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高坪区长乐镇柳家沟村搭建三大平台 用心办好农民夜校

南充市高坪区长乐镇柳家沟村搭建三大平台 用心办好农民夜校

南充市高坪区长乐镇柳家沟村搭建三大平台 用心办好农民夜校

柳家沟村农民夜校是长乐镇农民夜校中心校。开办以来,该校积极发挥作用,着力搭建学习教育、创业培训、倡树新风三大平台,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搭建学习教育平台,帮助群众增长知识。坚持把群众教育作为开办农民夜校的基础,促进党员群众懂纪守法、知恩感恩。一是扩大党员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通过广播村村响、微信公开群、村公示栏等方式,将上课时间、授课内容、授课教师等信息向群众公开,扩大群众知晓度,并可提前做好时间安排。同时,将群众普遍关心关注和迫切需求的内容纳入下一季度的教学计划,鼓励和邀请群众走上讲台,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目前,已将2个群众需求的内容搬上了课堂,3名老党员、脱贫致富先进典型走上了讲台。二是提升教学内容实效性和针对性。及时将党的十九大、习总书记来川视察和省、市、区委历次全会等重要精神纳入学习内容,加深对党的政策理论和上级决策部署的理解,使党的政策、党的工作、党的声音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党员群众生产生活。同时,针对贫困户、种植、养殖户和“三类人员”等不同群体,有的放矢地开展政策法律宣讲、技能培训等专题课程。三是增强教学方式灵活性和多样性。在村活动室设置固定课堂的基础上,定期在微信公开群、广播村村响推送政策、理论宣传内容,目前已累计转载或推送《共产党员》、《天府先锋》等公众号信息130余条。同时,鼓励群众自主学习,依托党员教育平台和农家书屋,除节假日外全天开放,让群众随时可以点播节目和借阅书籍。目前,全校共有各类书籍教材4000余册,音像教材32套,群众自发学习50余人次。

搭建创业培训平台,帮助群众增强本领。坚持把创业培训作为开办夜校的重点,促进党员群众增长本领、致富奔康。一是“请进来”培训。积极邀请区农牧业局专业技术人员、镇农技人员和村上的优秀致富带头人、“土专家”、“田秀才”等到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次,组织学员在该村李中友养鸭基地、陈燕葡萄种植基地、龙景好苗圃基地进行现场示范培训3次,以通俗易懂的本地语言、实际操作的亲身体验帮助群众提升技术、掌握要领。通过技术培训,8人发展种养业自主创业,22人掌握技能外出务工。二是“走出去”学习。组织村组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到产业大镇、先进乡镇进行观摩考察、学习培训,学习先进经验,拓宽党员群众眼界,提升村组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攻坚能力。目前,该校已组织2批30余人到青居镇、溪头乡等产业大镇考察学习。三是开办“益农社”助销。将益农信息社平台相关功能与农民夜校整合,在满足群众农业生产经营、技术推广、政策法规、生活服务等各类信息需求的同时,帮助群众将绿色优质农产品上网销售。自“益农社”试运营以来,已开展产业技术、产品推介等培训4次,累计代销土鸡(鸭)蛋380个、葡萄120公斤,帮助群众代缴话费13笔。

搭建倡树新风平台,引导群众倡树新风。坚持把倡导文明新风作为开办夜校的关键,促进党员群众移风易俗、弘扬正气。一是定期开展公益活动。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村组干部、党员和夜校学员每月开展一次公益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针对学员个人特长和本人志愿,围绕扶贫攻坚、项目攻坚、便民服务、公益慈善等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已开展敬老院卫生打扫、五保户个人护理、村道公路保洁、矛盾纠纷调解等活动11场次,参与学员78人次,服务群众200余人次。二是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在公路沿线、活动室、文化小广场等显著位置设置固定标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精神文明创建的内容。以该村龙狮文化和腰鼓文化为载体,利用春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文娱活动。同时,利用活动阵地交通便利的地理优势,举办健身操、坝坝舞等文娱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目前已吸引50余人参与。三是精心培育先进典型。按照《农民夜校学习积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要求,对全村村民以户为单位实行积分制管理,结合遵守村规民约、获得卫生流动红旗等情况,每半年开展一次综合评比表彰,对积极参学、邻里团结、表现良好、具有示范带动性的家庭给予一定物资或精神奖励,充分激发群众比学赶超的内生动力;积极选树一批本地文明家庭、敬老孝亲、道德模范典型,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感动和影响身边的人。目前,已涌现出毛秀光、颜建林等4户敬老孝亲、文明家庭模范户。

(姚兴伦 张 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