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带头人”——临江市闹枝镇冰湖村第一书记迟龙

“迟书记,最近生意挺火呀,你们的木耳确实不错,再给我来10袋。”“必须好啊,要不都枉费了我们冰湖16℃的山泉水......”迟龙一边自信的回应着,一边认真记录着购买信息。迟龙是临江市委宣传部互联网信息中心舆情科副科长,2017年起担任临江市闹枝镇冰湖村驻村工作队员,2018年3月调整为该村“第一书记”。

扶贫攻坚“带头人”——临江市闹枝镇冰湖村第一书记迟龙

第一书记迟龙为扶贫产品长白山黑木耳代言

第一书记

“党员干部要把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群众最需要什么,党员干部就应该往那里使劲,向那里用功。”这是迟龙为自己定下的座右铭。上任伊始,他就办理了冰湖村“两委”班子的集团小号,并协调移动公司扩大范围,为村里17名居住偏远村民也办理了集团小号,极大地方便了村民沟通,拉近了村两委班子与群众的距离。

“群众无小事,虽然我姓‘迟’,但做事‘紧’。”这是迟龙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解决二社村民“吃水”问题,迟龙与村干部一同寻找水源,先后找到两处水源,并通过临江市疾病预防中心进行了饮用水指标检测,并积极申请扶贫资金25万元用于建设管道建设,让全社村民吃上放心水。为解决村民生活垃圾无处堆放等问题,他争取新农村建设资金12万元,集中开展村路整修、栽树种草、安放水泥垃圾箱等系列美丽乡村建设,努力为村民营造了更加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通过积极协调临江市闹枝镇党委,为三户贫困户解决了新建住房的保暖材料和线路材料,帮助贫困户及时搬进了新居。迟龙坚持将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作为自己的分内之事,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想方设法为群众谋福利、惠民生,受到了全村群众的一致认可。

“扶贫要精准定位,真扶贫、扶真贫,扶贫一户、脱贫一户,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让扶贫政策落地见效,打赢脱贫攻坚战。”

到村报到第一天,迟龙便一头扎进贫困户家中。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他逐户走访了解贫困户情况,看住房条件、算经济收入、查家庭困难、听意见建议……在他的工作日记上,详细记录着村里所有贫困户的电话、个人情况和低保、收入、产业发展等方面情况。驻村不到一周的时间,他就收集了10余条意见建议,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计划打下了坚实基础。

根据冰湖村集体经济底子薄、村民思想保守等实际情况,他主动召集村班子谋划产业发展,以大力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为方向,制定了“冰湖村2018至2020三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将农田种参和食用菌种植作为重大发展方向。他先后争取相关扶持资金,增加村集体农田种参400丈,采用先生产后付费的方式,为村里争取到20万袋食用菌棒,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15万元左右,为农户提供就业岗位20余人,人均增收6000元左右。

“代言产品”

省委组织部和市委组织部作出“第一书记代言活动”的安排部署后,迟龙敏锐地感觉到,这是进一步扩大脱贫攻坚实效的契机。他第一时间联系乡镇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联合深入村屯,通过走访入户、探访当地农耕经验丰富的老农户,全面深入了解辖区农特产品,牵头组织村干部进行分析研讨。

冰湖村的森林覆盖率达84%,生产生活用水为常年16℃的山泉水,独特的“小气候”环境为生产高品质黑木耳提供了充足条件。在临江市,冰湖村出产的黑木耳一直以色泽黑褐、胶质度高而闻名,但受品牌知名度等因素影响,产品单价始终不高,没有达到预期收益。通过对村内多项主打产品的择优比对,迟龙和村“两委”班子最终选定长白山黑木耳作为代言产品,通过代言活动,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扩大村民收益。

经过不懈努力,现今的冰湖村村班子更加团结,乡土民风更加淳朴,村务党务工作更加井井有条。今后的工作中将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带领当地村民增收、村集体增效。在他看来,如果要想充分带动全村发展致富,需要发展旅游产业,尤其是在了解到冰湖一些历史文化之后,他发现了完整的抗联战壕遗址、日军炮台遗址、温泉等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他认为冰湖村可以依托发展食用菌这条主线,在保证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的前提下,把古朝贡道、抗联文化、温泉养生、淘金文化、人参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打造特色乡村旅游,进而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