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刑责年龄不能说改就改

3个月前,湖北孝感一名初二女生在放学回家路上,被男同学持刀抢劫。在凶器胁迫下,女生被迫脱光衣服,反抗过程中身体受到多处刀伤。但行凶者被抓获后,因其未满14周岁,不能承担刑事责任,警方只能撤销立案,予以释放。

大数据分析

传播趋势

据复兴新媒体中心全国社情民意、舆情监测系统监测显示,从7月2日到7月5日发稿时,共监测到相关报道447篇。

未成年犯罪刑责年龄不能说改就改

未成年犯罪刑责年龄不能说改就改

如上图所示,话题热度自7月2日起逐渐下降。

媒体类型

未成年犯罪刑责年龄不能说改就改

正负面分析

未成年犯罪刑责年龄不能说改就改

报道倾向上,负面报道所占比重最大,超过八成。其次是中性报道占比15%,正面报道仅占3.1%。

媒体观点

法制晚报:现在,的确也到了对此进行讨论的时候了。无论是出于对受害人权益的保护,还是出于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震慑与遏制,对刑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里相关的条文予以修订,都变得迫切起来。对少年犯罪者实施刑罚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通过刑罚来维持社会的安全和秩序的规范。从这个角度来看,过分的宽容是不应该存在的,空隙需要得到弥补,法律也应该随着时间的变化,按照程序进一步完善起来。

红网:当前,随着生活水平总体的提高,未成年人身体发育加快,承担刑责年龄也当与时俱进;一味强调对这些问题少年的保护,不但会伤害更多的“未成年人”,让小恶变大恶最终也会殃及更多人。

同时,针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相关社会救助制度也需紧紧跟上,家庭、社会、学校切实加强法制教育,必要的惩戒莫再缺位,让其从小就明白:犯错就得付出代价;要及时修复已经形同虚设的工读、少管制度,对不够承担刑责的未成年人,及时实施强制改造,让其迷途知返。

遏制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唯有综合考量,“惩”与“救”有机结合,方能有效化解此社会问题,还未成年人更明朗的天空,助其健康成长。

网友观点

@熊猫眼观天下:未成年人渣保护法吗?

@小小心愿啊abc : 别管年龄,只要是人,犯了罪就得承担。

@丨2333 :未成年保护法,能是护身符吗

未成年犯罪刑责年龄不能说改就改

复兴观点

因为湖南孝感的这起未成年人恶意伤人事件,又掀起了人们对未成年人犯罪刑法判处的热潮。因为现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我国互联网并没有分级制度,未成年们在网上浏览的信息实则与成年人并无差异,虽然近年来一直在严肃贯彻净网行动,但是色情、暴力等内容仍是屡禁不止的在夹缝中残存。接触的信息影响了这一代未成年人的认知,在家长和学校的管教不严下难免有被不良信息影响的未成年人。

面对未成年人犯罪居高不下的态势,不少人呼吁:降低刑责年龄,让这些问题少年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只有关进笼子里才能有效遏制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但是对于这一现象社会各界也有不同的观点。有人呼吁“降低刑责年龄”,也有人否定。

但就我国目前的形势看来,未成年人犯罪属社会问题,要有效缓解此问题,理当立足于社会持久发展,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应感情用事,需综合考量。不能因为极个别未成年人恶意伤害事件就操之过急的要求更改刑责年龄,也不能一味强调对问题未成年人的保护。在笔者看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有关部门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考量,对全社会的未成年人的、进行调查等,得出一个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文/王娜

图/复兴大数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