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专车品牌升级,主动为之还是迫不得已?

6月29日,滴滴专车有了新的独立品牌——礼橙专车,意为“礼遇全程”。除滴滴主APP入口外,礼橙专车还会开发独立APP。

今年以来,滴滴遭遇“水逆”,“空姐顺风车遇害”事件让滴滴品牌信任度跌至谷底。而相比快车和顺风车,滴滴专车品牌遭遇的非议相对较少。此次,滴滴专车业务独立升级,会成为其转向“高端范”的自我救赎吗?

滴滴专车品牌升级,主动为之还是迫不得已?

“顺风车事件”后急需提升品牌形象的滴滴

今年5月,空姐乘顺风车遇害事件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同时也暴露出滴滴司机审核制度不严等一系列问题。

滴滴顺风车业务上线于2015年,按交通部此前规定,顺风车属于“私人客车合乘”范畴,属于非盈利性质,车主和车辆均不需取得相关经营资格证书。非盈利、顺路搭乘,也赋予了顺风车天然的社交属性,而滴滴顺风车在上线之初的宣传语也为“遇见美好,你我同行。”

滴滴专车品牌升级,主动为之还是迫不得已?

不少人成为顺丰车车主的理由是,“图新鲜、挣油钱、开车有伴不寂寞”。当时,滴滴顺风车涌现出一批豪车车主,有车主坦言,“接单主要考虑顺路程度、然后评分优先,当然接到高颜值的美女更好。”但随着一些车主新鲜度降低,顺风车初始的社交性、非营利性也逐渐变味。

当顺风车变成了网约车平台上的一项业务,就势必会向盈利性转变。一些开黑车的混入其中想赚钱,一些乘客把廉价的顺风车当专车用。而作为平台方,滴滴宣传顺风车美好出行正面效应的同时,并没有彻底堵住潜在恶的风险,司机素质差、准入门槛低、安全成隐患也成为不少人对于滴滴顺风车的印象。

空姐遇害事件爆发后,滴滴紧急对顺风车业务作出整改。出于安全考虑,顺风车加强司机资质审核、下线乘客评价功能、甚至在22:00-24:00和05:00-06:00两个时段只允许同性合乘……但无论怎么整改,滴滴顺风车在用户心中已经蒙上一层阴影,顺风车业务形象短时间内难以重建。

此次滴滴转向专车业务、瞄准“高端范儿”,一方面为了减弱公众对于滴滴近期一系列恶性事件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或许也想提升顺风车造成的低端印象。

与顺风车和快车服务大众市场不同,滴滴专车定位于中高端群体,主打中高端商务用车服务市场。车辆和司机均来自合法有资质的汽车租赁公司和司机劳务公司,经过层层严格筛选,审核培训。每辆专车都是价位在20万元以上的中高档汽车,司机师傅统一着装、全程标准化商务礼仪服务,上下车主动开关车门、提行李,车内还备有免费充电器、饮品、干湿纸巾、雨伞等。

滴滴专车品牌升级,主动为之还是迫不得已?

滴滴专车升级为“礼橙专车”后,将上线宝贝专车2.0、无障碍专车2.0、导盲犬专车,服务于特殊需求乘客。有用户直呼服务更加“变态”。有网友在社交媒体表示,“出了地铁又打了个礼橙专车,上车就是:后排有水哦,空调温度还可以吗?”

当然,除了服务更加“变态”,价格也是。有网友表示,“礼橙专车比出租贵2倍,比顺风贵3倍”。还有网友吐槽,“礼橙专车也太恐怖了吧,二十几公里要130多。”

滴滴专车品牌升级,主动为之还是迫不得已?

