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又“跑”了,深圳就剩下一群90后在抢房?

当所有人都开始觉得,即使努力奋斗在这座城市也没有未来时,这座城市或许就真的没有未来了。

6月30日晚,深圳福田中心区的灯光秀测试刷爆了整个朋友圈,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大概只有「震撼」最为合适。

35栋楼宇外墙显示屏,5个广场的绿化灯,共同协作形成一幅幅动画,演绎出深圳发展的辉煌历程。

华为又“跑”了,深圳就剩下一群90后在抢房?

万人围观的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灯光秀

此情此景,与远在深圳坂田的一群人显得格格不入。因为过了今晚,他们就要离开这里,离开深圳,离开这个炫彩多姿的城市。

7月1日,华为的研发部门正式搬迁,40辆8吨货车,共60车次,2700人,往返于深圳和东莞松山湖。

一边是华光万丈,另一边却是悄无声息。

就在这场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灯光秀测试的眼皮底下,华为“跑”了。

华为又“跑”了,深圳就剩下一群90后在抢房?

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早在2012年,华为终端便在东莞注册成立,2014年开始建设松山湖基地,2015年开始频繁外迁终端人员。

目前,东莞松山湖聚集了3万名华为研发人员,换言之,华为最多可能已经从深圳迁出3万人。

而这一次,华为搬迁的2700人也只是又一个开端,而非结束。

据媒体报道,华为这次的搬迁一共分为三批,第一批搬迁人数是2700人,第二批搬迁人数是3000人,第三批则有8000人。

搬迁的部门主要是研发部门,三批人加在一起,今年会有大约1.4万人迁出深圳。

短短三年时间,华为搬迁将近4.4万人,根据目前华为公布的18万员工总数,占到了25%左右。

华为又“跑”了,深圳就剩下一群90后在抢房?

华为在东莞松山湖的欧式园区

“别让华为跑了”这句话,开始成为深圳的一种焦虑。

2017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6036亿元,马云的阿里巴巴是1582.73亿元,只有华为的四分之一。

同在深圳,华为的全年收入是腾讯的3倍、中兴的5倍、平安银行的6倍。

在纳税方面,华为2017年纳税额位列民营企业500强第一位。在就业方面,华为解决了18万就业问题。

2015年,华为入驻东莞之后,就拿下了东莞纳税额度的冠军,去年更是拿下了纳税和营收双冠军。

华为的价值,深圳政府懂,东莞政府更懂。

彼时,东莞为了吸引华为入驻,抛出各种橄榄枝:几乎等于免费的1900亩土地,建配套的医院、学校、商业等等设施。

倍感压力的深圳政府,在今年4月4日拉着华为签下了一份「扎根深圳,展望未来」的合作协议。

这一次,任正非明确回应到「我们总部基地永远在深圳」。

然而, 3个月不到,华为又“跑”了。

就像那句“别让华为跑了”一样,当年也有一句“别让李嘉诚跑了”,结果可想而知,除了象征性意义的总部,其他该怎么走的,最终还是走了。

华为又“跑”了,深圳就剩下一群90后在抢房?

与华为“跑”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群疯狂冲进深圳的90后。

在深圳龙华新区三和人才市场附近,徘徊着一些被称为“三和大神”的年轻人。他们身背债务,极少与他人往来,秉持着“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生存理念,在街头随波逐流。

在一无所有的“三和大神”之外,同样刷爆了网络的还有深圳楼市,手握千万的土豪在角落蹲着,2分钟选房,单价一套最低1700万元,最高6500万元。

招商双玺开盘的第一位购房者是一位90后潮汕小伙子,没有工作,父母出钱。

成功抢到这套房子之后,小伙子对围上来的记者说:挑了一套最便宜的,我觉得8万多在深圳买不到什么房子,这里相当于8万多住豪宅。

华为又“跑”了,深圳就剩下一群90后在抢房?

冒雨排队购买华润城润府三期的人群

没过多久,深圳华润城也刷起了屏。数以千计的购房者在大雨中排着长队,只为买到一套730万起步的房子。

第一位购房者还是90后,深圳长大的潮汕人,虽然有工作,但是也动用了父母的钱包。

现在的深圳,已经不是40年前的深圳了。

根据CRIC的数据显示,华为所在的龙岗2017年商品房均价是41495元一平米,2007是10764元一平米,10年时间翻3倍。

不管你怎么努力,1600万元的房子也不是说买就能轻松买下的。

除非你的薪资涨速也能10年时间翻了3倍多,如果不能,那你拿什么来买房,拿什么来留在深圳?

留在深圳的成本,已经高到让华为这样平均年薪70万的公司都望而却步。跑,是唯一的选择。

今年,任正非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深圳房地产太多了,没有大块的工业用地了」。

目前华为在深圳坂田的办公用地远远不够,只能在深圳天安云谷租赁办公。

或许出于建设的原因,或许出于卖地的原因,挤走华为的可能不仅仅只是高房价,还有一群疯狂的炒房客。

华为又“跑”了,深圳就剩下一群90后在抢房?

逃离深圳,成为这几年深圳企业解决焦虑的办法。

据《深圳商报》报道,2016年初,深圳富士康已经暂停招聘正式员工,并且在其他地方打造新的产业园。

当时深圳政府甚是淡定,因为跑的只不过是一个人们眼中的“血汗工厂”。

富士康外逃,带走的只是一群劳动力者,对于一个以科技创新为主的深圳而言,确实并没有很大的影响。

深圳一直是中国的科技创新之都,华为、腾讯、大疆等企业才是这个城市的未来,这也是深圳可以在抢人大战中拔得头筹的原因。

如今,华为的外迁却让深圳政府不再淡定。

因为华为搬迁带走的,都是终端、研发等技术性人才,一下子便让深圳流失了4.4万的高端人才。

更可怕的不是一个富士康撤离,也不是一个华为撤离,而是一旦有大型企业熬不住跑了,大量依附他们生存的中小企业也跟着跑。

当第二产业大规模转移,第三产业也会在一定时间之后,跟着第二产业一同转移离开。

以前只要在一个地方研发、生产和销售就可以了,现在却要辗转几个城市,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就会大大增加。

如果生产环节又特别多的话,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华为外迁,或许就是深圳一个噩梦的开始。

140年前,世界的中心在匹兹堡,有钢铁。70年前,世界的中心在底特律,有汽车。现在,世界的中心在哪里?不知道,会分散化。会去低成本的地方,高成本最终会摧毁你的竞争力。

这是任正非在面对记者采访时,所透露出的对深圳的担忧。

美国曾经辉煌一时的底特律市,在2013年12月3日正式宣告破产,一个曾经180万人口的第四大城市,如今只剩下不到70万人。

现在的底特律,只剩下暴力犯罪和高失业率,和遍地的废墟。

如今的深圳,有不差钱的90后炒房客,也有充满绝望的“三和大神”。一边是灯红酒绿的水泥森林,一边是绝望离去的企业。

当所有人都开始觉得,即使努力奋斗在这座城市也没有未来时,这座城市或许就真的没有未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