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爲何在常遇春死後令宮廷畫師繪製他身穿龍袍的全身像?

宋安之

主要是常遇春有大功於明朝,而且別看常遇春是位猛將,其實他和朱元璋配合默契,還救過老朱的命,關於常遇春的功績不細說了。

(常遇春畫像)

說說這件“龍袍”吧,“龍袍”是緋底,明朝的高級文武官員,都是緋色官服。所以,也不能算是“天子龍袍”。

明朝開始有賞賜有功之臣的“蟒袍”,可能就是因為朱元璋對常遇春的特別恩賜而發展來的,之前的朝代卻無此先例。到了清朝,叫“吉服”。

“蟒袍”上其實和龍袍上的龍一樣,但是為了區別龍袍的“五爪金龍”,“蟒袍”上的“龍”少一爪,為四爪,所以稱之為“蟒”。

(蟒袍)

但是,常遇春畫像確實是“五爪金龍”,應該是朱元璋確實對常遇春去世十分悲痛所至。於是,他和禮官商量用宋太祖對韓王的禮儀來祭奠常遇春,並用龍袍覆蓋遺體。到了畫師畫像,自然不可能真畫黃色,五爪金龍的“天子龍袍”,於是衣服底色自然是一品武官該有的緋色。

(飛魚服)

既然朱元璋開了先河,估計後世皇帝也想繼承關於賞賜有功的大臣這一方式,又覺得“真龍天子”放在大臣服飾裡,有欠妥之處。於是就有了“蟒衣”,“飛魚服”,“鬥牛服”這樣有“龍”的服飾。


(鬥牛服)


當然,以上僅代表個人看法,有不當處,請海涵。歡迎大家的補充,點贊,關注,評論。。。


大飛熊ヽ騎士

常遇春身著龍袍的這幅畫像,我原以為是偽造的,但又在網上看到常遇春十七世孫、藝術史研究學者常任俠先生著文說:“開平忠武王遇春公的畫像,確係明初宮廷畫師所繪,世代相傳直至明末,始有懷遠侯常延齡於削髮為僧時,交與族侄常枚收藏。該畫像頭戴烏紗帽,身穿金繡蟠龍紅袍,耳墜雙環,壯年短鬚,面貌秀雅英俊,和他年僅四十而終相符。與民間俗傳赤面長髯、類似關公,全憑想象而為之者截然不同。我曾與中大歷史系教授朱希祖,明史專家吳晗等人進行過反覆研考,最後鑑定此像確是開平王遇春公生前的真實面貌,而且是宮廷畫師所繪,堪稱是明代寶物。”所以偽造的猜測且存而不論。

我又曾以為畫像上的常遇春所著乳頭並不是龍袍,而是蟒衣。“蟒衣為象龍之服,與至尊所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耳”。蟒衣的圖案很像龍袍,兩者的區別是:龍袍上的龍圖案為五爪龍,而蟒衣上的蟒只能是四爪。但細看常遇春畫像,圖案是五爪龍無疑。

假設此龍袍確實為朱元璋所賜,那為什麼朱元璋要給一名大將賜龍袍呢?我覺得原因可能是:一、皇帝要表達對常遇春的恩寵。常遇春死得早,在朱元璋來不及對開國元勳大開殺戒時,他就去世了。而明初,朱皇帝對開國功臣還是給予隆重禮遇的。二、按唐宋傳統,帝王儘管會以龍紋為服裝圖案,但龍紋並不是皇帝專用品,以龍為帝王專用的圖案,源於遼、金、元,並不是中原王朝的傳統。朱明王朝立國之初,可能還未確立龍紋為帝王專用的制度。


吳鉤的鉤沉

對於帝王心術用一句話形容最貼切不過:我給你的,你得拿著,我沒給你的,即便是我不要的,你不能伸手來拿,或者奪。


朱元璋一生對大明功勳就是這般。我們想想當初的廖永忠,當時可謂是功勳卓著,朱元璋甚至賜給他免死金牌,然而他人心不足,居然私藏龍袍,那就是伸手想來拿了,被朱元璋以意圖謀逆誅殺。

再看胡惟庸、藍玉案,他們看懂了朱元璋心思,勾結黨羽打算造反,這就是伸手想奪了,可惜的是還沒來得及拿起刀就被朱元璋一鍋端了。

他們兩個人都是有意在朱元璋手裡奪東西,怎能不死?

