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覺得他們好像在下跳棋|離開圍棋的日子(一)

當時覺得他們好像在下跳棋|離開圍棋的日子(一)

01.

圍棋,我早就會下,但當時並不痴迷。記得聶衛平力克多位日本棋手被稱為聶旋風,為國爭光的時候,全國掀起了學圍棋的熱潮。

當時我覺得並不是圍棋有趣,而是圍棋激發了國人為國爭光的激情。我也沒例外,開始瘋狂地學習圍棋,上課和同桌用算草本劃19路線,每人拿鉛筆一個劃○一個劃●,吃子就用橡皮擦掉。

《新民圍棋》取代了書包裡代數和語文課本,上課時老師經常在最關鍵大龍死活的時候抓去棋譜,罰站、寫檢查、請家長,都有所經歷,但大家還孜孜不倦的討論著星小目定式,猴子臉是不是愚形的問題。武宮正樹的宇宙流是我們競相模仿和體會的圍棋最高境界。

02.

漸漸的,紙上圍棋已經不能滿足我們下棋的需求,但是當時的一副大小不均勻的玻璃圍棋已經是我們無法得到的奢侈品。

沒辦法,我們用膠泥做成圓圓的圍棋子,一半用墨汁塗黑,用掛曆畫好棋盤,照樣也下的不亦樂乎。死活問題只記得7死8活,刀把五是死棋,下棋的時候都在拼命的圍空,根本不敢戰鬥。

看藤澤秀行和小林光一的棋譜,總是弄不明白他們為什麼這兒走一步、那兒走一步,這也許是境界,但我當時覺得他們好像在下跳棋。

當時覺得他們好像在下跳棋|離開圍棋的日子(一)

03.

慢慢的,我感覺到了殺棋的樂趣,因為當時只要吃掉了幾個子基本上就決定了勝負。班主任也迷上了圍棋,每天放學總要留下我們幾個下一盤才回家,那時吸引我的不是下棋,而是用玻璃圍棋和木質棋盤的舒服感覺。

有個體育老師當時是業餘2段,也留下來指導我們,我第一次有了數目的概念,但還是很久沒搞清楚吃1個子為什麼算2目。只記得那個體育老師教我的話,「想殺棋的時候,不要硬殺,要遠遠的瞄著。」

04.

母親知道我喜歡上了圍棋,覺得對智力有好處,給我買了副塑料圍棋,我如獲至寶,每天都把它藏在書包裡,下午早早去學校和同學下棋。

棋子下著丟著,漸漸就不夠了,於是就拿下不牽扯到收官的棋子頂上,有時會因為錯拿發生爭執,基本上都是伴隨著預備鈴聲響起,爭執聲音才結束。

05.

星期天,我基本上都跑到工人文化宮操場看臺下的棋室裡去看棋,5毛錢一張票,租棋子棋盤要5元錢押金,交棋時,是用秤稱重量看棋子夠不夠。

後來改進了,在薄木板上鑽100個比棋子略大的孔,將棋倒在木板上,將棋子攤開,棋子落滿100個孔,就計數為100個。

每次去,棋室裡面煙霧繚繞,人們或坐或蹲,下棋的眉頭緊縮,看棋的指指點點,不時傳來落子和嘆氣咳嗽的聲音。

當時覺得他們好像在下跳棋|離開圍棋的日子(一)

06.

在棋室裡,有兩樣東西是不能缺的,一是茶水 二是煙。棋室裡的開水是免費的,人們基本上都用很大的白色搪瓷茶缸(外面印著××紀念),裡面有厚厚的黑色茶鏽,泡上一缸花茶。

要不就用罐頭瓶,外面用毛線打個套,以防燙手。下棋的人基本上是手不離煙的,專心的菸灰很長了都不知道抖抖,突然菸灰掉落在棋盤上,兩個人便鼓起腮幫拼命的吹,象小孩在吹畫片一樣,很有趣。

07.

我發現棋室裡的人下棋,書上的定式基本上他們都不用,可能是他們沒看書的緣故,反正佈局五花八門,有先走天元的,有先走三三的,反正走不了幾步就開始纏繞著殺棋,基本不管自己和對方的厚薄,只有被對方斷了才知道自己的斷點很多。

我始終是在看棋,不敢主動找人下,怕棋臭丟人。但通過一段看棋,我也學會了幾招角和邊的手筋,回去跟同學下棋都用上了,而且屢試不爽。

當時覺得他們好像在下跳棋|離開圍棋的日子(一)

08.

隨著圍棋的流行,西郊又相繼開了幾家棋室。現在碧沙崗公園裡的皇家花園飯店原來是個露天游泳池,池子旁邊的亭臺樓閣裡開了一家棋室,顯得比較乾淨有序。

在那裡,我感受到了圍棋人的彬彬有禮。接著,現在嵩山路上的河南圖書館裡也開了一家棋室。

在那裡,我第一次看見了電視裡講解用的大盤,不是吸鐵石的,棋子是用木頭做的,象月餅一樣大,中間有孔可以掛在帶釘子的棋盤上。當時還聽說二七紀念堂也有一個棋室,應為路途遙遠,我一直沒去過,很遺憾。

09.

到高中了,學習開始緊張,不再怎麼下棋了。偶爾心煩的時候,會去棋室裡轉轉。但是體育臺的《紋秤論道》我集集都看,喜歡聽華以剛和聶衛平的講棋。

《圍棋天地》雜誌也經常買,不過就看看裡面的圖片,瞭解一下當今的高手是誰而已。

大學裡,我基本上是圍著足、藍、排三大球轉,好像基本上忘卻了圍棋。

直到有一天,寢室裡的同學從家裡拿了一副圍棋,來下五子棋,我才想起來我會下圍棋,路過舊書攤的時候,發現吳清源的《黑布局》和《白布局》,非常喜歡,買回來細心研究模仿。

找室友下棋過過癮吧,但室友的水平太差,滿足不了我絞殺大龍的激情。

「待續……」

畢金豫,鄭州人,在新鄭機場從事飛機加油工作,喜歡圍棋和雕刻。有個願望:想寫一部70後人群的劇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