路全通,村民的吃、住、行需求無憂。雖然工作有了起色,但我每天還是想著怎樣去發展,怎樣把驢廠建設得更好,怎樣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近期,我和幫扶部門、鎮政府領導正在研究勾畫藍圖,打算建設集有機瓜果採摘、有機蔬菜大棚、無公害蔬菜採摘於一體的觀賞休閒農場。現在,村民的精神面貌和我剛來的時候有了很大的不同,開始意識到脫貧最終還需依靠自主發展來實現,我時常憧憬著二廠村成為小康村的那一天!

部裡想讓我回機關,徵求我的意見,可我還是決定留下來,倒不是二廠村離不開咱,是因為我答應了劉興瑞,一定要幫他修好房子,幫他建個驢舍,再養5頭驢,扶他走上致富之路。咱不能說話不算數!

村民高興我更開心 (2018年5月18日 星期五 晴)

本來我們二廠村脫貧攻堅任務已經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貧困戶全部脫貧。但年初縣裡又做出決定,二廠村隔壁的崔家門村併入二廠村。崔家門村還有41戶貧困戶沒有脫貧,這樣二廠村又成了貧困村。崔家門村併入二廠村後,我去崔家門村入戶走訪了幾天,發現和二廠村原來差不多。

朋友給我說,陝西康大飼料集團要投資一個一百萬羽的養雞項目,我先後8次去公司講二廠村的優勢、貧困戶的企盼。4月,公司派人來村裡考察,一個投資2億元,集雞飼料廠、一百萬羽養雞場、有機肥全產業鏈、佔地200畝的二廠村百萬羽蛋雞養殖產業園正式開工建設,昨天舉行了隆重的奠基儀式。養雞場建成後,220名二廠村村民能在企業上班了,每月都能拿工資。這樣,崔家門村脫貧就沒有問題了。

開工奠基儀式上,看到村民那充滿希望和幸福的高興勁兒,我這個第一書記心裡真高興。讓村民過上好日子是二廠村的夢,也是我的夢,我相信實現這個夢不會太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