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股份:兩年狂砸百億的「新能源汽車大躍進」危局

深藍汽車

小康股份:兩年狂砸百億的“新能源汽車大躍進”危局

許家印拯救賈躍亭,讓命懸一線的FF電動車起死回生的這一刻,或許讓小康股份(SH601127)這家同樣謀劃電動車佈局的公司心中竊喜——至少它可能認為在回應投資者質疑時,更有信心描述一番行業美好的未來前景。

然而眼前最緊迫的是,它需要回答來自上交所的一份問詢函提出的六大問題。

這六大問題,圍繞小康股份用3300萬美元購買美國一家資產為-39萬美元的電池公司展開,部分媒體甚至提出圈錢質疑。

小康股份:兩年狂砸百億的“新能源汽車大躍進”危局

面對突如其來的六大疑問,小康股份顯然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準備,已經在6月22日發佈公告表示無法按期完成回覆工作。

在這一波折的事件背後,值得關注的是,曾因“東風小康”微車產品大賣而實現轉型的小康股份,在登錄A股之後對新能源汽車的越來越表現濃厚的興趣。

建基地、海外併購、海外生產,儼然一副“彎道超車”的架勢,但這一切都需要靠燒錢來支撐。

兩年下來,小康股份累計投入達數十億元,上市公司業績甚至因此被拖累。至於新能源汽車的盈利,至少短期內還是個未知數。

01

為何3300萬美元收購美國負資產公司?

2017年10月,小康股份旗下SF MOTORS公司收購美國電池系統商InEVit的消息傳出,業界便迅速傳開。

小康股份公告顯示,SF MOTORS與InEVit公司的股東簽署協議,擬收購InEVit的100%股權。

令人吃驚的是,根據小康股份收購公告,InEvit 淨資產為-39.11萬美元,評估值3430萬美元,增值率8772.7%,最終確定交易價格為3300萬美元。

針對上述資產收購的決策流程,上交所進行了詢問,並要求小康股份解釋相關資產是否存在估值過高的情形,公司管理層是否進行了審慎判斷和決策。

6月13日,小康股份發佈公告稱,收到上交所的《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關於公司收購InEVit公司的有關事項。

小康股份:兩年狂砸百億的“新能源汽車大躍進”危局

另外,問詢函顯示,根據公司2017年10月18日披露的收購公告,InEVit公司淨資產為-39.11萬美元,但6月13日小康股份發佈的最新收購進展公告卻顯示,InEVit淨資產變成了人民幣1.3億元。

也就是說,此項收購的增值率達到了8772.7%。

但這六大疑問顯然回答起來並不那麼容易,於是小康股份在6月22日發佈公告:無法按時回覆上交所的《問詢函》,理由是,“《問詢函》涉及的部分事項仍需進一步補充、核實和完善,故無法在2018年6月21日之前完成回覆”。

《北京商報》報道稱,業內人士表示,一個淨資產為負數的企業,交易價格卻高達3300萬美元,這顯然不太正常。

雖然其中是否涉及圈錢或其他問題不得而知,但如果小康股份不能儘快給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答覆,將會嚴重影響市場對它的信心。

02

兩年狂砸百億的“新能源大躍進”

小康股份原本以東風小康麵包車起家大賣,進而為後來上市奠定的業績基礎。然而,在其上市之後,轉身新能源汽車的佈局之快、步子之大,讓業界咋舌。

小康股份:兩年狂砸百億的“新能源汽車大躍進”危局

2016年7月,在上市後不久,小康股份即宣佈由全資子公司瑞馳汽車投資25億元建設東康新能源年產5萬輛的純電動乘用車項目。

一個月後,瑞馳汽車將所持有的東康新能源100%股權轉讓給了小康股份,東康新能源改名為“重慶金康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成為和瑞馳汽車平行的全資一級子公司,註冊資本也由5000萬元增加為3億元,營業範圍拓展至乘用車領域,變為全門類的“研發、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及其零部件”。

至此,在以瑞馳汽車為新能源商用車平臺,以金康新能源為純電動乘用車平臺,小康股份初步完成了旗下新能源產業的佈局。

但這只是開始,在此後一段時間,小康股份密集實施了一系列與新能源有關的收購、重組,以及融資舉措。

2016年9月,公司聘請特斯拉汽車創始人馬丁.艾伯哈德擔任公司新能源汽車顧問。

2016年10月,公司與全資二級子公司SFMotors一起,以9500萬美元的價格意向收購了美國電動汽車動力系統公司ACPropulsion(以下簡稱ACP)及其兩家在華子公司,以及所有與新能源汽車業務相關的資產等。

在擁有三電技術儲備及電動車設計研發團隊後,小康股份開始為獲得新能源生產資質做準備。

2016年10月,為了滿足金康新能源當時正在申報、籌建“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的需要,小康股份宣佈為金康新能源尚未上市的純電動乘用車提供質量擔保。

