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所学校就少一座监狱,有些成功并不能用金钱和社会地位来衡量

有人说,多一所学校,就少一座监狱。但这句话缺少一个定语,一所“好的”学校才可能有这种效果。一所学校它好不好,看它是不是有好老师。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告诉我们,也许,世界上真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而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多一所学校就少一座监狱,有些成功并不能用金钱和社会地位来衡量

失败者该去哪?

一个事业失败的单身胖子马修在战后不知道去哪,因为生活所迫,他必须放弃他曾经热爱的作曲事业,四处做音乐代课老师谋生。他经人介绍,来到了一个远郊的学校,这所学校,它的外形和内部的管理制度就像一座监狱。

多一所学校就少一座监狱,有些成功并不能用金钱和社会地位来衡量

一个因被学生砍伤而辞职的老师告诉马修,这里不宜久住,马修在这所辅育院别想有事业上的成功,不被学生捉弄死就算好的。比如有学生虽然有天使的外表,但他的内心却是魔鬼;又比如因为他没收了学生的香烟而被砍。最后马修只能听到类似祈祷的告别语:祝你好运!

多一所学校就少一座监狱,有些成功并不能用金钱和社会地位来衡量

什么是教辅院?

辅育院是法国的一种学校,里面的学生一般是社会上有问题的学生和上不起学的学生,管理十分严格。严格到天宫放映员觉得它就是“监狱”。这里的学生进来后就被判定,他们必定要接受极为严格训诫,他们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只是惩戒。

有些学生有问题,需要惩戒。那么孤儿,比如“小不点”派皮诺,为什么也需要在这里接受惩戒?呵呵,谁让他爸爸妈妈都死于战争了呢。通过派皮诺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或许辅育院的教育对象过于庞杂,没有实现它本身预定的职能。

多一所学校就少一座监狱,有些成功并不能用金钱和社会地位来衡量

马修在辅育院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随意挑选一个学生去关禁闭,以鼓励学生之间检举揭发,直到找到恶作剧(善良的神父被弄坏了眼睛)的“凶手”。马修是为难的,但他必须这么做,因为他还没有熟悉辅育院的套路。

依据马修的理解,对学生的惩戒方式是可以改良的。即使找到伤害神父的真凶,关他禁闭,对他又有什么好处?于是马修在知道了真凶之后,他换了一种惩戒方式,他让那孩子照顾神父。孩子在照顾神父的过程中慢慢开始觉察到了自己行为的过失,知道了自己的错误。

多一所学校就少一座监狱,有些成功并不能用金钱和社会地位来衡量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马修慢慢发现,这些在校长眼中的“魔鬼”,其实都有自己的理想。比如有的想当飞行员、有的想当消防员、有的想当间谍、有的想当拿破仑,却没有一个想当代课老师。那么,如何改变?

马修请求校长做一个实验,这个实验的根据是,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错误的教学法。于是,失败的作曲家开始组建一个合唱团。他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天生禀赋来进行分组,高音、低音、中音,独唱皮埃尔和助教派皮诺。他慢慢发现,这些孩子并不是无可救药。慢慢地,合唱团开始发挥作用,全学校的学生和老师都开始发生改变。

多一所学校就少一座监狱,有些成功并不能用金钱和社会地位来衡量

皮埃尔的改变很不容易,他是成就最大的,最后他成为一名成功的指挥家。皮埃尔因为单亲家庭出身而孤僻内向。他因为知道马修喜欢自己的妈妈而对马修产生反感,丢了墨水给马修。马修怎么办?

马修采取“漠视”的方法,短暂地不让皮埃尔独唱,他告诉皮埃尔,合唱团不是没你就不行。皮埃尔渐渐明白,对于世界来说,缺他一个不缺、少他一个不少。也就像他对于他妈妈一样,他并不是不可缺少的,于是他明白了自己的位置。多年以后,他成为了一名成功的指挥家。

多一所学校就少一座监狱,有些成功并不能用金钱和社会地位来衡量

马修最后不得不面临失败,他所做的实验成果最终被校长窃取。因为违反所谓“校规”,他被校长解除职务。他所坚持的,“每个孩子都可以有所成就”的理念,在现实中遇到挫折。失败的马修离开学生的时候有一种失落,居然没有一个学生送他。

多一所学校就少一座监狱,有些成功并不能用金钱和社会地位来衡量

但是,后来他发现,因为学生们有了规则意识而只能给他叠纸飞机送行。他们在上面写上自己对一个失败教师的告别语,马修感到极为欣慰,因为自己虽然是个失败者,但自己的实验却成功了。

“在此刻我感到一阵喜悦和乐观,我想像全世界呼叫,但有谁会听呢?没人知道我的存在。”

失败的马修一生都没有做过什么成功的事情,但是在他领养的“小不点”派皮诺看来,他的一生都是成功的,他和皮埃尔都认为,有些成功并不能用金钱和社会地位来衡量。

多一所学校就少一座监狱,有些成功并不能用金钱和社会地位来衡量

《放牛班的春天》说:

如果一个老师改变一些方法,世界上确实可能减少一座监狱;如果有些老师一直拿学生当做罪犯,那么罪犯以后还会进入监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