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零件經磁化檢驗後,會多少留下一部分剩磁,因此必須進行退磁

對於外形不規則的零件,磁化時磁力線極不均勻。所以,在檢查曲軸的縱向裂紋時,需用強大的電流(大約4000 A)作環形磁化,而在檢驗徑向裂紋時,需要分段作縱向磁化。

汽車零件經磁化檢驗後,會多少留下一部分剩磁,因此必須進行退磁

零件經磁化檢驗後,會多少留下一部分剩磁,因此必須進行退磁。否則,零件在使用時會吸引鐵屑,造成磨料磨損。最簡單的退磁方法是將零件從交流的磁場中慢慢地退出,或直接向零件通以交流電並逐漸減小電流強度到零為止。但是採用交流電退磁時,僅在零件表面有效,因此,對於用直流電磁化的零件最好仍用直流電退磁。向零件通以直流電退磁時,應不斷改變磁場的極性,同時將電流逐漸減小到零。

磁力探傷採用的鐵粉,可用2~5μm的氧化鐵粉(Fe3O4)。鐵粉可以幹用,但配成氧化鐵懸浮液更靈敏,即在一升的變壓器油或低黏度的柴油或煤油中加入20~30g的氧化鐵粉。

汽車零件經磁化檢驗後,會多少留下一部分剩磁,因此必須進行退磁

(2)熒光探傷。熒光探傷是利用紫外線的照射使熒光物質發光的原理來顯現零件表面缺陷的一種探傷方法。

熒光物質的分子可以吸收和放出光能,當其在紫外線照射時,每個分子都吸收一定的光能。如果分子所吸收的光能較正常情況時多,則分子可以放出一定的光能,以恢復到它的平衡狀態,這就是可以見到的熒光。在裂紋處的熒光物質可以發出明亮的光,因此,可以很容易地發現裂紋。

汽車零件經磁化檢驗後,會多少留下一部分剩磁,因此必須進行退磁

為了檢驗零件表面的缺陷,在零件表面塗上一層滲透性好的熒光乳化液,它能滲透到最細的裂紋中去,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將零件表面的熒光溶液洗去,但缺陷內仍保留有熒光液,在紫外線的照射下而發光,從而可以確定缺陷的位置、形狀和大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