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将小说旧版修订为新版时,增写的部分,加强了故事的完整性

金庸将旧版修订为新版时,也有「增写」的部分,加强了故事的完整性。

金庸将小说旧版修订为新版时,增写的部分,加强了故事的完整性


一、将「侠」的行事更往「为国为民」靠拢:

郭靖于《神鵰侠侣》中提到「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影响所及,连金庸旧作中的主角也一并被改写。旧版《碧血剑》中,袁承志于泰山被推举为七省武林盟主,该段故事便告结束。在新版中,为了表现袁承志「为国为民」的情操,盟主接着率领众兄弟,于锦阳关伏击阿巴泰所率领的清军。(在新修版中,袁承志的手下进一步成为军队编制,设立「金蛇王营」。)


金庸将小说旧版修订为新版时,增写的部分,加强了故事的完整性

二、用词典雅化:

「典雅化」当然是金庸改版的目标,在旧版改新版的过程中,「典雅化」的例子极多。

好比旧版《天龙八部》中,阿朱金锁片上的字为「阿诗满十岁,越来越顽皮」,阿紫金锁片上的字完全相同。阿朱小时候还以为「阿诗」就是自己的名字,却原来是阮星竹的小名。在新版中,金锁片上的字改写为:阿朱的是「天上星,亮晶晶,永灿烂,长安宁。」阿紫的则是「湖边竹,绿盈盈,报平安,多喜乐。」


金庸将小说旧版修订为新版时,增写的部分,加强了故事的完整性

三、增写新的题材:

改版过程中会删除重复的题材,自然也会加入新题材。

1、 旧版《神鵰侠侣》中,陆展元与何沅君是陆立鼎的父母,武三通则是何沅君青梅竹马的邻居,何沅君嫁与陆展元,武三通一怒而至大理为官。在新版中,陆展元改为陆立鼎的兄长,这一下拉,将李莫愁降了一辈,何沅君则成为武三通的义女,「父恋女」的故事带来了新题材。

2 、《碧血剑》自旧版修订为新版的过程中,金庸自言增加了五分之一的篇幅。好比袁承志上盛京行刺皇太极、其后多尔衮暗杀皇太极这个段落,旧版没有,完全是新版补写的。此段内容增写了皇太极的识见与用人之道,连袁承志都不禁叹服,想来金庸改写时已无满汉狭见,「扬汉抑满」的早期情结已然淡化。

旧版《白马啸西风》中,李文秀等人于高昌迷宫中所见确是珍宝,包括镶宝石眼睛的玉雕佛像等不计其数的宝物。新版则改为侯君集当年已将宝物尽数带回长安,李文秀等人见到的,则是书本、七弦琴等唐太宗为

宏扬中华文化,赏赐给高昌国的汉人器物。这段改写避免了与《连城诀》雷同,且将唐太宗的气度描绘得更加恢弘。


金庸将小说旧版修订为新版时,增写的部分,加强了故事的完整性

新版成为定稿,在金庸小说读者间阅读、流传有年,或许金庸发现小说中的部分情节不够周延,也或许金庸体悟到青壮年时期未曾经历的人生体验,又或许金庸的头脑中有新的创意想加入书里;除此之外,拜网络之赐,远流出版公司的【金庸茶馆】网站成立多年,金迷们纷纷对小说中的矛盾难解处提出质疑,于是版主开设【骨头大家挑】版面,供金迷们提出心中疑惑,其后汇集出百多个问题,由茶馆店小二呈交金庸。这么一来,更加速金庸改版的决心,「新修版」遂在七年的辛苦修订后面世。

新修版的改版无疑是成功的,金庸宝刀未老,修改旧作可不是拿着旧内容补丁,而是经过细腻的创作,将小说中的漏洞与矛盾,透过文学性、艺术性的手法修订,不仅缺陷不见了,小说也更加完美。读过新版的人若再读新修版,必定大呼过瘾。

金庸将小说旧版修订为新版时,增写的部分,加强了故事的完整性

我读过不少版本的金庸小说,新修版一出,总是迫不及待地自网络订书。又因改版过程中,出版社通常会将部分有趣的修改桥段透露给报社,经过媒体批露,难免引起毁誉两极的争议,因此我收到书后,通常都先翻阅具争议性的修订桥段。一开始,笔者以为每部书的修改段落,应该都已尽量于媒体上公布以吸引读者,但是仔细阅读后才发现,原来金庸的修改极其细微而繁多,经过认真比对,就会发现新版修改成新修版的幅度,其实与旧版修改成新版等量齐观,尤其是《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与《碧血剑》几部,修改幅度之大,几乎让已经熟知新版内容的我,处处发现赞叹惊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