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亮眼財報背後:新零售「中國方案」的全球賦能

阿里巴巴又亮出強勁財報!

11月2日晚19點30分,阿里巴巴集團公佈2018財年第二季度(2017年7月1日-9月30日)業績,

收入同比大增61%,創IPO以來最高增速。在盈利、用戶、核心電商增速等多方面同時實現超預期強勁增長,顯示“五新”戰略的持續推進對於集團各項業務的強大帶動作用。

因為預見有天貓雙11這個“big day”的重大利好,財報出爐前,一眾投行和評級機構就已看漲阿里,紛紛上調對阿里的目標股價,並維持買入評級:

例如,瑞銀上調目標價至215美元;花旗銀行視阿里巴巴為“互聯網行業首選股”,將目標股價定為210美元;太陽信託(SunTrust Robinson Humphrey)將阿里巴巴目標價上調至205美元。華爾街的投資者們等待著“見證奇蹟的時刻”,昨夜,阿里巴巴用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完美回應了市場的期望。而緊隨著財報的步伐,今天上午巴克萊銀行更是迅速反應,將阿里巴巴的目標股價上調至220美元。

從城市到農村,從國內到海外,承載著中國商業力量的天貓“雙十一”以及它身後的阿里巴巴經濟體,正在加速全球賦能的進程。

阿里巴巴亮眼財報背後:新零售“中國方案”的全球賦能

新零售異軍突起線上線下大融合

財報顯示,該季度,阿里巴巴收入達人民幣551.22億元(82.85億美元),同比增長61%,核心電商業務收入達人民幣464.62億元(69.83億美元),同比增長63%。

新財報的亮眼成績背後,是新零售戰略的迸發的巨大能量和驅動力量。今年是馬雲提出的新零售元年,在阿里巴巴的戰略佈局下,零售業的新物種如雨後春筍湧現,商品佈局和動線不斷優化調整,定位更加精品化和年輕化。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表示:“我們收穫了一個出色的季度,動力是我們的消費者洞察以及科技創新,為阿里巴巴經濟體中的客戶提供的價值不斷增加。我們看到通過新零售戰略整合線上線下的初步成果,消費者也正受益於優質的商品、優化的客戶體驗和隨時隨地購物的巨大便利。”

如果說去年的雙11是在線上購物體量膨脹的情況下啟動線下資源來幫助線上完成交易的話,那麼今年雙11要做到的是,基於新零售的場景概念,讓線下也同樣營造和線上一樣的購物狂歡氛圍。

無論是已投用的阿里無人超市、盒馬鮮生、零售通,都向世人傳遞一個訊息:零售業不再是一種僵硬化的銷售商品行為,而是必須由消費者參與共建的新生活方式。

傳統的售貨和購物方式在此被顛覆,依託新零售賦能,越來越多的傳統零售門店煥發新生。例如盒馬鮮生,通過消費者的APP操作,實現了線上線下數據的一體化運營和管理;零售通,則立足於廣闊的農村市場,海量的雜貨店得以獲取信息化指引和有競爭力的商品。商家和消費者都能從中受益。

又如零售通的線下項目——天貓小店,今天看似很土的夫妻老婆店,會變成一個互聯網的智能中心,零售通的後臺可以就小店店面的大小,老闆個人的年齡、個性、資金的狀況,乃至方圓一公里內所有消費者的畫像,來提供最合理化的商品結構推薦。

展望今年天貓雙11,無論從天貓平臺,到銀泰這樣的商業綜合體,還是大小商超、“智慧門店”和天貓小店,零售消費場景幾乎到達每個人身邊。用生態系統來支持“五新”戰略,賦能個人、中小企業、農民和所有規模的企業做全球生意,是阿里巴巴對未來零售業的願景。這得到了來自消費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雙向價值肯定。

