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種情況下給別人微信發語音,不僅顯得情商低,還很令人厭惡

其實就算是對方正在休息,你直接給對方發一長串語音,也是一種很不禮貌,並且讓人“抓狂”的行為。

聽語音需要成本,人們往往更傾向於觀看文字類,畢竟從小學,從幼兒園開始,老師就開始教大家認識字,而不是教大家聽這個字。

所以,很多人對英語聽力不敢興趣,倒是對文章比較感興趣。

一般來說,大多數人只有對家人,對父母親人才會選擇主動發語音,用語音代替打字;而其餘生活中,大多數人其實都是很反感接收語音的。

尤其是在下面這4種處境下的人,更討厭聽語音。


這4種情況下給別人微信發語音,不僅顯得情商低,還很令人厭惡



一、當別人正在上班、上課,正在開會的時候,最忌諱收到語音。

然後對方就像是沒有看到一樣,接著又發了5條語音,朋友甚至連轉換成文字都沒有點(因為那個好友,說話很方言,一般轉換不完整)。

然後朋友就跟我吐槽,說這樣的人,是情商低還是故意的?真的很令人討厭。

當對方說明了自己不方便聽語音後,那就不要再發了,等對方什麼時候有空了,再去交流。


這4種情況下給別人微信發語音,不僅顯得情商低,還很令人厭惡



二、當對方正在開車的時候,最忌諱別人給發語音。

開車的時候,一般都不喜歡玩手機,看消息;無論是語音消息,還是文字消息,最好都不要發。

因為這是對別人的一種干擾,畢竟安全最重要。

而且,有分寸的人,懂的換位思考的人,當得知你在開車的時候,是絕不會給你發消息的。

無論打電話、發語音還是發文字,都不太好。


這4種情況下給別人微信發語音,不僅顯得情商低,還很令人厭惡



三、當別人正在帶孩子,家裡有人,而且都在睡覺的時候不要給對方發語音。

這一點,是幾個女讀者跟我吐槽的事情。

有幾個女讀者是在家裡帶孩子的全職太太,在家裡每天都要帶孩子,需要安靜的環境;但就是有很多人總是給發語音,而且都是1分鐘那樣的長語音,非常不尊重別人。

孩子要睡覺,老人在睡覺,為什麼打打字的功夫,非要發語音呢?


這4種情況下給別人微信發語音,不僅顯得情商低,還很令人厭惡



四、當別人正在坐車,正在走路,或者處於一種很嘈雜的環境時,不要給對方發語音。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種經歷,當你周圍很嘈雜,很亂,或者場合很公開的時候,都不希望聽語音。

不僅聽不清,而且一些隱私性的東西,也不太好。

有人說,這麼多事事,你為什麼不帶著耳機呢?其實,就算別人戴耳機,也不代表別人願意聽你發語音。

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一種不平衡的聊天方式。除了和家人之外,並沒有多少人喜歡總是發語音,聽語音。


這4種情況下給別人微信發語音,不僅顯得情商低,還很令人厭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