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曾经嘲笑免费软件倡导者,并冠上所能想出的最恶毒绰号

《必然》读书笔记之七

比尔·盖茨曾经嘲笑免费软件倡导者,并冠上所能想出的最恶毒绰号

到底是用收费模式,还是免费模式,一直是互联网公司纠结的地方。

最新的一些公司,比如罗辑思维,就崇尚知识付费。

喜马拉雅这样的平台,从不收费也逐渐开始推出收费产品。

比尔·盖茨曾经嘲笑过那些免费软件的倡导者,并给冠上一个资本家所能想出的最恶毒的绰号。

他说,那些要求软件免费的人是一股致力于摧毁垄断的邪恶势力——而正是对垄断的追求支撑起了美国梦。

比尔·盖茨曾经嘲笑免费软件倡导者,并冠上所能想出的最恶毒绰号

凯文凯利不同意盖茨的言论,认为免费开源软件的爱好者更有可能是自由主义者,而且当万物互联时,出现了数字社会主义。

所谓数字社会主义,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类技术、一些工具,可以推进协作、共享、聚合、协调,能够服务于贯穿全球一体化经济,是创新的沃土。

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共享

分享是数字社会主义中最温和的表现形式,也是整个网络世界的基本构成。

也就是说,互联网的活动,大都基于分享。

第二,合作

这里的合作,指不同的人以一种无意识的方式共同做一件事。

比如,很多聚合网站都会采用类似的社交模式来实现收益,包括豆瓣的评分、购物网站的好评,读书app的标注、书签,虽然主要面向个人,但也引入了社交元素,让用户知道“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而且,集体行为可以创造一种只有集体才能创造的附加价值。

比尔·盖茨曾经嘲笑免费软件倡导者,并冠上所能想出的最恶毒绰号

这里,作者举了个例子。当大量游客在不同时间、从不同角度为埃菲尔铁塔拍摄的照片汇聚在一起时,可以将这些照片整合出令人惊叹的3D全景渲染结构图,远比个体的拍摄更为复杂,也更有价值。

这一方式,已经超出了社会主义者“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做到了“增益付出,超需回报”。

第三,协作

这里的协作,是指有意识的进行互补性、互助性工作。

比如,在支付宝的诸多应用里,我们会看到饿了么、滴滴、ofo小程序,这就算协作。

今天全球近半数网站所在的服务器都在使用免费的、由社区开发和维护的、开源的Apache软件。

第四,集体主义

共享技术能最大化个体自主性和群体协同的力量。

物联网与其说是受经济学支配的产物,不如说是由分享意愿驱动的作品。

只要借助恰当的技术、在恰当的条件下、辅以恰当的收益,我们就会共享一切。

比尔·盖茨曾经嘲笑免费软件倡导者,并冠上所能想出的最恶毒绰号

第五,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

谷歌之所以击败了当时搜索引擎行业的领头者,就是利用了由业余网页制作者所创建的各种链接。

每当有人在网站上添加超链接时,谷歌就会把这一链接计作被链接网页的“信任票”,并根据这一票为由此伸向网络的所有链接赋予权重。

若链向某个特定页面(A)的网页也链向其他有可靠网页链入的页面,那么该特定页面(A)在谷歌的搜索结果中就会获得较高的可靠性排位。

这就是说,一位普通用户的每次点击都在为那个网页的有效性进行投票。

比尔·盖茨曾经嘲笑免费软件倡导者,并冠上所能想出的最恶毒绰号

所以,仅需使用谷歌,粉丝们就会将谷歌变得越来越好,并且具有更大的经济价值。

(看到这里,我不由自主想到了百度,咋百度就做不到这些呢,越来越像卖小广告的)

facebook鼓励共享消息和花边传闻,这对个人来说没什么大不了,但在聚合层面上意义重大。

还有推特,有微博,有淘宝,将这些个体的萤火之光聚合起来并加以处理和组织之后,再散播给个体或是将分析结果卖给企业,就能做到点石成金。

在江雨看来,这就是信息时代的自下而上,构筑起一个汹涌的数据之海。也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力量。

但是,单纯的底层力量并不足以实现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仍需要一点点自上而下的干预。

每一个有影响力的自下而上的组织得以存在,就在于它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自下而上和一定程度自上而下结合的混合体。

“没有人会比任何人都聪明。”

比尔·盖茨曾经嘲笑免费软件倡导者,并冠上所能想出的最恶毒绰号

脸谱网通过智能算法来过滤自下而上涌出的新闻洪流,并不会让它们都涌入到你那里。

维基百科也远非纯粹的自下而上。

当有数百万个作者为维基百科做贡献时,有那么一小部分编辑(大约1500人)要负责对大多数文档进行编辑。

程序开发也是如此。海量的内容贡献被交给一小群协调者进行管理。

Mozilla开源代码工厂的创始人米切尔·卡普尔说,“在每个成功的无政府体系中总会存在一个长老会组织。”

第六,可以众包的创新

早在数十年前,国际银行就发现,把钱借给玻利维亚的农民要比借给玻利维亚政府更安全可靠。

借给一位贫困妇女95美元,让她有能力在街头开办一个餐饮车,稳定收入就会通过她的孩子、当地经济发生连锁反应,很快就可以为更复杂的经济启动打下基础。

互联网同样如此。

比尔·盖茨曾经嘲笑免费软件倡导者,并冠上所能想出的最恶毒绰号

数字时代是那些非畅销品——被低估、被遗忘的作品——的时代。

借助共享技术,最冷僻的兴趣将不再孤独,它离人们只有一键之遥。

互联网快速地渗入到了每个家庭,近年又通过手机渗入到所有人的口袋里,这种趋势终结了大众市场独霸天下的局面,带动了乱众市场的增长。

这是一个全球范围的“利基市场”。

在这海量的利基市场中,即便每个小众爱好只能吸引几百个粉丝,一个潜在的新粉丝只要搜索一下就能找到组织。

换句话说,想要查找一个特定的小众爱好就像查找一个畅销作品一样简单。

创新自身也是可以“众包”的。

任何可以被共享的事物——思想、情绪、金钱、健康、时间,都将在适当的条件和适当的回报下被共享。

在协同工作中越早开始共享,成功和收获就会越早到来。

共享几乎从不间断;即便是沉默也将被共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