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朝那湫历代祭祀考

「争鸣」朝那湫历代祭祀考

「争鸣」朝那湫历代祭祀考

宁夏固原彭阳县朝那湫渊

一、先秦

战国秦昭王在位时,据《史记卷百一十·匈奴列传第五十》记载:“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於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今固原、彭阳境始属秦国版图。在秦国与楚国的争战中,秦国投《诅楚文》于朝那湫,文曰“受皇天上帝及丕显大神巫咸之几灵德,赐克剂楚师,且复略我边城。敢数楚王熊相之倍盟犯诅,箸诸石章,以盟大神之威神,”以祈求天神保佑秦国获胜,诅咒楚国败亡。

二、秦汉

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自华以西,名山七,名川四……湫渊,祠朝那,”祭祀所用物品与东方名山川一致,“牲牛牢具珪币各异”

秦因暴政,二世而亡,前202年西汉建立,西汉统治者也十分重视山川的祭祀,汉高祖二年(前201)汉高祖刘邦下诏曰:“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诸神当祠者,各以其时礼祠之如故。”汉武帝即位后“尤敬鬼神之祀”,还下令全国各地“缮治宫观名山神祠所”。曾作为华山以西四大名川的朝那湫,理应也在祭祀之列。当然汉初“朝那湫泉涌产灵芝”,可能也是汉初祭祀朝那湫的重要原因之一。

「争鸣」朝那湫历代祭祀考

甘肃平浪庄浪朝那湫

三、魏晋南北朝

伴随着东汉中后期的西北羌族大起义,郡县内迁,人口外逃,《三国志魏书》记载到曹魏“正始元年(240),凉州(即武威)休屠胡梁元碧等,率种落二千馀家附雍州,”朝廷将其安置在“安定(郡)之高平(县)”,即今固原市境内。后来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先后统治这里。在少数民族统治期间,对朝那湫的祭祀是否存在,当前缺乏史料依据,无法考证。但作为一个地理名词,朝那湫在这一时期仍是很有名的,并得到学者的关注。魏晋经学大家苏林曾记载到“湫渊在安定朝那县,方四十里,停不流,冬夏不增减,不生草木”,给我们留下了当时朝那湫面积大小的宝贵史料。

四、隋唐时期

589年,隋朝统一全国,结束了数百年的动乱,618年,唐朝建立后,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朝那湫的祭祀应该在这一时期得到恢复。唐初经学家颜师古曾说:“此水,亢旱,每于此求之。”唐太宗贞观十六年(642)成书的《括地志》准确记载了朝那湫的方位,“朝那湫祠在原州平高县东南二十里。”因避唐高祖李渊讳,在唐代典籍中,“渊”皆改为“泉”,“湫渊”改称“湫泉”。唐代中期杜佑在《通典》中说“湫泉,祠朝那;湫泉在安定郡界,清彻可爱,不容秽浊,或有喧污,辄兴云雨,”并记载了当地每逢干旱则来此求雨的习俗,“土俗亢旱,每于此求之,相传云龙所居也。”

「争鸣」朝那湫历代祭祀考

彭阳县出土的朝那铭文鼎

五、宋代

宋代仍祭祀朝那湫,“朝那湫泉,水旱,祷之有应”,可能是朝那湫有多次求雨应验的情况,“诸祠庙,自开宝、皇祐以来,凡天下名在地志,功及生民,宫观陵庙、名山大川能兴云雨者,并加崇饰,增入祀典” 。“朝那湫龙祠。在东山寨硖山。即汉《郊祀志》所祠渊也。真宗天禧二年(1018)四月赐庙额灵泽。神宗熙宁十年(1077)六月封泽民侯” 。此后太常博士王古总结北宋立国以来的神祠祭祀时说“诸神祠无爵号者赐庙额,已赐额者加封爵,初封侯,再封公,次封王” 。2007年时任彭阳县人大主任的杨忠先生,在朝那湫遗址发现残碑一方(现藏彭阳县文物所),上有“那之湫”等十余个带有宋体特征的汉字,这块残碑为北宋时期朝那湫祭祀的物证。当然,在当时镇戎军境内,被赐额的不止朝那湫一处,“三川寨(今固原原州区彭堡镇)妙娥山神湫龙女祠,哲宗元符二年(1099)八月赐额灵佑。”“碧龙泉神祠,在定戎寨(今海原干盐池),徽宗崇宁四年(1105)十二月赐额灵源,封丰利侯。”

