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央嘉措:在最深的紅塵里,與你重逢

1

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

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

這佛光閃閃的高原

三步兩步便是天堂

卻仍有那麼多人

因心事過重

而走不動

倉央嘉措:在最深的紅塵裡,與你重逢

隔著歲月的河,站在今世的紅塵,望著彼岸的那位華儀錦心、至情至性、才華橫溢的男子—倉央嘉措。而他留下來的雋古流芳的詞句,一直讓我深深的感懷。

2

我行遍世間所有的路

逆著時光行走

只為今生與你邂逅

讓倉央嘉措真正走入大眾視野的,是那首《見與不見》,儘管經考證這首詩實際名為《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班扎古魯白瑪,音譯,意為蓮花生大師),是現代詩人扎西拉姆·多多的作品,然而優美的詞句,貼合了人們想象中這位傳奇人物所應具備的情感表達,因此而被誤傳為倉央嘉措寫下的詩歌,也就情有可原了。就連多多本人也說:“她願意將這首詩的榮耀歸於倉央嘉措。”

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不增不減

倉央嘉措:在最深的紅塵裡,與你重逢

傳說,在倉央嘉措出生之日,花雨滿天,大地七次震動,彩虹橫貫天空,明亮的日光點亮了整個雪域高原,人們把這異象視為祥瑞的徵兆,能夠為大家帶來神明的庇護。這個剛剛降生的嬰兒,從此得到了大家的喜愛,人們傳說著,這是由蓮花生大士轉世的孩子,是來拯救他們脫離人世苦海的。然而誰也不會想到,莫測多厄的命運會伴隨他短暫的一生。倉央嘉措,一位生平迷離不清,極具爭議,又極具才華的達賴喇嘛。

3

第這佛光閃閃的高原

三步兩步便是天堂

卻仍有那麼多人

因心事過重而走不動

倉央嘉措:在最深的紅塵裡,與你重逢

1697年的秋天,對於14歲的門巴族少年倉央嘉措來說,是一個蕭殺的秋天。這個秋天,他將遠離他的家鄉,遠離他青梅竹馬的仁增旺姆,去一個遙遠的地方。江水悠悠,趟過紅塵,紅塵朦朧,他心朦朧。他又做了那個夢,夢見那個足踏蓮花,白衣勝雪的男子。“我要到哪裡去?”他問。“世間種種變相,皆有起源,來與去皆是命中定數,不可參度。”他答。

“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仁增旺姆。你呢?”

“我叫阿旺嘉措,喇嘛給起的。

原先是叫阿旺諾布的。你多少歲?”

“十六啦!你呢?”

“十四。比你小兩歲。”他調皮的說。

倉央嘉措:在最深的紅塵裡,與你重逢

4

心頭影事幻重重

化作佳人絕代容

恰似東山山上月

輕輕走出最高峰

來到布達拉宮,倉央嘉措在導師桑傑嘉措的精心培養下,學習天文歷算、醫學及文學等,對詩歌的造詣尤其深。

一年,又一年很快就過去了。三年後的一天,無法抑制思念之情的倉央嘉措,偷偷派親信來到家鄉,暗中約見了仁增旺姆,捎來他的口信。仁增旺姆一刻也不曾停留,風餐露宿,跋山涉水,飛到她的愛人身邊。他們在布達拉宮重逢了!他是高高在上的活佛,而她是萬千膜拜信徒中的一個。

倉央嘉措:在最深的紅塵裡,與你重逢

5

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從此,倉央嘉措有了雙重身份,白天,他是住在布達拉宮裡的活佛六世達賴喇嘛,而夜晚,他則還原成俗人,甘願被愛情灌醉。

