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吳心伯:未來的國際秩序將呈現何種形態

冷戰結束後,美國試圖通過擴展和鞏固其二戰後主導建立的國際秩序,打造一個覆蓋全球的單極秩序。然而從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開始,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開始發生變化,並在第二個十年加快了變化步伐。

究其原因,一是由於力量對比的轉變。歷史上所有的秩序都是建立在權力基礎上的,它以力量為基礎、以規範為表現形式。21世紀初國際力量對比的深刻變化正在推動著現有秩序的轉變。

二是現存秩序存在的種種缺陷,包括太多的美國主導性,所提供公共產品的不足,以及包容性的缺乏等,這些愈益明顯的缺陷催生了變革的需求。

三是美國因素。美國維持目前秩序的能力和意願都在下降。特朗普執政後,越來越表現出破壞現有秩序的傾向。哈佛大學的約瑟夫·奈認為,對現有秩序的挑戰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中國的崛起,二是特朗普的執政,而後者甚於前者。特朗普今年以來的種種表現,從退出國際機構到撕毀伊朗核協議再到單邊發動貿易戰,他的破壞性表現得越來越明顯了。

由於力量的上升和變革意願的增強,中國是當前秩序變化的主要驅動力之一,但我認為,中國不會替代美國成為下一個世界霸主,或者是建立一個新的霸權秩序。

這首先是因為中國短時間內難以在綜合國力方面超過美國。中國的經濟規模很可能會超過美國,但在軍事及科技實力方面很難全面超過美國。除了硬實力外,在軟實力方面美國在二戰後建立了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機制,在冷戰時期建立起龐大的同盟體系,這構成了美國的制度霸權,中國也還難以企及。

其次,中國要推動當下秩序的改革與完善,既包括對既有多邊機制的改革,同時也會提供一些另外的選擇,比如亞投行、“一帶一路”倡議等,但不會破壞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樣的多邊機構,也不大可能構建自己的同盟體系。中國在現有體系中推動變革、擴大影響力的努力不可避免會受到來自美國的結構性制約。

由此可見,中美之間未來可能不會出現完全的權力轉移或霸權更替,像歷史上發生的英美霸權更替,冷戰期間蘇美霸權爭奪,還有日本、西德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美國霸權體系內的重新崛起,這些情況都不適用於中美關係。21世紀中美關係的範式很可能是以分享權力和領導地位為特徵,這意味著美國必須接受中國力量的崛起和發揮更大的國際作用,而中國則要學會與美國在競爭與合作中共處。這實際上與中方所倡導的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目標相吻合。

那麼,未來的國際秩序將呈現何種形態?我們應該在國際體系變遷的大背景下思考這個問題。歷史上,二戰之前國際體系的一大特點是帝國、殖民地以及保護者與依附者的主從關係,二戰之後的特點是霸權、同盟和等級制。21世紀國際體系將以共享利益與共享觀念的地區或次地區共同體形式出現,以及國與國之間的合作伙伴關係。正如我們在歐盟、東盟這樣的地區共同體中所看到的那樣,成員國之間關係的特點是合作伙伴而不是主從關係。

如果說二戰以前是一個所謂的自由帝國秩序的話,二戰以後可以將它稱作自由霸權秩序,“自由”是因為開放的貿易和多邊主義,“霸權”則是因為它是在霸權主導下的,這個體系的維持者是美國,它憑藉其在經濟和軍事方面無與倫比的資源優勢創造了一個等級結構,並且這個體系反映了美國自身的秩序願景、價值觀和利益目標。

在21世紀,我們將會看到一個自由夥伴秩序的出現。說它是“自由”的,是因為我們不僅將會繼續擁抱開放的貿易和多邊主義,還會帶來更多的自由屬性,如基於共識而非霸權國家主導、各國之間更加平等、對多樣性的尊重等;說它是“夥伴關係”,是因為這是一種基於共同利益、為了實現共同目標而採取共同行動的一種合作關係。合作的基礎是共同的價值觀或利益或二者兼而有之,正如我們在歐盟所看到的那樣。在這種關係中強調的不是主導地位或主從身份,並且這種關係是互惠的而非單向的。歷史上霸權國一般會提供大多數的公共產品,但在未來的秩序裡,所有國家都會共同提供公共產品,儘管各國的貢獻會因力量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總而言之,21世紀國際秩序的最大特徵將是更多的自由屬性和更少的霸權屬性。由於全球化和經濟因素在當下國際體系變遷中的突出作用,新的秩序將會反映更多的經濟邏輯而非政治安全邏輯。隨著新興國家的崛起,發展中國家會在國際事務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地區和次地區共同體的出現,意味著地區組織將在地區治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相對於當下秩序中西方價值和文化一家獨大的主導地位,新的秩序會容納更多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多樣性。

大變革時代,崛起國容易產生衝動,霸權國容易產生焦慮,從而影響各自制定健全的戰略和政策。要克服這種衝動和焦慮,就必須對世界大勢有準確的判斷。明白21世紀的世界格局將以多元力量結構為特徵,國際體系既非單極,亦非兩極,國際秩序將主要呈現出自由夥伴關係的特點,將有助於減少新興國家的戰略衝動,緩解霸權國家的戰略焦慮。

「国际关系」吴心伯:未来的国际秩序将呈现何种形态
「国际关系」吴心伯:未来的国际秩序将呈现何种形态
「国际关系」吴心伯:未来的国际秩序将呈现何种形态「国际关系」吴心伯:未来的国际秩序将呈现何种形态
「国际关系」吴心伯:未来的国际秩序将呈现何种形态

世界風雲變幻,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為您權威解讀。在線問答,解答您的疑惑,歡迎點擊閱讀原文鏈接,關注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悟空問答。

「国际关系」吴心伯:未来的国际秩序将呈现何种形态
「国际关系」吴心伯:未来的国际秩序将呈现何种形态

數字經濟智庫

「国际关系」吴心伯:未来的国际秩序将呈现何种形态
「国际关系」吴心伯:未来的国际秩序将呈现何种形态「国际关系」吴心伯:未来的国际秩序将呈现何种形态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為了更好的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數字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理論交流、實踐交流。來自中國數字經濟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領域的專家學者們成立了數字經濟智庫,為數字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擔任名譽院長,知名青年學者黃日涵、儲殷等領銜。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是數字經濟智庫旗下的專門平臺。

「国际关系」吴心伯:未来的国际秩序将呈现何种形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