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的这道普通菜,让刘姥姥赞不绝口,可当时老百姓根本吃不起

乡下老太婆刘姥姥去贾府探亲。意外地,受到泼辣的王熙凤热情的招待。饥寒交迫里活了大半辈子的刘姥姥,平生第一次吃到了许多美味佳肴。茄鲞不过是贾府日常的菜,刘姥姥感到是世间少有的珍奇美味。

贾母让凤姐喂刘姥姥吃了一口茄鲞,让她猜是啥菜。凤姐儿听说,依言搛些茄鲞送入刘姥姥口中,因笑道:“你们天天吃茄子,也尝尝我们的茄子弄的可口不可口。”

贾府的这道普通菜,让刘姥姥赞不绝口,可当时老百姓根本吃不起

刘姥姥笑道:“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众人笑道:“真是茄子,我们再不哄你。”茄子是家常菜,老百姓随时都能吃到。可刘姥姥觉得,这味道跟自家炒得茄子,两个味道。吃到这一口,刘姥姥十分好奇,还想再尝尝,到底和自家炒的茄子有哪些差别。

刘姥姥诧异道:“真是茄子?我白吃了半日。姑奶奶再喂我些,这一口细嚼嚼。”凤姐儿果又搛了些放入口内。刘姥姥细嚼了半日,笑道:“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像是茄子。告诉我是个什么法子弄的,我也弄着吃去。”

贾府的这道普通菜,让刘姥姥赞不绝口,可当时老百姓根本吃不起

凤姐儿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剥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磁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说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贾府的这道普通菜,让刘姥姥赞不绝口,可当时老百姓根本吃不起

且不说工序的繁多,王熙凤嘴里说出的一系列食材,显然不是一个贫苦人家能找到的。来贾府之前,刘姥姥一家快到吃糠咽菜的地步了。就是换做好年头,难得吃一次鸡肉。香菌、蘑菇去山里也许能采摘些。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这些食材,就是刘姥姥力不能及的。

一顿饭,就将一个钟鸣鼎食之家和一个贫苦老百姓截然分成了,贫富差距惊人的活教材。古代豪族,有时为了取鸡舌做一盘菜,就要杀掉几十只鸡。为了做一道羊嘴唇的菜,杀掉二三十只羊。割了羊嘴,这些羊,被统统扔掉,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贾府的这道普通菜,让刘姥姥赞不绝口,可当时老百姓根本吃不起

当食物成了显摆和比阔,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征时。那些敲骨吸髓的贵族阶层,已经背离了食物滋养身体的这一准则。在对美味极端的追求里,迷失了自我,变得贪得无厌,挥霍无度。贾府的没落,从一道菜里,已经看出了端倪。

想必, 一道茄鲞,按现在的成本,没有一百多块钱,是做不出的。就像贾母最喜欢的鸡髓笋,看似配料简单,需要多少只鸡的骨髓,才能做两盘菜啊!透过食物,贾府的奢靡,似乎比现代的富豪都厉害。

贾府的这道普通菜,让刘姥姥赞不绝口,可当时老百姓根本吃不起

追求生活品质,追求美食,也有个限度;否则,就走向了纵欲的深渊,陷入“活着是为了吃饭”的愚蠢思维逻辑里。这样的人,是饭桶,而不是一个有格调的吃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