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北斗节点激励模型

本体费用模型是本体生态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的费用模型设计不仅能显著的提高系统的安全与稳健性,并且能有效的激励本体生态的快速发展。

本体费用模型架构采用补偿并租赁模型,ONT持有者会按时间逐步解绑ONG,本体网络使用者通过消耗ONG的方式来使用本体系统中的资源,这部分消耗的ONG会最终分配给北斗共识集群的所有节点,并依据对本体网络贡献度的大小,不同的节点将会分配到不同的比例的ONG。

ONG解绑模型

在本体系统通证模型中,ONT总量为10亿,精度为1,对应绑定的ONG总量为10亿,精度为9。在系统初始化时,全部的ONT将被分发给系统指定地址,全部的ONG将被会分发给ONT的合约地址,当ONT转账交易发生时(注:只有ONT转账交易会触发,其他情况不会触发。),解绑的ONG将会由ONT合约授权给转账发起人和接收人,而ONT持有者所能获得的ONG的数量是由ONT持有者的占ONT总量的百分比决定,若转账交易一直不被触发,则授权给ONT持有者的ONG将会被累加,在下一次转账交易发生时,一次性发放,这部分的ONG需要手动提取到自己的钱包地址中。

ONG解绑的数量由时间区间决定,解绑规则如下:每一秒钟解绑一次ONG,解绑的ONG数量并不是一直恒定的不变,而是按照本体解绑分布曲线呈现递减式解绑,本体解绑分布曲线区间为[5, 4, 3, 3,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大约经过每31536000个时间区间块后,按照本体解绑分布曲线,ONG的解绑值将会发生一次变更,大约经过约18年后,全部ONG将会解绑完毕,届时,将不会有新的绑定ONG的生成。

按照这样的解绑曲线,第一年约会有16%左右的ONG被解绑,前4年约会有47%左右的ONG被解绑,前12年约会有82%左右的ONG被解绑。这些被解绑的ONG将会根据ONT的持有比例被授权给ONT的持有人,ONT的持有者可在任意的时间段提取ONG到他们的地址。

ONG解绑列表

本体北斗节点激励模型

ONG解绑曲线

本体北斗节点激励模型

若假定本体网络中用户持有10000个ONT,按照以上的本体ONG解绑曲线方程,在第一年,一天生成ONG的数量大约为4.32个,一个月生成ONG数量大约为129.6个,一年生成的ONG数量大约为1576.8个。具体详情,请见下图:

本体北斗节点激励模型

本体费用模型

本体费用模型包含系统费和网络费,网络费为系统使用的基本费用,每个交易在进入交易池时都必须包含的基本使用费,系统费为使用系统的计算资源或存储空间收取的费用,若系统费用不足,则智能合约运行失败。

费用模型由OngLimit和OngPrice共同调控,OngLimit为智能合约执行过程中的计步器,OngPrice为每一步对应的单价,用户最终的消耗的费用由OngLimit和OngPrice共同决定。当系统网络空闲时,交易池中的交易会被全部打包在一个区块中,用户可以直接支付较低的GasPrice即可完成交易。当系统网络拥堵时,交易池中包含大量的交易,区块无法一次性打包所有交易的情况下,共识节点会根据OngPrice的价格对交易进行排序,单价较高的交易将会被优先打包进入区块,单价较低的交易将会在交易池中等待,直到更高价格交易完成为止。

网络费用和系统费用在交易落账后,会被分发给治理合约,由治理合约统一分配这部分的收益。

本体北斗节点激励模型

本体节点激励模型

本体节点激励模型为北斗共识集群激励模型,北斗共识集群包含:共识参与人组(所有ONT持有人)、共识候选组(通过硬件配置和POS Level)和动态共识节点组(通过POS排名)。

  • 所有ONT拥有人都可以参与抵押托管/受托,以权益托管的形式参与北斗共识集群治理并且获得抵押补偿;
  • 根据VBFT共识的设计,将由候选网络组成北斗共识网络的候选网络,根据VBFT的设计和下一步性能提升的规划,未来版本将支持大规模网络部署(大于2401个节点)
  • 北斗共识集群可以根据节点成本和链上业务规模动态调整候选网络的规模;
  • 根据VBFT共识的设计,北斗共识集群将动态的从候选网络中选择符合一定条件的节点组合,组成共识网络,负责区块共识的实现。