他之所以備受藏民愛戴,亦是他作為傳統意義上的人,而不是出世的佛,正是因為他的慧心觸手可及,他血脈裡流淌的心意與我們是相通的。

倉央嘉措:在最深的紅塵裡,與你重逢

6

好多年了

你一直在我的傷口中幽居

我放下過天地

卻從未放下過你

然倉央嘉措雖有達賴喇嘛之名,卻並無實權。第巴獨掌大權已久,達賴喇嘛只能作為傀儡存在,生活上遭到禁錮,政治上受人擺佈,並最終在別人的爭權奪利中成為犧牲品。

倉央嘉措:在最深的紅塵裡,與你重逢

7

假如真有來世

我願生生世世為人

只做芸芸眾生的一個

哪怕一生清苦,浪跡天涯

只要能愛能恨能哭能歌

只要能心遂所願

1705年,年僅二十四歲的倉央嘉措,作為上層統治階級爭權奪利的犧牲品,被康熙皇帝廢黜,並降旨要求將倉央嘉措執志京師。

青海湖,他最後的地方,他從湖中看到自己的倒影,少年長成青年,一身袈裟,眉目依舊。好像很多年前他就是這樣,在這蒼茫世間行走,看過一些景,愛過一些人,那些最美的時光,依舊用生命的痕跡記得。

十二復十二,彈指一瞬間,該來的總要來,人生總要經歷幾度輪迴,方能修成正果。他微笑著閉上眼睛,門隅的春天,格桑花開的正豔;布達拉宮屋簷下的雪梅,花如朝霞;大昭寺閉目誦經的喇叭們,虔誠的面向佛祖,深深跪拜。佛祖微斂雙眸,安靜而安詳。他的身前,白衣如蓮的男子,再次出現。

“浮華若夢,一場人生,我為了死,才一次又一次的活了下來。”

倉央嘉措:在最深的紅塵裡,與你重逢

8

納木措湖等了我多少年

我便等了你多少年

倉央嘉措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他卻留下了無數供後人傳唱的詩篇。很難想象粗獷冷酷的雪域高原是如何孕育出了這位詩歌大師,也很難想象珠峰的皚皚白雪是如何流淌出了這樣婉約細膩的詩情。讀他的詩,我們可以感受到乍遇的羞怯,兩情相悅的欣喜,山盟海誓的堅貞,以及一種不得不別離的遺憾。

倉央嘉措:在最深的紅塵裡,與你重逢

9

轉山轉水轉佛塔

不為修來世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他的詩,在世人讀來是情詩,但在我看來,真正的含義卻是包含著對人世、愛情、離別有所深深思考的聖歌。在那一往情深裡面,其實還有另一種神聖的光亮。搖動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磕頭匍匐,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這裡的“你”,或許是情人,或許也是一切其他生的鏡像,生的信仰。我們來到這個塵世,愛情與信仰不應該衝突,愛情也是信仰的一種。我想,三百來,人們一直對這位少年喇嘛念念不忘,可能就是因為少年喇嘛的詩說出了他們對人生的熱愛與理解。

倉央嘉措:在最深的紅塵裡,與你重逢

10

我問佛

如何能靜?如何能常?

佛曰

尋找自我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直至如今,這世間,也許還是不能夠雙全,可以背叛和相負的,似乎也只有愛情。三百多年過去了,布達拉宮的主人換了一個又一個,大昭寺前的經筒賺了一世又一世,多少人事,都湮滅在歷史的風塵裡,無跡可尋。而倉央嘉措和他的一生,卻如漫山遍野的格桑花,盛開在雪域高原,也盛開在人們的心裡。

倉央嘉措:在最深的紅塵裡,與你重逢

11

用一朵蓮花商量我們的來世

然後用一生的時間奔向對方

今天,很多“小資”紛紛前往拉薩八廓街的“瑪吉阿米”酒吧,試圖去觸碰倉央嘉措的軌跡。酒吧的服務人員會告訴人們,那裡曾是倉央嘉措“密會情人”的地方,“瑪吉阿米”的意思就是“情人”。有的服務員還會說,“瑪吉阿米”就是倉央嘉措情人的名字。

倉央嘉措:在最深的紅塵裡,與你重逢

12

結盡同心締盡緣

此生雖然意纏綿

與卿再世相逢日

玉樹凌峰一少年

今生緣,來世緣,往生緣,情緣,法緣,人緣,一切的緣,今生的我們如何締結,又如何了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