據電動公會粗略統計,小康股份自2016年6月上市以來投資新能源汽車項目花費近百億元。而在此期間,小康股份還進行了多輪融資操作。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作為新能源汽車新軍,小康股份這種內外齊發,花費百億元大規模擴軍,以“大躍進”的方式佈局新能源汽車並不明智,對於現有資金、技術、人才基礎以及整合能力都面臨考驗,其背後隱藏的危機也將很快顯現出來。

小康股份:兩年狂砸百億的“新能源汽車大躍進”危局

03

燒錢拖累業績,資本風險漸顯

持續的投入,耗費了公司的鉅額的資金庫存,增加了公司的融資需求,無疑給小康股份帶來了較大的資金壓力,並直接影響了公司的業績水平。

2017年度,小康股份的技術開發費用達到4.7億元,同比增長103%,主要是智能網聯(電動)汽車項目研發費用增加所致。

2017年,智能汽車事業群業務共計投入19.95億元,減少當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3.74億元。

這樣的大手筆投入,直接拖累了小康股份的業績。截至2017年12月31日,小康股份流動資產143.18億元,流動負債143.63億元,營運資金已經出現0.45億元的缺口。

慶幸的是,靠著汽車事業群業務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 10.99 億元(同比增長48.42%),小康股份在2017年仍然實現了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

造新能源車是需要大把燒錢的,但是小康股份這種“大躍進”的方式,業內仍存有一定疑問。

中信證券就曾發出提示,近年小康股份將新能源汽車作為未來發展方向,資本開支數目較大且伴隨一定的不確定性風險,新車能否按預期發佈需要密切跟蹤關注。一旦產品銷量表現不佳,將極有可能造成資金鍊斷裂的風險。

根據小康股份2017年年報顯示,其“年產 5 萬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投資進度為35.57%,而“純電動.智能汽車開發項目”投資進度為3.07%。距離投產還有一段距離。

讓投資者憂慮的是,小康股份表示,2018年,將進一步加大在智能電動汽車技術和產品研發方面以及市場銷售方面的投入,營運資金缺口將會進一步增大,計劃未來通過提升公司經營業績、加大股權融資等方式,來補充營運資金。

04

新能源車是風口還是賭注?

微車產品做得好好的,小康股份為何對新能源汽車如此情有獨鍾?

有分析人士向筆者表示,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較為迅猛,各方資本都看到了這個風口,大家都在投資,不投就要落後。

資料顯示,我國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 79.4 萬輛和 77.7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 53.8%和53.3%,產銷量同比增速分別提高了 2.1 和 0.3 個百分點。2017 年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比 2.7%,比上年提高了0.9個百分點。

是的,近年來,不管是汽車業內的還是業外的,大批大批的人士蜂擁而入,大把大把的資金灑向這個被各方面都寄予厚望的產業。人們都似乎對新能源汽車有著狂熱的痴迷,希望通過新能源汽車實現中國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的彎道超車夢想。

在行業內,新能源汽車的投資熱浪早已方興未艾,包括廣汽集團、江淮汽車、比亞迪等等傳統汽車豪強也是紛紛掏出鉅額資金佈局。

在行業之外,有做著視頻、手機,卻突然跑去美國造車的賈躍亭。雖然被國內投資者稱為騙子,被鄙視,但賈躍亭近日再度迎來了春天。

恆大旗下恆大健康日前發佈公告稱,出資67.56億港元收購時穎集團全部股份,持有新成立的FF全資母公司Smart King 45%股份,為第一大股東。

小康股份:兩年狂砸百億的“新能源汽車大躍進”危局

像賈躍亭這般玩轉跨界的,還有格力的董小姐。董小姐此前力主格力電器投資銀隆新能源,但被股東們給否了。不甘心的董小姐拉上王首富和奶茶妹妹老公,個人舉債投資。

還有董小姐眼中的野蠻人姚振華也在大舉進駐汽車產業。其此前耗資65億元拿下了觀致汽車51%股權。

再有華夏幸福王文學出資3.3億元拿下合眾新能源43.4%股權。這家公司推出了哪吒汽車,這款名為NO1的純電動小型SUV預計在三季度上市。

小康股份:兩年狂砸百億的“新能源汽車大躍進”危局

但外界也應該看到,電動汽車的夢想並不是輕鬆可以完成的。賈躍亭的FF遲遲未實現量產,為了達成量產,其拉來許家印進行了一場賭博。

若賈躍亭等人無法在2019年第一季度兌現首批電動車量產交付的承諾,屆時,賈躍亭將失去FF。而董小姐投資的銀隆新能源則是陷入資金危局,IPO也陷入停滯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