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局」演繹之大趨勢

第一經濟觀察 | 大宗資產價格未來還會“雪崩”嗎?危機推演下的政策是否需要更加精進?大趨勢是已得以改變還是在蓄勢待發?該如何應對經濟現狀?敬請閱讀第一經濟智庫作者原創文章——“

‘危局’演繹之大趨勢”,剖析危機前的未雨綢繆。

“危局”演繹之大趨勢

2016年1月初BLUEHOT就曾在《企業面臨的核心風險——Margin Call風險》一文中預測政府要做兩件事,保資產價格,保匯率穩定。而2016年1月底,供給側改革開始。大宗資產價格結束了漫長的雪崩過程並走出了一波轟烈的上漲行情。

“危局”演繹之大趨勢

然而,在11年到15年底,大宗資產價格,卻是可以用雪崩來形容。

而未來,這個過程將繼續演繹,繼續再現,大宗資產價格,還將有一次明顯的雪崩過程,並跌破前低,時間點未知。

這是杞人憂天,並不是嚇唬誰!

其實BLUEHOT早在2014年發佈的《 財富的掠奪與反掠奪》一文中就做出如下推演:

此情況下,各地方政府自顧不暇,大量企業自生自滅大規模破產,失業率上升,收入降低,在債務危機的深化下,全面爆發金融危機、經濟危機。此刻,全社會各負債主體必須大規模賣出資產,回籠貨幣以試圖償還債務,這就會導致全社會各類資產價格雪崩,全社會因債務沉重,收入減少,導致內需進一步萎縮,惡循環開始。危機爆發後,GPD的增長速度,將會快速減緩,同時CPI趨勢也將下跌,在一定時間內甚至出現負增長並維持較長時間,未來這一危機也必然會反應到股票市場上,反覆振盪下跌也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大趨勢,而負債率較高且被風險警示的股票,相比之前存在著更大的退市風險。

在我們內需嚴重不足,經濟危機之下,我國的進口也將大幅度減少,同時也會導致世界上以美元計價的各類大宗資產價格大幅度趨勢走跌,包括黃金,礦產資源,甚至原油,在沒有戰爭風險的前提下,原油即使抗跌力較強,但也會出現明顯的下跌趨勢。而美元指數,卻會在中國沉重的危機泥淖中,一路攀高,走出輝煌向上的趨勢。

......

當時,敢看跌原油,黃金,礦產資源,還有農產品的觀點,少之又少。

但是在此邏輯推演下是各類資產價格下跌的趨勢。雖然幅度有所差異,但整體趨勢是下跌的。

當然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過程被供給側打破,並人為扭轉了。

“危局”演繹之大趨勢

那麼,難道這個過程就此結束了?當然不是!未來或將繼續這個趨勢的演繹,甚至更慘烈。

或許政府還會有新的政策......

有人或許會認為,至少供給側改革的效果一直持續到現在,這是應值得肯定的。

但從深層次上再看,目前的效果仍算不上十分明顯。根據基本的經濟邏輯,所有的資產價格,也就是PPI價格,都必須以成本的形式向最終端的消費市場逐級傳遞,因此,必須要最終影響到CPI的上漲上,才算效果。但是,目前我們的CPI長期低於3%,連2%都很少到達。效果可想而知。

當然從供給側改革方面考慮,可以看出政府保資產價格的動機如此之強烈!

很多資產都是銀行信貸的抵押物,資產價格下跌,銀行抵押物估值縮水,也是會出大問題的。

飲鴆止渴、抱薪救火,都是本質,中國詞語含義深刻,多個詞語可以描述這個行為。

本來中國債務規模就很大了很沉重,在債務危機即將爆發之際,繼續用加大債務的方式去挽救債務危機,不是抱薪救火又是什麼呢?

“危局”演繹之大趨勢

近期經歷了持續不斷的P2P“連環爆”之後,那麼,下一“爆點”會出現在哪呢?

這需要時間來演繹,可能離危機全面爆發,還需要點時間。畢竟長週期見頂,也沒那麼容易,會有多次反覆。

什麼是反覆?

美國推出QE,加息,縮表,減稅,到現在的貿易戰,都朝著一個方向去,那就是刺激資本流出中國。但是效果並不會很好,甚至包括這次貿易戰。

只有中國出現銀行破產這隻黑天鵝,那麼所有的演繹,就會迅速發展。甚至不排除未來繼續增加軍事戰爭摩擦的方式來刺激資本出逃,還有社會危機導致資本出逃,這些都是未來的可選因素。

例如供給側,就減緩了趨勢的演變,拖延了時間。這就是反覆。

但是大趨勢並沒有變!龐大的債務並沒有得到清算。

“危局”演繹之大趨勢

早就推演過P2P的野蠻式發展與爆破了。幾萬上十萬億在推演中才是重要關注點。債務違約,意味著背後數十萬億的債權沒有了。也就意味著社會的購買力,大量消失了。債務人,債權人都無法成為經濟交易的買方了。

於是,經濟危機來了,甚至將用經濟災難來形容。

所幸,我們還未到達推演的最終結局,但是如此“危局”卻需要未雨綢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