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個人活成一個公司,你就不迷茫了

把一个人活成一个公司,你就不迷茫了

個人的難題,其實也是公司的難題:需要找到存在價值,找到安身立命之本,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則,需要嵌入在社會大環境中......我們可以很客觀地看待一個公司的發展,卻很難清醒地審視自己。

把一个人活成一个公司,你就不迷茫了

文 | 頑童00

來源 | 中歐商業評論(ceibs-cbr)

●工作幾年了,好像看不到未來的方向,怎麼辦?

●準備畢業了,工作還沒有著落,怎麼辦?

●想跳槽,想轉型,不知道從何著手?

●人為什麼要成長?人怎樣成長?

●中年危機,怎麼應對?

......

這樣的問題,看著就生出焦慮。

個人的難題,其實也是公司的難題。我們可以很客觀地看待一個公司的發展,卻很難清醒地審視自己。個人成長中的大部分問題,很難通過個人的視角去想清楚。所以,讓我們試著強制轉換一個視角,重新審視這些煩人的問題。

公司跟個人其實很像:需要找到存在價值,找到安身立命之本,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則,需要嵌入在社會大環境中。為什麼有的公司成功,百年不倒,很多公司則熬不過一年。為什麼有的人篤定踏實,有的人風風火火,到頭來有的人收穫智慧和幸福,有的人終生跟自己和全世界都過不去。

把一個人比作一個公司,你可能就不會那麼迷茫了。

做生意和過生活的本質

這半年的創業經歷,讓我意識到,做生意和過生活的本質,其實是一樣一樣的,就是八個字:

價值生產,資源配置

公司只要在這八個字上,哪怕出現小到小數點後四位的問題,都會面臨危機。作為個人,我們又是如何對待這八個字(可以換成 “意義追逐,精力分配”)的呢?

大部分人都會把錢作為最重要的資源,因為它直接影響生存和生活質量。我們用工作獲得報酬,我們會去理財,學習資產配置。

等一等,這裡好像有一個坑:錢到底是資源,還是消耗?

這就是最常見的金錢誤區:你是用錢來投資/再生產,以獲取更大的回報呢,還是隻用它來購買和消費——用完就用完了,無法增值,這跟一次性筷子沒有區別啊!如果目的僅僅是掙錢來花,來應付生活開銷,那麼錢根本不是資源,更別說做好資源配置了。

真正高價值的資源配置,往往被忽視:

●時間如何利用

●注意力放在哪裡

●精力怎麼分配

●最高階的能量——愛,何處安放?

我們可能不是資源配置的好手,那麼價值生產呢?

不得不說,大多數人容易被工作折磨成為一個厭惡價值生產的人,因而也容易忽視自己的價值生產能力。因為已經形成 “工作 = 疲累” 習得性絕望:因為要花錢,要買房買車娶老婆,不得不任勞任怨忍辱負重地好好工作。這真是一個黑得不見邊際的坑啊!

讓我們重新來看看花錢和掙錢這兩件事的邊界到底在哪裡。

比如,你每個月花四分之一的工資在美妝上面。這件事可以有幾種做法:

●抹完就抹完了,沒有任何感受

●抹完以後整個人都好了,因為自我感覺良好,每天的狀態都不錯

●抹完以後換了一個人(臉),找了配一臉的藍/鋁票,從此過上幸糊生活

●抹完以後寫出超專業的產品測評,成為時尚博主,每天無暇回覆粉絲提問,乾脆自己賣

●抹完以後不但對所有產品如數家珍,而且非常瞭解其他消費者的需求和心理,而且跟不少品牌有合作,於是開了一個美妝社區,然後開了一個公司……

這個例子有點極端,但基本上說清楚了消費和投資的區別。它們的區別,其實比我們想象中要小:任何的消費,都可以轉變為生產的行為。買了一個無人機,不用的時候租出去;看了一場劇,寫一篇劇評;去一次旅行,寫出優質的遊記或者組團代購……這些都是把純消費變為具有生產屬性的例子。

想過好日子,更多精力還是要放在價值生產上面。我們繼續以公司視角來琢磨琢磨。

價值觀驅動價值生產

怎樣能夠生產更多?這是每個公司會問的問題。

有一個技巧回答關於 How 的問題,就是去問問 “Why”。

一個人怎樣可以更有錢?不是直接告訴他怎麼掙錢,而是讓他對財富,有灼人的慾望。如果馬雲把公司使命定義為“最好的電商平臺”,而不是神馬“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創造新的財富文明”,那阿里巴巴一定不會這麼有“錢”。

為什麼人會迷茫?為什麼公司會發展不起來?首要原因還是發動機軟得像棉花糖——價值觀不清晰,底層動機缺失。

如果你是一個把“冒險”看得比“優雅”重要的人,就不會去做一些溫吞精緻的事情。如果你是一個覺得“樂趣”優於“成就”的人,就不一定會在看似已經有“成就”的平臺獲得“成就”。

好了,如果我沒有明確的價值觀怎麼辦?

