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是雷达,Vivo的TOF 3D感应光,老美科技博主这么说

不知不觉之间中国的手机厂商们,在国际上已经给人以截然不同的印象。倒回5年前,很难想象外国科技博主们会如此关注国内品牌的新机型。可是现在,无论华为、小米、一加、还是vivo、oppo,他们一推出新机子,这些歪果仁简直就是全天候盯着。原因无他,中国厂商们越来越倾向于在新机型上采用最先进的技术,科技迷们谁不喜欢酷炫的新东西啊?

其实就是雷达,Vivo的TOF 3D感应光,老美科技博主这么说

世界杯前Vivo NEX升降镜头已经让大家嗨了一阵子,近期在上海2018MWC上VIVO又领先全球厂商推出了应用于人脸识别的“TOF 3D感应光技术”。这次亮相被老外们评价为是“抢在了三星和苹果前面”。新的TOF 3D有多酷炫?老美科技达人们直接形容为:“其实就是雷达”。

Vivo的TOF 3D,为什么说其实就是雷达?

在上海2018MWC世界移动大会上一露面,就被公认为是比iPhoneX结构光领先的新技术。为什么会这么说?我们还是先看看它的技术原理是怎样的。

其实就是雷达,Vivo的TOF 3D感应光,老美科技博主这么说

首先,所谓的TOF是“Time of Flight”的英文缩写。它的意思就是“依据光束飞行时间计算”的3D感应技术体系。

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计算光束从手机发射到人脸部,然后反射回感应器的时间长短,来计算出每一个点位的相对位置。成千上万个这样的光束分别探测和计算后,就能在系统里迅速生成人脸部的立体结构来。

这个技术,其实跟雷达所用的技术是一样的。只是一般的雷达是使用无线电波作为介质,而Vivo的TOF用的是光线而已。难怪老美的博主们直截了当地解释道“这其实就是雷达”----光雷达。

TOF 3D技术与iPhoneX的FACE ID结构光技术相比,领先了一代。它的优点在于感应距离更远(相当于iPhoneX感应距离的两倍),生成脸部立体结构的时间也更快。而且,它的感应光点阵列比iPhoneX还要密集10倍,所以感应的脸部结构更精细、安全性、敏捷性更高。

Vivo即将推出的这种“光雷达”体系确实是酷炫,堪称黑科技!

原理上的先进性

我们都知道,手机脸部识别技术到今天为止,是发展到了第3代。

其实就是雷达,Vivo的TOF 3D感应光,老美科技博主这么说

第一代,就是国内大多数厂商依然在使用的2D结构光。虽然其应用已经比较成熟,但2D结构有个先天的缺点,就是精确度不够。所以至今只能用于辅助解锁之用。

第二代,就是iPhoneX正在使用的3D结构光了。其实小米8的探索版使用的也是这个体系。这种技术比2D结构进步了很多,其光点阵列已经达到了上万个点位。但由于缺乏我们前面所说的“光纤飞行时间探测”能力,其结构探测主要依靠的是光信号变形来实现的。与Vivo的光雷达技术相比,精度较低、反应敏捷度也不如。

第三代,当然就是我们刚刚介绍过的Vivo TOF 3D“光雷达”超感应技术。在上海的展会现场我们了解到,其感应距离达到了10米(iPhoneX只有5米)。感应光点阵列是iPhone X的近10倍。更遑论其系统反应速度更快、感应元器件的体积更小。

至于Vivo究竟什么时候会推出应用了这种酷炫“光雷达”技术的机型,我们还不得而知,不过看样子不会太久了。新机型让歪果仁都如此热切期盼,国内厂商这几年来真的是越做越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