阿里巴巴亮眼財報背後:新零售“中國方案”的全球賦能

天貓領跑阿里經濟體賦能全球

阿里巴巴不僅在賦能國內市場,已然為全球零售創新提供了中國樣本和中國方案。

財報顯示,天貓實物商品GMV同比增長49%,連續第二個季度領跑行業,繼續擴大市場領先優勢。

新財報的傲人成績,也在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天貓雙11的火熱。將一種商業活動升格為全民節日,在潛移默化中持續改變人類生活,使之成為一種永續的時代記憶,阿里巴巴只用了短短9年時間。

今年天貓雙11,全世界超14萬品牌、100萬商家、1500萬種好貨,參與到這個購物狂歡節日中。從陽光溫潤的智利果園的車釐子,到寒風凜冽的加拿大海中的北極貝,全世界的貨架向中國消費者敞開。

這不僅僅是中國消費者的盛大節日,“剁手”的狂歡屬於全世界的消費者。可以預見,天貓雙11已不是中國一國的“獨角戲”,而演進成為從生產、營銷到物流、支付的全球整個商業力量的大協同。

阿里巴巴新零售戰略正為經濟體生態系統持續創造更大的價值。在阿里巴巴的引領下,整個零售產業正在進行重構、轉型、升級,其成果開始漸漸反哺於實體經濟。根據商務部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2300多家零售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4.1%,零售企業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增速同比分別提高7.8%和14.3%,零售業正在回暖。

在這個新零售時代裡,天貓無疑擔當了賦能者的先鋒角色。今年的天貓“618”年中大促就是對新零售戰略的首次檢閱:當天零點10分,天貓服飾成交突破10億元,快消行業開場後半小時內同比增長378%,其中天貓超市同比增長高達13倍。

“新零售戰略推動下,天貓真正成為全球品牌實現新零售轉型的主陣地、引領中國品質消費的主引擎。”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認為,天貓已成為一個超越國界的商業平臺,它主動為市場參與者賦能,這也正是阿里巴巴創業之初便確立的使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阿里巴巴亮眼財報背後:新零售“中國方案”的全球賦能

用商業和科技創新演繹全球擔當

被阿里巴巴賦能的不僅是中國的實體經濟,這家雄心勃勃的公司正在不斷加速全球化步伐。

在此宏願下,今年3月,阿里巴巴eWTP“數字中樞”落地馬來西亞,幫助馬來西亞乃至整個東南亞地區的年輕人和中小企業參與全球貿易。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說,從東南亞市場開始,阿里巴巴會持續推進全球化,服務本地市場。“全球化策略是阿里巴巴集團最長期的戰略,我們的目標是希望20年以後能夠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要達到這個數字,我們肯定要走到全球去。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實現全球買、全球賣、全球付、全球運、全球遊”。

10月11日,在2017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正式宣佈成立承載“NASA計劃”的實體組織——“達摩院”。阿里巴巴表示,目前正在招聘100名研究人員,將幫助它達到二十億客戶服務的目標,到2036年創造1億個就業崗位,同時也增加全球技術合作。

美國著名商業雜誌福布斯在其網站上發佈了題為《2017天貓雙11:阿里巴巴對零售業的未來願景》的文章。文中稱,今年的天貓雙11將成為一個全球的盛會。阿里巴巴將由此確立自己的定位:不僅僅是一個電商驅動的公司,更是一個融合了技術、社交、金融和娛樂的經濟體。“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不能簡單理解成一個在單日創造巨大收入的節日,而是阿里巴巴對零售業未來的願景。”

正如馬雲在阿里巴巴18週年年會上所說:“從規模上講,阿里巴巴已是世界第21大經濟體。我們希望未來能成為第五大經濟體,讓世界經濟更加普惠,健康發展。經濟體不是規模和利潤的差別,而是擔當責任的差別”。

如今,以阿里巴巴經濟體為代表的商業力量,正用商業創新和科技創新肩負起這種擔當。筆者認為,天貓雙11對於中國經濟和技術的未來,以及中國在全球自由貿易的領導地位意義重大。天貓雙11將有力地展示,中國如何描繪電子商務、全球消費和供應鏈的未來圖景。

在後電商時代,不論是新零售向左,新消費往右,還是殊途同歸,都必然會對電商行業的發展方向產生深遠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