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标|德源大蒜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8年6月1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第二七〇号公告,正式受理郫都区“德源大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是国务院市场监管机构改革以来,四川省首个获得受理公告的地标产品。

德源大蒜产于成都市郫都区德源街道、郫筒街道、友爱街道等10个非常适宜种植大蒜的区域。早在清乾隆年间,德源大蒜就已远近闻名,其特色鲜明,瓣子大、色泽亮、口味香、辣,蒜素含量远高于普通大蒜。不仅在云南、贵州等省销量可观,还远销老挝、越南等地。德源街道村民们世代种植大蒜,德源大蒜就远近闻名。德源街道被誉为西部蒜乡,德源大蒜已获得绿色食品标志,同时注册了“德源牌红七星”大蒜商标。目前种植面积近4万亩,年产大蒜4万余吨,年产值8亿余元。德源街道是成都市最大的大蒜种植基地,也是成都最大的优质蒜薹原产地。

国家地标|德源大蒜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德源红七星大蒜

德源街道大力发展绿色大蒜基地化建设,已建成以东林村、义林村、平城村等为主的大蒜标准化生产基地,现已辐射到友爱、红光等镇,并在镇、村成立大蒜产业协会和营销协会。生产的大蒜获得了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同时注册了“德源红七星”大蒜商标。基地生产的红七星大蒜主要销往云南、贵州等省作种植商品蒜蒜种。该镇大蒜常年规范种植在10000亩以上,年产蒜薹350万公斤、蒜籽550万公斤,外销98%以上,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形成了省内外优质蒜薹、优质蒜种基地的规模效应。

为进一步挖掘、培育这一地方名产,郫都区区委、区政府坚持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按照绿色生态理念,加快高端品种、高端品质、高端品牌“三位一体”的生态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德源大蒜基地建设,在传承几百年种植技艺的同时,充分发挥标准化在规范传统种植工艺中的作用,定期测土配方,农户按方施肥等手段,通过统一培训、统一标准、统一种苗、统一用药、统一施肥、统一采收、统一销售、统一服务做到,保证了“德源大蒜”的产量和品质。

国家地标|德源大蒜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德源大蒜种植示范基地

同时以“互联网+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不断扩大“德源大蒜”种植规模,充分发挥专合社的市场主体作用,探索“互联网+农业”模式,加强农业物联网建设,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检测体系,实现传统种植文化与现代化种植技术的有机结合,并利用“京东到家”等互联网平台不断拓展“德源大蒜”销售渠道和规模。同时,开发大蒜衍生品,提高传统农产品的附加值,引领“德源大蒜”产业再一次腾飞,真正实现带领全区参与“德源大蒜”种植的农民脱贫致富,将“德源大蒜”打造成郫都区又一张响亮的名片。

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保护和传承德源大蒜产品资源,提高品牌知名度,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郫都区于去年9月启动了德源大蒜申报地标产品保护工作。接下来,郫都区市场和质量监管局、德源街道办等相关部门将进一步抓好地标产品申报各项工作,力争德源大蒜顺利获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杜敬秋 成都日报 刘浏 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