沒關係,大部分人都不明確。價值觀需要長時間的打磨。好消息是,每一天、每一件事、每一個有意識的想法,其實都在幫助我們塑造價值觀,去留意它們,讓自己的意識和肉身都參與其中。慢慢地,你會知道哪些信息會天然地吸引你,哪些書看著不累,哪些人很想結交,哪些事情做起來就是開心。

比如說,我相信規律比規則重要,美比規律重要,好玩比美重要,而好玩造就了多樣性。相信這樣的價值觀,可能會總是抓不住重點,可能沒法被主流認可,可能需要面對最終一事無成的尷尬……但沒辦法,我就是(讓自己越來越)信啊。

不能把出廠設置當成商業模式

什麼是出廠設置?就是那些下意識的觀念和行為,未經檢驗的想法。最大的“廠”,是家庭和學校;最經典的出廠設置,就是吃飯睡覺打豆豆、工作結婚養小孩。

把一个人活成一个公司,你就不迷茫了

什麼是商業模式?就是公司和個人在價值觀驅動下持續生產價值的運作方式。

打卡上班是最常見的個人工作模式,它的本質是用時間換取生存和發展的資源。但是,時間難道不是最寶貴的資源?機會成本如何計算?投入產出是不是合算?

工作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出在換取資源後,我們都做了什麼?無視它,消費它,還是用在刀刃上?(好討厭,刀刃到底在哪裡)

個人成長和公司擴張也非常相像。為什麼有的人成長快?先想想為什麼有的公司成長快:

●在風口上,順勢而為

●使命驅動,目標聚焦

●模式正確,不斷加強核心競爭力(正向商業循環,是價值和核心競爭力的雙循環)

●執行力

那麼個人:

●與時俱進,身處趨勢產業和平臺焦點

●清楚自己要什麼、什麼不重要

●資源配置合理,正向積累

●行動力

說到底,商業比拼,拼的還是商業模式。個體的難題,難在探索個性化的模式。

這裡就不再囉嗦了,填一填商業模式畫布吧:

把一个人活成一个公司,你就不迷茫了

扮演好生態角色

在所有信息、物品、人、公司、國家、星球都在密切連接的今天,必需擁有網絡和生態的視角。

●作為一個公司,在產業鏈扮演什麼角色,怎樣跟其他公司建立聯繫,怎樣合作。

●作為個人,在家庭中、在不同的社會群體中扮演什麼角色,怎樣發揮價值,怎樣合作和交換。

在一切跟一切連接的時代,公司和個人的危機,可能來自所處圈層單一,而且角色邊緣化。如果僅僅是角色邊緣化其實還好,只要圈層多樣,邊緣反而可能意味著成為社群之間的橋樑,做到跨界,形成結構洞。

先想後做還是先做後想

總結一下,從公司角度審視個人成長,有幾個要點:

●打磨價值觀

●建立能加強核心競爭力的模式

●價值生產,資源配置

●扮演好生態角色

然後,你開始去打磨價值觀,去規劃個人的模式,去獲取資源,投入生產…… 抱歉,事情不是這樣運作的。我們之所以一次又一次發問而達不到解答,一次一次受困於完美規劃無法實行,也來自這種錯誤的“因果順序迷思”。

價值觀和模式都無法憑空設計。人的起點,只能是也必需是直觀的感受和行動:先去做能做的事情 → 獲得肯定和資源 → 調整為做更貼近價值觀的事情 → 獲取更多反饋和資源 → 投入再生產 —— 沒錯,就是資本主義的路子。

把一个人活成一个公司,你就不迷茫了

不是先規劃後生產,而是先生產再調整。

說了差不多 1.5k 字的廢話,而關於迷茫的答案只有一個字:

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