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巨頭沃特瑪陷資金危局

动力电池巨头沃特玛陷资金危局

深圳總部員工放假6個月;激進擴張致沃特瑪資金鍊斷裂,母公司堅瑞沃能受牽連

6月28日,連續幾年躋身動力電池行業前三的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向全體職工發出通知,稱公司一度出現資金困難的緊張局面,為解決因訂單不足、資金困難給全體職工帶來的職業發展影響,決定自7月1日起,全體職工放假6個月,放假期間工資按規定支付、五險一金按規定購買。

事實上,自今年以來,沃特瑪的各項財務指標就已持續暴跌,陷入資金困局。有報道稱,沃特瑪一度無法按時發放員工工資,今年3月供應商曾堵門討債。而受沃特瑪債務影響,其母公司陝西堅瑞沃能股份有限公司的業績也持續下跌,今年4月堅瑞沃能整體債務已達221億元。

目前動力電池行業正處於大洗牌階段。業內認為,這家一度與比亞迪、寧德時代比肩的動力電池巨頭如今面臨即將崩塌的局面,與其錯判市場環境、擴張激進的戰略不無關係。

沃特瑪稱全員放假僅涉深圳總部

在沃特瑪的放假公告發出後,一位不願具名的沃特瑪員工向新京報記者證實了該消息。不過該員工說,“目前僅是深圳總部發布了停工通知,說是行政人員先停工,其餘城市暫時沒聽到動靜。”

6月29日晚,沃特瑪母公司堅瑞沃能發佈公告證實,關於沃特瑪放假的內部文件屬實,但放假所涉及的僅限於沃特瑪深圳地區的員工,沃特瑪其他地區的子公司、工廠不在此列。放假涉及的員工人數約500人,包含了工廠富餘人員,主要為後勤行政類及部分一線員工。放假期間,仍有少量一線員工留守,以便完成現有訂單的生產。

然而,上述沃特瑪員工告訴新京報記者,所謂放假,不過是其停工減產、變相裁員的說辭。“公司不斷有人陸續離職,不少人都在考慮換工作,部分工廠已經不開工了。”該員工透露。

相關數據統計,2015年,沃特瑪淨利潤達到2.76億元,實現123倍增長。此後在2016、2017年度動力電池市場中,沃特瑪增速迅猛,位列全國第三,僅次於寧德時代、比亞迪。然而,隨著今年年初財務危機曝光,沃特瑪幾乎一度處於停滯狀態。據新京報記者瞭解,截至今年3月底,沃特瑪開工率約為20%,部分生產型子公司暫停了生產。

因拖欠工資被監管部門下令整改

新京報記者查詢發現,今年5月19日,多位自稱沃特瑪員工的網友在深圳政府領導留言板上發帖,稱沃特瑪拖欠員工3月、4月工資,希望尋求幫助追回工資。

對此,深圳市政府回覆意見稱:針對沃特瑪電池公司拖欠員工2018年3月份工資的違法行為,深圳市坪山區人力資源局於4月23日下發了整改指令書,

由於該公司未在限期內完成整改,該局已依法進行處罰。針對公司拖欠員工4月份工資的違法行為,該局於5月23日再次下發了整改指令書。目前,公司已承諾於近期發放部分員工3月份工資,並通過資產變賣方式積極籌集資金以解決員工工資問題。下一步,人力資源部門將繼續跟蹤,切實維護員工合法權益。

不過,在官方對沃特瑪做出責令整改後,截至發稿,仍有不少員工在網上投訴欠薪未得到解決。

據瞭解,今年3月底,在深圳市坪山新區的沃特瑪總部大門前,還曾有供應商拉橫幅向沃特瑪追討資金,稱其“虛開商業承兌匯票欺騙供應商,到期無法承兌”。

彼時,沃特瑪副總裁、堅瑞沃能總經理秘書鍾孟光稱公司面臨的僅是短期現金流緊張。“已通過與供應商協商以貨抵債、擴大儲能電池生產、與金融機構談判、引入戰略投資者等方式展開自救,緩解現有問題。” 他表示。