我們看常遇春,年輕時候,自習十八般武藝,後來輾轉落草餬口,但別人有鴻鵠之志,最後投奔朱元璋軍中。朱元璋起初以為他不過是為了來軍中蹭飯,留下並未重用。但是沒有想到常遇春一上戰場,萬夫不當,驍勇善戰,可把朱元璋下巴嚇掉了。從此常遇春每戰每捷,封為前鋒將軍,頗受朱元璋重用。關鍵一戰是朱元璋與宿敵陳友諒番陽湖一戰,常遇春為前鋒,乘一小船,帶人冒著敵軍箭雨,揮戈衝刺,躍至陳友諒軍中左突右刺,為朱元璋殺開一條血路。


也就是這一戰,他看懂了常遇春的能耐與忠義。常遇春為了朱元璋,甘為人盾,率先士卒。最終,明軍效仿當年赤壁之戰,以火攻大敗陳友諒。陳友諒於朱元璋無異於項羽之於劉邦。大患除去,常遇春功勳至偉。

後來,常遇春與徐達北征凱旋迴來路上暴病而死,此時,朱元璋當皇帝不過幾年。也許坐在皇帝那個位置,日子久了,心是會變的。但是此時朱元璋對兄弟的情義還沒有被皇位熏腐,並且,後面的路還很長,天下未定,還不至於到兔死狗烹地步,他給常遇春哭靈,甚至親自把身上龍袍脫下給常遇春蓋上陪葬鐘山下,後又專門請畫師給常遇春畫身穿龍袍的畫像。


我想,這與別人開口來要,伸手來拿本質不同,這是朱元璋真的對哥們的情義,心甘情願給的。


不書公子

這副畫是在常遇春去世後畫的,穿的是蟒衣賜服而非龍袍。

常遇春生前官至中書平章兼太子少保,封鄂國公。薨後追贈靖遠功臣太保中書右丞開平王,並配享太廟。現在我們看到的這軸寫真,是在其身後所繪,不僅穿著一襲五爪金龍的圓領袍,也保留了元末明初上流社會男子很普遍的打扮(比如兩耳掛金耳環)。


男子耳掛金環本為遊牧民族之俗,元明之時中原塞北西番高麗皆有此風。

明朝有一套完整的賜服制度,一般情況下以五爪為龍,四爪為蟒。 這種總結性的說法來自於晚明筆記《萬曆野獲編》:

“蟒衣為象龍之服,與至尊所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耳”。

而蟒衣制度的源頭又始於元朝。根據元朝《通條格制》衣服部分的記載,大德元年,也就是元成宗即位的第一年,曾今頒發禁令:

“中書省奏,街市賣的段子,似上位穿的御用大龍,則少一個爪兒,四個爪兒的織著賣有。……胸背龍兒的段子織呵,不礙事,教織者。似咱每穿的段子織纏身大龍(就是畫中常遇春所穿的這種花樣)的,完澤根底說了,隨處遍行文書禁約,休教織者。”

也就是說在元朝民間便有了將龍紋去一爪的做法,只不過此時官方還沒有“蟒”這種稱謂而已。並且元成宗的禁令中還規定胸背龍紋的衣料民間可以織造買賣,但是“纏身大龍”、“雲肩龍紋”民間就不能使用。至大德十一年,元廷又明令禁止民間織造五爪雙角纏身龍、五爪雙角雲袖襴等衣料。而差不多在這個時候民間也開始有了將四指龍稱為“蟒”習慣。 據元明之際對外漢語教材《樸通事》記載當時元大都的兩位美少年的打扮,其中一位:

“又有一個舍人打扮的,白麂皮靴子,鴉綠羅納繡獅子的抹口。青絨氈襪上,拴著一對明綠繡四季花護膝。柳綠蟒龍織金羅帖裡,嵌八寶骨朵雲織金羅比甲,柳黃飾金繡四花羅搭護。八瓣兒鋪翠真言字妝金大帽上,指頭來大紫鴉忽頂兒,傍邊插孔雀翎兒。”

這種華麗的打扮不是特例,因為在山東鄒城李儼墓中出土的衣冠便可以做證據。李儼為元代鄒城儒學教諭。按照今天的話講,就是鄒城的黨校校長,官職雖然不大,但葬制不低。李儼遺體最外層穿著一件短袖菱紋綢夾褡護,前胸與後背處各織一方形 "喜鵲登梅胸背 ",也就是後世的補子。而在褡護之下便穿了五爪龍紋貼裡。可見此時對於龍紋的在實際操作上還是比較寬鬆的。



山東鄒城李儼(容庵)墓出土的鵲梅胸背菱紋夾綢褡護(局部)