北斗共识集群支持动态设置网络节点阈值,创始阈值为49,这些网络节点将应用VBFT共识算法选拨共识网络的节点。根据创始阈值设定的共识/候选节点数量比例为1:6。节点角色的产生将依据ONT抵押的数量自然排序。

初期,本体北斗共识集群每30天根据共识管理合约进行一轮共识网络调整,届时,治理合约中的激励方法将会被触发。总收益中的50%将会分发给共识节点,剩下的50%将会分发给候选节点。共识节点的激励方案将按照本体激励曲线方程分配,候选节点的激励方案将按照抵押百分比均分。

北斗共识集群初期规模及激励方案

本体北斗节点激励模型

本体激励曲线

本体北斗节点激励模型

注:A点(以及B点和C点)表示所有参与共识的节点,其权益占比达到平均权益占比时所能得到的补偿分配。在过多ONT权益抵押的情况下降低ONG的激励。为节点所有者构造了一个多重博弈的机制:足够的ONT抵押能加入共识网络,过多的ONT抵押会降低ONG的收益。只有“恰当”的ONT抵押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由激励曲线形成的动态平衡,为整个节点网络提供了更多的公平和去中心化的治理参与程度。进一步的,当链上业务的发展足够多,对于ONT流通性有需求的时候,通过对“本体激励曲线”参数的调整,可以在保证最大ONG收益的情况下,将节点ONT的抵押比例部分释放,让更多的ONT参与流通。

北斗共识集群参与和退出流程

1. 节点参与流程

  • 若ONT持有者希望加入北斗共识集群,需要向本体基金会提交候选人申请。
  • 本体基金会在收到申请后,做资格审核(详细信息见节点招募细则),若审核通过,则该节点进入候选池列表,若审核不通过,则不会产生任何花费。
  • 进入侯选池的节点需要至少抵押100000 ONT,并消耗500 ONG作为燃料费用。可以选择接收ONT持有人的资产抵押托管,若该节点排名在1到7的区间内,则该节点被选为共识节点,取消对该节点的抵押托管需要经过两个周期结束后才可以被提取。若该节点排名在8到49区间,则该节点被选为候选节点,取消对该节点的抵押托管需要一个周期结束后才可以被提取。

2. 共识节点退出流程

  • 若共识节点申请退出,则不能再继续参与成为下一轮为共识网络的节点,但共识需要持续到本轮周期结束。
  • 在两个共识周期结束后,节点才可以退出,所有的抵押才会被退回。

3. 候选节点退出流程

  • 若候选节点申请退出,则不能参与成为下一轮共识网络节点。
  • 在一个共识周期结束后,节点才可以退出,所有的抵押才会被退回。

4. 共识节点拉入黑名单流程

  • 若节点因为某些恶意行为(具体规则将会在之后的治理白皮书公布),将会被拉入黑名单列表中,一旦节点被拉入黑名单,则节点不能继续参与共识或成为下一轮共识网络节点。
  • 在两个共识周期结束后,节点会被移除,抵押托管可以被返还,但节点抵押的ONT将会被扣留。

5. 候选节点拉入黑名单流程

  • 若候选节点因为某些违反规则的行为(具体规则将会在之后的治理白皮书公布),将会被拉入黑名单列表中,一旦节点被拉入黑名单,则节点不能参与成为下一轮共识网络节点
  • 在一个共识周期结束后,节点会被移除,抵押托管可以被返还,但节点抵押的ONT将会被扣留。

6. 取消黑名单流程

  • 被拉入黑名单中的节点,可向治理委员会进行申诉,若通过审核,则该节点会被从黑名单中移除,并退还抵押的ONT。

共识抵押及解锁流程

本体北斗节点激励模型

节点参与及退出流程

本体北斗节点激励模型

北斗共识集群激励示例(假定情况)

若我们假定平均交易量达到1000tps,每笔交易花费大约在0.001个ONG的情况下,粗略测算共识节点每年收益大约在2969795.571个ONG左右,候选节点每年收益大约在458881.3157个ONG左右。

本体北斗节点激励模型

本体北斗节点激励模型

若我们假定平均交易量达到5000tps,每笔交易花费大约在0.001个ONG的情况下,粗略测算共识节点每年收益大约在11986252.71个ONG左右,候选节点每年收益大约在1811349.887个ONG左右。

本体北斗节点激励模型

本体北斗节点激励模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