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不買新能源車不要緊,要知道:電動汽車是未來!

工程師和專業汽車媒體完全專注於電動汽車的推進、動力傳動系統和電池技術的發展,專業的工作背景以及對電動汽車世界中發生的革命性事物的廣泛瞭解,讓他們成為我們所能獲得關於新能源發展最好的信息來源。

買不買新能源車不要緊,要知道:電動汽車是未來!

以下這5個重要信息點均來自他們,都指向了一個方向:電動汽車是未來。

是否採用電動 “尺寸”是重要衡量標準

雖然有很多人談論讓運送大型集裝箱的商船、飛機和類似大小的機器進行電氣化,但事實上,交通工具是否採用電動化與尺寸大小有關。這個“標誌”來自於Lucas Di Grassi,他是奧迪電動方程式團隊的工程師。

買不買新能源車不要緊,要知道:電動汽車是未來!

Lucas說,雖然在自行車或汽車上添加電池是完全合理的,但就目前的形式而言,電池的能量密度和重量對集裝箱船、遊船和寬體客機等大型船舶來說沒有多大意義。

目前,燃料或噴氣燃料的重量提供了比電池能量更密集的推進解決方案。

另一方面,汽車的尺寸和重量正好達到了最佳水平,為電氣化提供了更合適的環境。

買不買新能源車不要緊,要知道:電動汽車是未來!

電動汽車的使用取決於“位置”

下一個“標誌”來自Vinit Patel,他是一個名為Mahindra的電動方程式車隊的工程師。

他認為地點和經濟水平是電動汽車被採用的主要標誌。人們的居住趨勢是越來越多的人搬到城市環境,這就是電動汽車的優勢所在。

買不買新能源車不要緊,要知道:電動汽車是未來!

短途旅行,穩定的汽車充電電源,快速發展的基礎設施和立法趨勢,將產生二氧化碳的燃油汽車從城市中心排擠出來。當然,在未來也將完全撤出城市。

在他看來,這一切都與經濟有關。

買不買新能源車不要緊,要知道:電動汽車是未來!

他認為,氫燃料等替代解決方案在城市環境中沒有意義。對於汽車使用,氫燃料必須先生產-運輸-儲存-燃燒,以產生電力。今天大部分的氫都是利用天然氣產生的,這影響了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對於一輛電動汽車,你所需要的就是發電,通過一個高效的運輸系統來運輸,把它儲存在汽車的電池裡,僅此而已!

沒有剩餘的能源狀態變化,不需要使用依賴能源的交通工具運輸,也不需要額外的、相當複雜的、勞動密集型的基礎設施建設。

電能生產水平的提升

這個偉大的“標誌”來自Delphine Biscayne,他是電動方程式車隊Venturi的工程師。她曾經在威廉姆斯F1車隊任職,在那裡她幫助開發了KERS(動能回收系統)。她對電動車未來的看好來自於能源生產行業的發展。

買不買新能源車不要緊,要知道:電動汽車是未來!

隨著更好、更可持續的電能生產來源上線,轉向完全電動化將更有意義。顯然,隨著時間的推移發電過程將變得更加環保,總有一天,我們將會發現,單靠電動汽車驅動的汽車,在全球範圍內要比用內燃機驅動的汽車環保得多。

這意味著,汽車和電能的生產方式都將達到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降低的程度。而且隨著各個國家的電能生產越來越多地轉向可再生能源,為這些汽車提供動力所需的電力也會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目前,人們對電動汽車的最大疑慮是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汙染、電池的回收利用和續駛里程——這些都將在未來幾年裡得到解決。

買不買新能源車不要緊,要知道:電動汽車是未來!

可持續的汽車生產

下一個“標誌”與上述緊密相連。這一點來自於電動方程式賽車記者Nicki Shields,也給了我們極大的信心,相信電動車將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目前,還沒有很多嚴格意義上的電動汽車專用平臺或生產工廠。

買不買新能源車不要緊,要知道:電動汽車是未來!

坦率地說,沒有多少汽車製造商將大量的研發和生產投入到製造純電動汽車上。(本文作者必須強調,這是國外。在中國電動車汽車的標準化生產工作已經在如火如荼的推進當中了。)

隨著純電動汽車平臺的出現,電動汽車將獲得一個穩定的架構,從一堆電池中汲取能量,這種汽車的生產不僅會變得更高效、更便宜,而且也會更加環保。

買不買新能源車不要緊,要知道:電動汽車是未來!

轉向全電動汽車無疑將推動輪轂製造商、輪胎公司等零部件產業的發展,所有都為生產滿足電動汽車特定需求的產品。這將反過來,使一輛更有效率和更有成本效益的車輛運行,同時對環境更有益。

電池技術

當然,這篇文章的前幾個標誌所提到的一切都很重要,然而電池技術是電動車使用率背後的主要因素。這個標誌是由蔚來汽車電動方程式團隊的工程總監Paul Fickers提供的。

買不買新能源車不要緊,要知道:電動汽車是未來!

幾十年來,貨物被電動機車運輸,人們被高速電動列車快速運輸,大多數工業設備運行的都是電動馬達。另一方面,我們仍處於高容量、高密度電池世界的初級階段。對內燃機汽車能效的追求已經持續了30多年,而且它仍在消耗主要汽車製造商預留的大量研發預算。

買不買新能源車不要緊,要知道:電動汽車是未來!

另一方面,電池技術在能效、能量密度和重量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此外,我們正在開發改進的生產方式來製造電池,也給自然帶來更少的影響。此外,充電時間一天比一天快,很快我們就會到達一個時間點,充電和使用電池驅動的汽車比在加油站加油更有意義。

有個明顯的例子,日產聆風與2011年相比,電池能量密度提高了67%。它更便宜運行得更好,有更多的動力和扭矩,更好的性能數據和更低的成本。想象一下未來5年或10年將會發生什麼。(作者陳旭明/主要內容翻譯自外媒)

買不買新能源車不要緊,要知道:電動汽車是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