大明前期多承元朝舊制,將龍紋袍當做賜服賜予重臣以示殊榮也是常事,但要稱為“蟒衣”。此後功臣權貴心照不宣的“僭越”五爪龍紋也是常有,比如嚴嵩家中就有好幾身五爪龍紋的衣袍,定罪時也沒有以此為證,判決嚴氏父子有謀逆罪。到了明熹宗天啟朝,魏忠賢等便公開穿著五爪蟒服,出入宮禁,不以為異。而明朝諸侯王(包括郡王級別的朝鮮國君)則經常穿五爪龍紋衣裳。常遇春薨後追封為開平王,所以袍子上織出二角五爪纏身龍也就不足為奇。而畫中的這件可以說是大明朝早期賜服的款式。



明初的烏紗帽和常服袍在樣式上更接近晚唐的風格。


鄂國公開平王常遇春袞衣容像


天縱奇才,曠世大賢王陽明先生賜服容像。所服蟒衣為明中期款式。


陳大舍

謝謝邀請。我們仔細看圖片中那隻龍的爪上只有四個趾。事實上那並非“龍袍”,而是“蟒袍”。蟒袍和龍袍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其爪上的趾,爪有四趾為蟒,爪有五趾為龍。《萬曆野獲編》中有記載:“蟒衣為象龍之服,與至尊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耳。


意思就是說,蟒袍是仿製的龍袍,與龍袍類似,但是要去掉一趾。蟒袍用的還是比較多的,一品王公貴戚才能服蟒袍,一些受封的誥名夫人也是可以穿蟒袍的。明朝明臣于謙就曾被朱祁鈺賜予過蟒袍,奪門之變後,于謙被誣告謀反而抄家。在抄家時,于謙家裡只有朱祁鈺賜予的蟒袍和劍器,再沒什麼值錢的東西了。這就是“要留清白在人間”的于謙,蟒袍代表了皇帝賜予的最高榮譽。蟒袍還有一個用途就是用在戲曲的舞臺上,戲曲中的皇帝龍袍也是蟒袍。

蟒袍是御賜的最高服飾,是朱元璋親自定下的規矩。蟒袍是四大賜服中唯一一個不用配件道具的。因為蟒袍自成一格,不需要精準的服飾搭配。但是也有一種特殊的蟒袍,就是朝鮮國王的蟒袍。古代朝鮮和完全仿製中國古代的結構,都要低一個等級,所以朝鮮國王的也是蟒袍,而且是袞服的,一般的蟒袍是曳撒式的。


事實上不但有蟒袍和龍長得類似,還有一種錦衣衛的飛魚服,上面秀的飛魚也和龍非常相似。飛魚上半身與蟒相似,有雙翼,腰部以下魚尾處有一對鰭。後來飛魚繡的越來越像蟒袍,還引起了嘉靖的惱怒。明史記載,嘉靖十六年,兵部尚書張瓚服蟒。嘉靖非常生氣,就問當時的內閣首輔夏言:“尚書二品,何自服蟒?”夏言說:“瓚所服,乃御賜飛魚服,鮮明類蟒耳!”

常遇春作為和徐達地位相類似的開國元勳,服蟒袍完全沒有問題。

圖片來源網絡!


漁耕樵讀

常遇春天生的先鋒,每戰必先鋒,從無敗績。他是不幸的,但也可以說是幸運的。


不幸是因為年僅40歲就去世了,幫助朱元璋剛剛打下江山,還沒有享受一下自己的成果就死了。幸運也是因為早早的去世了,朱元璋還能心存感激,才有瞭如此待遇,穿龍袍的畫像、葬太廟、後代享受高官厚祿。

看看天下太平後朱元璋是怎麼對待那些功臣的就會發現如果常遇春不是死的早或許比其他人也好不到哪裡去。如:湯和、劉基、胡惟庸、藍玉等等。這或許就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朱元璋因為出身貧苦,社會經驗豐富,生性多疑,在打江山時好兄弟一起闖有福同享。坐穩江山之後朱元璋怎能讓這些手握兵權的好兄弟在自己身邊轉悠,萬一哪天取代了我的位置怎麼辦。退一步說我朱元璋能鎮住你們這些大臣,但是我的後代能不能也震懾住你們就不一定了,因此我必須除掉你們。這或許是古代帝王的通病。

