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小米IPO之前,新物种维系互联网创业的命运

8年征程之后,小米明天将正式上市。作为现象级的一家互联网企业,小米的上市之所以为被如此关注,是因为腾讯、阿里巴巴跑赢房价的涨幅让人意识到互联网造富的神奇,外部投资者普遍希望小米的上市能够重复他们的命运,并依托着小米实现财富增长。

就像雷军开玩笑时说的:小米的估值应该是苹果乘以腾讯。

写在小米IPO之前,新物种维系互联网创业的命运

小米背后的互联网创业危机

今天刘强东在小米上市前夕说了一段非常意味深长的话:

写在雷军IPO之前:我看到雷军在最后定价的时候终于定在了最低价位,不知道为什么为他如释重负!前几年资本泛滥,很多创业公司享受了超高一级市场估值,这给很多创业者造成了假象,有的人甚至真的相信自己可以值这么多钱!现在可能到了裸泳时候了!我今年三月份听到一个最近两年上市的CEO分享自己上市心得,说的惊心动魄、洋洋得意!我随手查了一下他的股价,上市不久破发,两年没有回去过!令我大跌眼镜!这位仁兄的分享故事原来是想证明自己多么牛逼:可以做到最高ipo价格!如果他的股价一辈子涨不回去,估计这就成为他一辈子最成功的事情了!没有之一!奉劝后面的独角兽们:向雷军学习!做到让股民赚钱才是牛逼的事情!去股市割韭菜的没有资格成为企业家!

写在小米IPO之前,新物种维系互联网创业的命运

刘强东控诉的是在这几年的资本泛滥中,有些互联网创业竟然演变成了资本游戏,吹嘘业绩、翻着翻的抬高估值,忽视了商业模式是否成立。病态的逻辑甚至让这些公司的终极目的也变成了:要么上市圈钱走人,要么忽悠BAT这种傻大个为他们接盘。

在这场资本游戏中最突出的就是这几年的共享单车。他们的商业模式是否站得住脚我想大家都能看到,但是他们仍然能够凭借着梅特卡夫定律为自己的估值撑腰,并在资本的助推下一路蒙眼狂奔。

此时想起马云说过的特别经典的一句话: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修屋顶。资本只管房子好看不看,哪管你房子坚固不坚固。而那些很多互联网创业者就在资本的裹挟下渐渐失去了理智,失去了企业家的良心。

写在小米IPO之前,新物种维系互联网创业的命运

当他们和这个国家一起进入到2018年,在去杠杆、市场流动性不足的外部环境下,很多企业都遇到了发展资金紧缺的影响。这让很多在过去高度依赖金融手段获取发展资金的企业也都感受到了外部环境的压力。于是一大波互联网公司上市潮就此展开,包括小米、美团这种行业代表公司,其他还有映客、拼多多等互联网公司。

我感觉受资金影响最典型的就是小黄车。从最近的新闻来看,小黄车使用了很多方法来谋求盈利,而且很多举措被外界看起来啼笑皆非。包括死缠烂打的退押金设置、变身新闻客户端、做养成游戏等等。

这一切的一切都告诉我们,互联网创业的天可能要变了。而作为互联网创业标杆的小米在明天的股价走向,将会或多或少的反应出中国的互联网创业到底有没有泡沫。并让投资者把问题重新回归到:“给互联网公司估值到底应该用什么标准?“上。

小米模式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参考?

如果你还把小米当成一个手机厂商,那就证明你缺乏全局性眼光,以后要刻意的训练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

虽然雷军自己说小米是新物种,但是资本必须有参照物才能给予他合理的估值和发展预期。投资就是投预期,如果外界想象不出企业的发展逻辑,怎么会放心大胆的投资它呢?

按照金错刀老师的理解,小米未来的发展模式应该是类似于亚马逊,成为一个依托效率、性价比的科技公司,因此参考亚马逊才是外界理解小米真正发展逻辑的合理参照。

写在小米IPO之前,新物种维系互联网创业的命运

这么来说,小米是非常具备投资价值的。因为亚马逊上涨的股价让贝索斯成为了世界首富,这就是说小米也可以完全复制亚马逊的成功逻辑了。

一切看起来皆大欢喜。

但是小米的平台流量并非完全依靠低价格,更多的应该是持续产生爆款的能力。包括小米手机、手环等等。在这里面小米手机又是重中之重,可如今小米手机却被人指责为“除了价格厚道之外,并不感动人心”。尤其是出货量更是严重依赖于低端的红米系列,冲高乏力,产品并不具备明显创新卖点,都是外界怀疑小米能力的隐忧。

而且过度依赖爆款,这对于小米来说很容易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链条反应。

写在小米IPO之前,新物种维系互联网创业的命运

另外小米的硬件产品的供应链也不同于亚马逊,亚马逊的硬件产品对硬件并没有像做手机那样高的研发要求,而小米手机为了发展就必须要在硬件创新上持续投入,由此所带来的成本是亚马逊不能比拟的。

说实话,真的很难在已知的上市公司中寻找到与小米高度类似的科技公司。由此来看,小米或许真的就是个新物种。

小米的优势正在逐渐清晰

从现在的尺度来看,不管是新零售也好,还是互联网公司也好。把小米标签化的理解是给别人看的,而不是小米自身发展的必然过程。

对于我来说,小米的优势在于它已经建立了全联接的软硬件、线上线下的协调系统。这让整个行业都找到了一个可以参考的学习对象。

对于零售业来说,小米可以教他们如何与线上资源进行协同。

对于电商网站来说,小米可以教他们如何在线下开点。

对于手机行业来说,小米可以教他们如何布局物联网。

对于智能家居来说,小米可以教他们如何制造爆款切入市场。

总结起来一句话:不想开百货公司的产品工程师不是好雷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