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拓案”胡士泰提前出狱 八年沉浮后铁矿石进口困局已破

时隔8年,因窃取铁矿石谈判情报被判10年的澳大利亚商人胡士泰,提前两年出狱。

胡士泰,澳大利亚国籍,曾任新加坡力拓铁矿石亚洲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公开报道显示,其与其他三名力拓中国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多次索取或非法收受数家中国钢铁企业巨额贿赂;采取利诱及其他不正当手段,多次获取中国钢铁企业的商业秘密。胡士泰后于2009年被捕,2010年因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判10年,被称为“力拓案”。

2003年,随着中国钢铁的发展,对于铁矿石的需求也快速增长,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掌握着铁矿石资源的世界三大矿山(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力拓和巴西淡水河谷)则希望中国钢企出更高的价格。据悉,在中国钢企与主要矿山进行铁矿石谈判时总是处于下风,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却没有定价话语权。

媒体报道显示,胡士泰通过采用不正当手段拉拢收买中国钢铁生产单位内部人员,从而获得如原料库存的周转天数、进口矿的平均成本、吨钢单位毛利、生铁的单位消耗等钢厂机密财务数据。

据公开资料显示,自2003年以来,6年间中国钢企仅因铁矿石价格上涨就多支出约7000多亿元。

“力拓案”背后折射了中国钢企进口铁矿石的困局,而这种买方市场的局面如今也已经生变。

今年1月13日,中钢协2017年度轮值会长靳伟公开表示:“整体判断2018年钢铁供需能够保持基本平衡,铁矿石供大于求仍将持续。”

在铁矿石供应充足的同时,随着2017年“地条钢”出清,2018年钢铁去产能步入深水及产能置换对于炼钢原材料的转变对铁矿石需求开始减弱,都给未来铁矿石价格走势蒙上一层阴霾。

7月2日,全球最大铁矿石出口国澳大利亚表示,随着中国钢厂需求下滑,而澳洲及巴西铁矿石产量攀升,2020年,澳洲铁矿石离岸价格(FOB)预计将跌至平均每吨51美元的水平。这一价格与当前的65美元相比,跌幅超过21%。

“目前的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内期货市场、金融市场更为完善,铁矿石价格指数也更为完善,不仅有普氏指数,还有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CIOPI),MySteel铁矿石指数,这样铁矿石定价有更多的参考数据,也会更为客观、合理,反映市场的变化。”徐向春进一步解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