再說常遇春的龍袍畫像。

常遇春在班師回京在路上暴斃,靈柩回到京城之後朱元璋開棺看常遇春一眼,想到常遇春和自己的相識,相知,每戰所向披靡,為自己的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還沒等到好好享受生活就死了,想到這裡悲痛不以,脫下自己的龍袍蓋在常遇春的遺體上,作為他的壽終錦服,以此表彰他的功勳卓著,然後命畫師為常遇春畫了這副穿龍袍的畫像。


一門土炮

這就是死得早的好處。

常遇春死在了洪武二年,死於軍中,朱元璋剛剛坐上龍椅,前面的路還很長,還有很多事情百廢待興,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

常遇春是軍事人才,號稱“常十萬”,自稱能將十萬兵,而他在幫助朱元璋開疆拓土時,也屢建奇功,尤其是和陳友諒大戰的“龍灣大捷”,常遇春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一戰讓朱元璋徹底站穩了腳跟,有了圖謀天下的底氣。

後來鄱陽湖大戰,常遇春猶如三國時的黃蓋一樣,率軍深入陳友諒軍中,點火燒船,陳友諒的戰船有點像當年的曹操在赤壁上的船,船大而堅固,但是行動遲緩,一般性攻守戰這種船隻優勢明顯,但是鄱陽湖大戰中明軍運用了三國火燒戰船的方法,明軍的船隻小,活動靈活的優勢就顯現出來,尤其放火的時候。

常遇春領人乘風放火,放火完就跑,據說,陳友諒的很大一部分兵力都損失在戰火中,陳友諒也死於鄱陽湖一役。

陳友諒算是朱元璋的一生之敵,殲滅了這位對手,老朱就可以安安穩穩的坐天下了,這有點像項羽之於劉邦,項王活著一天,劉邦都如鯁在喉,但是項羽一死,天下能撼動劉邦的人也就幾乎沒了。

朱元璋和陳友諒在當時也是如此。

戰後朱元璋曾經誇獎常遇春:“當百萬眾,摧鋒陷堅,莫如副將軍。”

而作為副將軍的常遇春,其後協助徐達大破張士誠,收復元大都,可謂戰功累累。

洪武二年,常遇春暴斃於柳河川軍中,這之前他和徐達剛剛在開平取得大捷,把元朝皇帝趕到更北邊去了,史書記載:開平摧鋒陷陣,所向必克,其智勇不在中山(徐達)下。

朱元璋得知常遇春死了,很悲痛,要用天子禮儀安葬他,後來朝臣商量就用宋太宗趙光義安葬趙普的禮儀來安葬了常遇春,朱元璋還讓人畫了常遇春身穿五爪金龍蟒袍的全身像,並且賦詩曰:

朕有千行生鐵汁,

平生不為兒女泣。

忽聞昨日常公薨,

淚灑乾坤草木溼。


老朱的詩還是蠻有特色的。


總覺得有些武將死於軍中還是蠻幸福的,比方說巴頓將軍,比方說常遇春。

如果常遇春活到了後來,朱元璋國事平定大殺功臣,常遇春也許不但不會有這種哀榮,大約連活著都得戰戰兢兢吧,畢竟後來的徐達,劉伯溫都獲得戰戰兢兢的死的疑點重重。

不過我覺得1369年在還有點暑熱的風中大哭常遇春的朱元璋是真心的,他此時還沒有後來的算計,此時只是為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的死而哀傷,下意識想用一些方法去彌補這種哀傷,繪製龍袍像,這在古代算是最高榮耀了。

朱元璋為老兄弟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


================

文/ 薛白袍

薛白袍

於左非常懷疑這件事的真實性,原因如下:

常遇春是元末明初的著名戰將,在朱元璋的開國勳臣中,戰功僅次於徐達。

《明史》記載,洪武二年,常遇春死於軍中。同年十月,朱元璋親自出面參加常遇春葬禮,其中的儀式,參照宋太宗祭葬趙普的儀式。

常遇春被安葬到鐘山,朱元璋賜給九十件明器,隨之下葬。同時追封常遇春為開平王,諡號為忠武。《皇明異典述》中說,朱元璋追贈常遇春的曾祖、祖父和父親三代為上柱國等,並加諡號。這種待遇歷史上極為罕見,可見朱元璋對常遇春的重視。