六、元代

1127年,金灭北宋,朝那湫属镇戎州,据《重新朝那湫龙神庙记》载,地方官员坚持了对朝那湫的祭祀,“金宋边臣尝祀于祠,碑志仍存。”到金朝末年,则“兵尘荡起,祠无人居。”蒙元之初,朝那湫祠已经荒破到“上雨傍风,久赤摧堕,瓦砾椿芜,弗辨圣元”的程度,幸有本地官员“划荒芟秽,建庙致祭”。建成后,在地方干旱时则“诚敬祈祷,雨旸之应”。元大德十年(1306),固原境发生地震,朝那湫祠“殿宇湮灭”,延祐元年(1314),官府“复构堂屋,绘神塑像,俱尽其美。”元统三年(1335)境内“连旬不雨,禾且告病,知州朵儿只复率僚吏奉币祝恭,事祠下。未及州而澍雨,越三日乃止。郡人欢呼,民遂有秋之望。”

「争鸣」朝那湫历代祭祀考

庄浪出土的诅楚文拓片

七、明清

明朝,经历了永乐元年(1403)、成化十三年(1477)、成化二十一年(1485)、弘治六年(1493)、弘治十年(1497)等多次地震,朝那湫水走漏严重,到嘉靖仅“广五里,阔一里”,成了一个小湖。由于水量的急剧减少,人们对朝那湫祠的崇拜程度大大降低。加之此时“西海大于东海,且湛澄且甘”、固原州城南有风云雷雨坛、城北有山川社稷坛。官府遂放弃在朝那湫举行祭祀活动,在岁旱时,仅有一部分“土人祷雨于此”。又经历了嘉靖四十年(1561)、嘉靖四十一年(1562)、隆庆二年(1568)、万历二十六年(1598)、天启二年(1622)等多次地震,朝那湫水继续走漏,到清初年,朝那湫已经“干涸”,土人称其为“干海”。

彭阳建县前,四面环山的东海子遗址已被固原县水利部门修建成水库,在遗址东南有一小山丘,高约60米,面积3万多平方米,文化堆积1—1.5米。大量秦汉时期的绳纹大板瓦、宋元特征的陶器残片,以及残存的柱础石、2007年发现的“那之湫”残碑,无不印证了历代在此祭祀的史实。

恰在朝那湫锐减直至干涸消失之时,一些地方学者对朝那湫的地望提出了新的观点。最先是嘉靖年间平凉学者赵时春提出的“华亭西北说”或“庄浪说”,赵时春在其《朝那庙碑记》言道:“朝那地界故广,而湫则所在有之。唯华亭县西北五十里湫头山(今属甘肃庄浪),山最高,池渊泓莫测,早涝无所增损。且北麓为泾之源,南距为汭之源。神灵所栖,莫宜于斯。”清道光时,又出现了另一种说法——“镇原太洋池说”,李从图撰修《镇原县志》时说:“太洋湫……不涸不溢,祷旱辄应,人咸呼为神湫,即古朝那湫也。”并在艺文中附上了邑人张辉族的考证《邑太洋湫即古朝那湫辨》“朝那故属秦戎,凡有湫,孰不可以朝那名?……太洋湫绝无流水,亦无增减……余曰朝那湫名太洋神,号朝那、太洋”。这两种说法到民国时附会者增多,甚至直至今天仍被个别学者所坚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