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倉央嘉措:他在枯燥的性行爲中發現了愛情的存在!

偉大的倉央嘉措:他在枯燥的性行為中發現了愛情的存在!

要了解倉央嘉措,我們必須瞭解倉央嘉措的宗教: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原名喇嘛教,藏傳佛教是解放之後取的名,其本名是喇嘛教,其起源自印度教性力派和西藏苯教,其實與佛教沒有多大關係。公元7世紀,印度的天才哲學家商羯羅入那爛陀寺挑戰佛教,佛教當時主持那爛陀寺的是月稱的弟子,因為月稱的弟子和月稱一樣持頑空見,因此,很容易就被商羯羅擊敗,佛教大部分弟子皈依印度教,之後他們,以釋迦牟尼之名,撰寫了眾多的經文,後來積攢起來就是現在的《續藏》,其本質與佛教已經沒有什麼關係,是印度教法義之延伸。喇嘛教的修行已然是印度婆羅門教的祈福、積福、懺悔、吞丹(甘露丸)、練習氣功打通中脈、雙修。其中最最高級的修行就是雙修。雙修就是和道家的房中術差不多的一種修行方法。雖然,喇嘛教後來改革,稱只有八地菩薩才可以雙修,但是他們封其菩薩來,起步就是八地、九地、十地。以至《西藏宗教史》一書中說:“等覺菩薩和佛氾濫得遍地都是。”也就是說,一個初學者都可能被封為八地。雙修,在喇嘛教中是或明或諳地普遍存在。信眾固然如此,那麼作為宗教首領,自然美女成群,更不在話下了。《偉大的西北》一書中,蔣經國自述:“那裡喇嘛的私生活非常的壞。在那邊差不多家裡有三個兒子的,一定要送一個去做喇嘛,而那裡的婦女,認為和喇嘛發生了性的關係,是最光榮,同時也可以贖去一切罪惡的。所以,那些喇嘛,差不多都染有梅毒。”

偉大的倉央嘉措:他在枯燥的性行為中發現了愛情的存在!

那時的西藏還是政教合一,一提起政教合一,人們會恐懼得談虎色變。

偉大的倉央嘉措:他在枯燥的性行為中發現了愛情的存在!

因此,倉央嘉措作為喇嘛教的無上教主,可以順理成章地擁有很多性伴侶,他完全可以像他的前輩法王那樣,借雙修聖潔的外衣,盡情地發洩,盡情地享受任何美女。但是倉央嘉措對這種枯燥的肉慾,一點都不感興趣,他一直思念的是自己青梅竹馬的仁增旺姆。倉央嘉措進入布達拉宮後,從不適應到厭倦深宮內單調刻板的宗教領袖生活,時時懷念著民間自由、快樂、多彩的習俗,思戀著美麗的情人仁增旺姆,思而不可見,他便經常微服夜出,追求自由浪漫的愛情。一到夜深人靜之時,他就脫下僧袍,換上平民青年的服裝。他經常微服夜出,來到拉薩街頭的酒館之中,化身英俊的美少年宕桑旺波,與同齡人們一起放縱歡樂。一個偶然,他在拉薩街頭又邂逅達娃卓瑪——他的第二位情人。倉央嘉措時常去追求人間正常的愛情相約,而撇開那高高在上聖潔的肉慾。有一天下大雪,清早起來,鐵棒喇嘛發現雪地上有人外出的腳印,便順著腳印尋覓,最後腳印進入了倉央嘉措的寢宮。隨後鐵棒喇嘛用嚴刑處置了倉央嘉措的貼身喇嘛,還派人把他的情人達娃卓瑪處死,對倉央嘉措採取嚴厲措施。在他二十歲那年,他拒受比丘戒,要求班禪大師收回此前所授的沙彌戒還俗,否則寧可自殺。他不願成佛,他不要枯燥如機器一般的肉慾運動,只願陪伴自己的愛人過世俗的生活。他不要枯燥的,沒有一句話,只有咒語、神像和儀軌籠罩的性行為,他這種訴求被斷然拒絕後,倉央加措在八廓街一家酒館後來改叫“瑪吉阿米”酒店愛上一個民間女子“於瓊卓嘎”,倉央嘉措和於瓊卓嘎的相識,是他愛情的高潮和終結。和於瓊卓嘎的一次又一次的幽會,讓他的心靈一次又一次的得到釋放,無法自拔。一七零五年,拉藏汗上奏康熙帝,奏稱六世達賴不守清規,是假達賴,請予“廢立”。康熙帝以“耽於酒色、不守清規”的罪名廢黜六世達賴,解送京師。倉央嘉措坦然接受這一切,終於可以不受束縛追求愛情和人世間的快樂了,那怕這一切用尊貴的地位和生命去交換,也無怨無悔,他要的是愛,而不是肉慾。一七零六年行至青海湖濱時染病去世(一說被害)。

偉大的倉央嘉措:他在枯燥的性行為中發現了愛情的存在!

倉央嘉措是一個偉大的詩人,他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在枯燥的性行為中發現了愛情的存在。他作為喇嘛教的首領,命運將他推上了神壇。作為一個“法王“,按照教義他可以順理成章地擁有很多女人,他可以借雙身修法佔有任何女人,但骨子裡,他討厭這種沒有愛情的,類似機器一般的枯燥的性行為。他如飛蛾撲火一般地追求愛情,併為此喪身,如果說所有的“法王”都因為奴役愚弄了自己的子民而應該受到歷史的譴責的話,那麼倉央嘉措應該是一個例外,因為他為人類人性的解放曾經努力過,那就是:他在枯燥的性行為中,發現了愛情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