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迎丰镇勤劳致富典型韩成顺:脱贫致富就要有“机”可乘

安康迎丰镇勤劳致富典型韩成顺:脱贫致富就要有“机”可乘

帮扶干部入户对接,了解情况

西部决策网——西部大开发讯(记者王瑞鹏 通讯员 沈沙沙)“瞧瞧看,我新修的蚕室刚刚验收,60个平面米,加上蚕台、蚕具,帮扶干部告诉我,补助能有2万余元。”高兴之余的韩成顺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韩成顺是迎丰镇弓箭沟村的一名土生土长的普通农民,个头不高,皮肤黝黑,言语不多的他总是爱一个人琢磨,但这些都不影响这个老实巴交勤快人的发家致富梦。

安康迎丰镇勤劳致富典型韩成顺:脱贫致富就要有“机”可乘

分拣土豆,个头大的打算出售

韩成顺一家4口,夫妻二人承担着家里的一切开销,既要照顾年老的母亲,还要为上小学的儿子操心。

“我这一辈子就是因为文化少,没手艺,所以干不成什么大事,出去打工我劳力又不行。一家子上有老下有小还得照顾好,我只能多搞产业,借助当下政策好的机会赶快发展产业增收。我们两口子就是再辛苦也要供儿子好好念书,不要让他再吃没文化的亏。”不善言辞的韩成顺和帮扶干部刘大勇交谈着,暗自立誓要通过自身努力和勤劳来摘掉贫困的“帽子”,为儿子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安康迎丰镇勤劳致富典型韩成顺:脱贫致富就要有“机”可乘

韩成顺干农活

安康迎丰镇勤劳致富典型韩成顺:脱贫致富就要有“机”可乘

获得勤劳致富奖状,向帮扶干部道喜

有目标必然会为此奋斗。俗话说“勤养猪、懒养蚕,二十五天变现钱。”随着蚕茧价格一路飙升,夫妻俩萌发了新修蚕室扩大养蚕规模的想法。2017年年末,借助帮扶干部到户制定来年产业发展规划的机会,韩成顺说出了自己想修蚕室多养蚕的想法。“以前养蚕,条件限制只能发展3到4张,现在价格这么好,我想多养。”随后,韩成顺沉默了,他不好意思开口,淳朴的本性使他羞于开口向干部“要钱”。为了能把蚕室修起来,帮扶干部也煞费苦心,协调为韩成顺贷款了1.5万元,但额外提出了个条件,那就是蚕室修好后,年养蚕张数必须是以往的1倍以上。韩成顺乐呵呵的答应,他知道,这是刘书记鼓励自己多养蚕呢,新蚕室修好后一年养个10张蚕都不算难事。

安康迎丰镇勤劳致富典型韩成顺:脱贫致富就要有“机”可乘

清洗蚕具簸箕

安康迎丰镇勤劳致富典型韩成顺:脱贫致富就要有“机”可乘

为田坎外的魔芋除草

安康迎丰镇勤劳致富典型韩成顺:脱贫致富就要有“机”可乘

在新修的蚕室内整理消毒餐具

安康迎丰镇勤劳致富典型韩成顺:脱贫致富就要有“机”可乘

在自家菜园子忙活,为茄子除草

脱贫致富就要有“机”可乘,产业兴旺就要见“机”形势。今年春季,韩成顺夫妻俩的蚕室修好了,春季养蚕3张,收入5400余元。在帮扶干部的动员下,又新栽了2亩桑,1200余株桑苗夫妻俩自己亲自栽种,省下了4个劳力钱。为了养好蚕,韩成顺和妻子先后2次参加了养蚕技术培训,还加入了村上的山林经济合作社,入社后积极参与村级密植桑园建设,分的3.5亩桑园。

安康迎丰镇勤劳致富典型韩成顺:脱贫致富就要有“机”可乘

整理蚕具,将方格簇中的多余茧丝清理出来

伴随产业发展给予的好政策,今年韩成顺积极投入,养猪2头,计划下半年在发展2头卖过年猪、参与魔芋种植,新发展魔芋6亩、种植特色蔬菜阳荷姜3亩、有机水稻1.5亩、玉米6亩、土豆1亩、油菜1.4亩。在忙碌中,韩成顺的日子越发过得实在,一家人对未来的好日子充满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