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高坪區長樂鎮柳家溝村搭建三大平台 用心辦好農民夜校

南充市高坪區長樂鎮柳家溝村搭建三大平臺 用心辦好農民夜校

南充市高坪區長樂鎮柳家溝村搭建三大平臺 用心辦好農民夜校

柳家溝村農民夜校是長樂鎮農民夜校中心校。開辦以來,該校積極發揮作用,著力搭建學習教育、創業培訓、倡樹新風三大平臺,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堅實基礎。

搭建學習教育平臺,幫助群眾增長知識。堅持把群眾教育作為開辦農民夜校的基礎,促進黨員群眾懂紀守法、知恩感恩。一是擴大黨員群眾知曉度和參與度。通過廣播村村響、微信公開群、村公示欄等方式,將上課時間、授課內容、授課教師等信息向群眾公開,擴大群眾知曉度,並可提前做好時間安排。同時,將群眾普遍關心關注和迫切需求的內容納入下一季度的教學計劃,鼓勵和邀請群眾走上講臺,提高群眾參與積極性。目前,已將2個群眾需求的內容搬上了課堂,3名老黨員、脫貧致富先進典型走上了講臺。二是提升教學內容實效性和針對性。及時將黨的十九大、習總書記來川視察和省、市、區委歷次全會等重要精神納入學習內容,加深對黨的政策理論和上級決策部署的理解,使黨的政策、黨的工作、黨的聲音在潛移默化中融入黨員群眾生產生活。同時,針對貧困戶、種植、養殖戶和“三類人員”等不同群體,有的放矢地開展政策法律宣講、技能培訓等專題課程。三是增強教學方式靈活性和多樣性。在村活動室設置固定課堂的基礎上,定期在微信公開群、廣播村村響推送政策、理論宣傳內容,目前已累計轉載或推送《共產黨員》、《天府先鋒》等公眾號信息130餘條。同時,鼓勵群眾自主學習,依託黨員教育平臺和農家書屋,除節假日外全天開放,讓群眾隨時可以點播節目和借閱書籍。目前,全校共有各類書籍教材4000餘冊,音像教材32套,群眾自發學習50餘人次。

搭建創業培訓平臺,幫助群眾增強本領。堅持把創業培訓作為開辦夜校的重點,促進黨員群眾增長本領、致富奔康。一是“請進來”培訓。積極邀請區農牧業局專業技術人員、鎮農技人員和村上的優秀致富帶頭人、“土專家”、“田秀才”等到校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4次,組織學員在該村李中友養鴨基地、陳燕葡萄種植基地、龍景好苗圃基地進行現場示範培訓3次,以通俗易懂的本地語言、實際操作的親身體驗幫助群眾提升技術、掌握要領。通過技術培訓,8人發展種養業自主創業,22人掌握技能外出務工。二是“走出去”學習。組織村組幹部、黨員群眾代表到產業大鎮、先進鄉鎮進行觀摩考察、學習培訓,學習先進經驗,拓寬黨員群眾眼界,提升村組幹部的服務意識和攻堅能力。目前,該校已組織2批30餘人到青居鎮、溪頭鄉等產業大鎮考察學習。三是開辦“益農社”助銷。將益農信息社平臺相關功能與農民夜校整合,在滿足群眾農業生產經營、技術推廣、政策法規、生活服務等各類信息需求的同時,幫助群眾將綠色優質農產品上網銷售。自“益農社”試運營以來,已開展產業技術、產品推介等培訓4次,累計代銷土雞(鴨)蛋380個、葡萄120公斤,幫助群眾代繳話費13筆。

搭建倡樹新風平臺,引導群眾倡樹新風。堅持把倡導文明新風作為開辦夜校的關鍵,促進黨員群眾移風易俗、弘揚正氣。一是定期開展公益活動。結合主題黨日活動,組織村組幹部、黨員和夜校學員每月開展一次公益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示範作用。針對學員個人特長和本人志願,圍繞扶貧攻堅、項目攻堅、便民服務、公益慈善等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截至目前,已開展敬老院衛生打掃、五保戶個人護理、村道公路保潔、矛盾糾紛調解等活動11場次,參與學員78人次,服務群眾200餘人次。二是營造良好文化氛圍。在公路沿線、活動室、文化小廣場等顯著位置設置固定標語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村規民約、精神文明創建的內容。以該村龍獅文化和腰鼓文化為載體,利用春節等傳統節日,開展文娛活動。同時,利用活動陣地交通便利的地理優勢,舉辦健身操、壩壩舞等文娛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目前已吸引50餘人參與。三是精心培育先進典型。按照《農民夜校學習積分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要求,對全村村民以戶為單位實行積分制管理,結合遵守村規民約、獲得衛生流動紅旗等情況,每半年開展一次綜合評比表彰,對積極參學、鄰里團結、表現良好、具有示範帶動性的家庭給予一定物資或精神獎勵,充分激發群眾比學趕超的內生動力;積極選樹一批本地文明家庭、敬老孝親、道德模範典型,用身邊的人、身邊的事感動和影響身邊的人。目前,已湧現出毛秀光、顏建林等4戶敬老孝親、文明家庭模範戶。

(姚興倫 張 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