放松警惕的巨头与虎视眈眈的对手

自2016年合并Uber中国后,滴滴一下占据中国出行领域90%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网约车市场当之无愧的“巨无霸”,这也让滴滴有了“高枕无忧”的心态。然而,网约车市场这块蛋糕实在太大,也太有诱惑力,去年开始不断有新入局者想跟滴滴分一杯羹。去年2月,美团打车开始试点南京网约车市场,今年年初与滴滴在上海展开的一场轰轰烈烈的补贴大战。

滴滴专车品牌升级,主动为之还是迫不得已?

随后首汽、易到、携程、高德、曹操专车也陆续跟进,纷纷推出各自的专车出行服务,并出台各种优惠的补贴政策;主打高端豪华的神马专车也摩拳擦掌,杀入专车市场。无数对手对出行市场虎视眈眈,让“沉睡”许久的滴滴危机感重新降临。

滴滴专车品牌升级,主动为之还是迫不得已?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滴滴占据了网约车近九成的市场份额,但在高端专车市场其面临的竞争要激烈得多,包括首汽约车、神州专车、曹操专车等一众以专车为主营业务线的玩家,其树立的高端品牌形象在细分人群中已有一定影响力,尤其是当用户对安全、服务等有强烈感知时,更容易选择其他品牌出行。

首汽约车CEO魏东重在今年4月的采访中就曾表示,“我们做了一些摸底,认为虽然滴滴体量很大,但滴滴的用户并不具有品牌忠诚度。因为它相对垄断了市场,消费者并非都满意它的服务。”

有分析称,如果网约车1.0时代是拼价格、拼补贴的一场烧钱战,那么进入下半场之后各玩家显然意识到:烧钱抢来的市场显然“根基不稳”。下半场将进入到以品质、服务和创新取胜的阶段。专车业务将成为每个玩家的必争之地。

滴滴专车品牌升级,主动为之还是迫不得已?

滴滴CEO程维表示,“出行市场不仅仅是因为便宜和低价,随着消费升级,网约车市场迎来拼服务和产品的时代,升级专车业务旨在让滴滴引领专车2.0的变革。”“中国未来的出行不能仅仅是因为便捷、因为便宜而被全世界所了解,我们的出行被全世界尊敬,一定会是因为我们的服务”,程维如是说。

据悉,礼橙专车的使命是从“专车决胜”升级到“专车优胜”,即实现规模、产品、服务、品牌等全方位领先。

滴滴拆分专车业务为上市做准备?

对于将专车业务独立出来,业内人士普遍表示“滴滴此举的战略意义明显”,是为了做大专车细分市场从而实现盈利目标。滴滴出行高级副总裁付强也表示,未来滴滴将会给予“礼橙专车”更多的服务赋能,这有利于专车业务获得更大市场空间,也有助于帮助滴滴实现盈利。

在小米、美团等独角兽上市的消息铺天盖地时,滴滴上市的消息似乎有所停滞。此前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滴滴最快下半年启动上市,已初步决定落户中国香港,并考虑不同上市架构,不排除以同股不同权形式上市。

滴滴专车品牌升级,主动为之还是迫不得已?

其实,滴滴为IPO做了不少准备,上线青桔、收购小蓝,滴滴开始了共享单车跨界扩张。不外前,滴滴开始进军外卖行业,目前已进驻无锡、南京成都等5座城市,试图在外卖领域和美团掰掰手腕。

滴滴专车品牌升级,主动为之还是迫不得已?

此外,滴滴在今年4月还携手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共同发起成立“洪流联盟”。程维表示,未来十年,滴滴将在全球范围内服务20亿用户,满足用户50%的出行需求,并推广超过1000万辆共享新能源汽车。

此次滴滴专车升级为“礼橙专车”,或许是上市前的战略布局之一。业内有分析称,滴滴专车业务独立出去后,滴滴形成了快车、专车、共享单车和外卖的业务布局。此外,滴滴还有基于网约车的智慧交通平台,还有正在研发的无人汽车。由此不难预测,滴滴上市的估值,有可能会超过1000亿美元,这或许是滴滴专车拆分独立的真正意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