債務危機影響母公司堅瑞沃能業績

資料顯示,沃特瑪於2002年在深圳成立,是國內最早研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並率先實現規模化生產和批量應用的企業之一。

得益於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速增長,近年來沃特瑪的營收處穩步上升狀態。2016年,A股上市公司堅瑞沃能以52億元全資收購沃特瑪後,堅瑞沃能的業績曾一度飆升,沃特瑪的身價也從當時9億多元的淨資產金額暴增6倍。數據顯示,2016年堅瑞沃能營收達38.2億元,同比增長557.03%;淨利潤為4.25億元,同比增長1102.98%。

然而,好景不長,沃特瑪的危機發酵直接影響了母公司業績。自2018年以來,堅瑞沃能各項財務指標持續暴跌。財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堅瑞沃能營收為11.17億元,同比下降59.88%;扣非淨利潤下滑272.12%,資金鍊處於緊張狀態。

今年4月1日,堅瑞沃能發佈公告稱,公司整體債務達221億元,逾期債務為19.98億元,公司控股股東及實控人質押的公司股份面臨平倉風險,公司董事、沃特瑪董事長李瑤所持股份已被司法凍結。

截至5月11日,堅瑞沃能逾期債務達35.32億元,其中應付票據23.25億元,銀行借款7.9億元。目前,堅瑞沃能旗下子公司新增25個銀行賬戶已被法院凍結,凍結金額為61.77萬元。

6月20日晚間,堅瑞沃能再次發佈公告,稱因債務危機,原擬出資1億元-5億元與新華絲路基金共同發起設立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的計劃終止。

此前,堅瑞沃能總經理、沃特瑪董事長李瑤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公司資金鍊緊張問題主要是因為對市場研判不足、沒有做好資本市場規劃,且產能鋪張擴張過快,購進和升級了太多設備導致。沃特瑪接下來會減少產能,採取以銷定產的策略。

動力電池排位混戰持續升級

近幾年來,伴隨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動力電池行業隨之進入高速增長期,國內逐漸衍化形成寧德時代、比亞迪和沃特瑪等幾大動力電池龍頭企業。然而,今年第一季度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在動力電池行業還排名第三的沃特瑪卻深陷債務危機,掉出榜單前十。這也給行業敲響了警鐘。

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志新分析,隨著國家對高能量密度電池的政策傾斜,三元電池的比例正在迅速上升,不耐低溫、能量密度相對小的磷酸鐵鋰材料的市場佔比不斷下滑。因此,主攻磷酸鐵鋰電池的沃特瑪逐步在市場遇冷。

全國乘用車聯合會秘書長崔東樹也表示,在工信部公佈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8年第6批)中,乘用車搭載的電池密度高於120Wh/kg的佔到97%,高於140-150Wh/kg的三元電池也達到70%。而根據數據統計,國內磷酸鐵鋰電池領域2017年的生產企業數量比2016年減少了一半。

今年年初時,堅瑞沃能總經理、沃特瑪董事長李瑤對外透露稱,沃特瑪也有在2018年開闢三元鋰電池業務的打算,計劃在今年上半年建設首條三元電池生產線,同時在年內完成方形電池電芯及PACK生產線設計方案。

國金證券最新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對於沃特瑪來說,宣佈在三元及儲能領域的相關戰略佈局也許是現階段唯一的破解之道。未來,公司在三元技術方面的進展速度以及產品性質的提升速度、下游銷售渠道的穩定性都將影響到公司的回款能力。”

一位鋰電行業資深人士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動力電池產業正處於大洗牌階段,競爭將愈加激烈。在未來的競爭中,動力電池企業還將面臨產能過剩、技術落後、融資能力等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