此外,常遇春配享太廟,並在功臣廟中繪製他的畫像。注意,《明史》中所說的繪製畫像,是放在功臣廟中。明朝原本沒有武廟,直到嘉靖年間才增設武廟。

明朝建立之初,各種制度並不完備,朱元璋剛剛登基,天下未定,還需要將士們盡忠效力,所以他對於曾經並肩作戰、一起出生入死的舊將深懷感情。

在這種情況下,常遇春猝死軍中,朱元璋痛惜之餘,有一些出格的表現,既是真情實意,又可以激勵將士,這些都可以理解。

常遇春的畫像擺進功臣廟中,不管朱元璋對他的感情有多深,都不可能給他畫一張身穿龍袍的畫像。那樣會造成很大的混亂,也會給後代的皇帝、大臣造成很大的困擾,朱元璋不會犯這種錯誤。

此外,朱元璋晚年時,頻興大獄,大力整肅勳舊,就算當初有過這種畫像,這一階段也會毀掉,別人更不敢保留或者妄造。


於左

朱元璋如此厚待常遇春,總的來說還是因為常遇春功勞太大。朱元璋的大半江山都是常遇春,徐達打下來的,這種功勞賞無可賞,只能在死後多加哀榮。而給常遇春以天子龍袍加上代表一品武官的緋色,再配享太廟,功臣廟,自己被封王,長子封國公,可以說此等殊榮是臣子的頂級待遇了。


常遇春是真正習武出身的人,,在明史中說他“貌奇偉,勇力絕人,猿臂善射”,在投奔朱元璋後,常稱自己能將十萬眾,可橫行天下。常遇春雖然兵書讀的少,但是用兵方略可以說是得了兵法的精髓。兵法雲,以正合以奇勝。而常遇春帶兵打仗,奇謀迭出,各種奇思妙想,攻城器械層出不窮,甚至還用上了地道戰,而在對付陳友諒的水軍時,還無師自通的使用小船能夠快攻快打,快閃騰挪的優勢,一邊襲擾陳友諒的大船,一邊組織火攻。可以說有點游擊戰的味道了。


常遇春在多次戰爭中,無一戰敗,和徐達相得益彰,配合默契,可以說確實是朱元璋所倚重的關鍵人物。明史中說“是時稱名將,必推達,遇春,兩人才勇相類,皆為太祖所倚重。遇春剽疾敢深入。”可見,常遇春當時已經名揚天下了。常遇春一生所有大小戰爭中,影響最大,對朱元璋的明朝建立至關重要的則是三場大戰:即消滅張士誠,大敗陳友諒,滅元大都北平,上都開平(這也是常遇春被封為開平王的原因)。

常遇春立下如此潑天大功,所以在其暴病死於軍中時,朱元璋“聞之,大震悼,親出奠”,還將其以親王禮厚葬。這也無愧於常遇春一生為朱明衝鋒陷陣了。



我知道有人肯定覺得,還是因為朱元璋看在常遇春死的早的情況下,才不吝賞賜。雖然老朱確實很腹黑,在後期的時候大殺功臣,殘酷到極點。但是我相信在洪武早期,老朱還不是一個那樣的人,彼時天下不穩,太子朱標也尚在,老朱應該沒有理由排斥這樣一位常勝將軍。所以主要原因我還是認為因為常遇春的功勞。


夜月下鳴蟬

常遇春是元末紅巾軍的優秀的將領,也是明朝的開國名將,常遇春一生為將,從未戰敗,他曾經說過可以以10萬大軍橫行天下,所以有“常十萬”之稱,他因為一生不敗,也被稱為“天下奇男子”。

常遇春雖然出生在貧苦家庭,面目奇偉,力大無比,勇猛過人。在公元1355年,曹玉春就跟隨朱元璋,轉戰南方各地,建立戰功。公元1360年,曹玉春與徐達在池州六泉口大敗陳友諒。陳友諒倉皇敗逃,不敢再犯,朱元璋誇讚常遇春“當百萬眾,摧鋒陷堅,莫如副將軍。”



公元1364年,朱元璋被恢復元氣的陳友諒圍困潘陽湖。常遇春奮勇當先,臨危不懼,不僅救出了朱元璋,而且全殲60萬陳友諒大軍。公元1368年,常遇春俘獲張士誠及其將士共25萬人,功勳卓著,被封為鄂國公。公元1369年,常遇春,率軍北征,攻克元朝大都,但是常遇春,卻在此次回師途中暴病而亡。


朱元璋看到常遇春,一生戎馬,建功無數最後倒下的身軀,不盡感慨萬千,將自己的龍袍披在了常遇春身上,悼念常遇春,並命令宮廷畫師,為常遇春作畫。朱元璋除了紀念常遇春以外當然有自己的帝王之心,一方面是為了籠絡人心,另一方面是剛剛建國,為了激勵將士,穩固統治,進一步一統全國。

文/紅雨說歷史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馬上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