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过后,部分地区玉米粘虫正在爆发

雨季过后,部分地区玉米粘虫正在爆发

玉米粘虫喜温暖高湿,因而一般在降水过程多、土壤及空气湿度大的气象条件下发生,近一段时间,东北地区持续阴雨天气,雨季过后粘虫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爆发,已经有部分地区黏虫开始爆发。千万不要小瞧了小小的玉米粘虫,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光杆,造成玉米严重减产,那么该如何防治玉米粘虫呢?

粘虫习性及规律

粘虫是一种迁飞性、暴发性的杂食性害虫,并且繁殖速度快,具有成群迁移危害等习性,容易形成短期内集中暴发成灾态势。

幼虫多在早晚活动,即早晨日出到10点以前和傍晚前后。常常群集迁移危害,故又名“行军虫”。一、二龄幼虫仅啃食叶肉成天窗,三龄以后沿叶缘蚕食成缺刻,危害严重时吃光大部叶片,只残留很短的中脉;幼虫体色随龄期、密度、食物而变化低龄幼虫取食嫩叶,体色呈绿色至灰绿色,虫口密度大时,4龄以上幼虫呈黑或灰黑色,老熟幼虫体长38毫米,头黄褐色,有一“八”字纵形。体背有5条纵纹。幼虫受惊有假死和潜入土中的习性。以第二代危害夏玉米为主。

玉米粘虫的防治措施

要及时掌握当地植保部门发布的虫情监测预警信息,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尽量把玉米粘虫防治在三龄以前。

农业防治。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浅耕灭茬,破坏玉米粘虫的栖息环境,降低虫源。人工捕杀。玉米出苗后,在幼虫取食的早晚人工捏杀幼虫。

成虫诱杀技术。杀虫灯法。在成虫发生期,于玉米田间按每50亩1盏安置太阳能杀虫灯,夜间诱杀成虫;性诱捕法。用配置粘虫性诱芯的诱捕器,每亩1个插杆挂在田间,诱杀成虫。

幼虫防治技术。幼虫以3龄之前防治最佳,时间以早晨或傍晚粘虫在叶片活动频繁时施药最佳。生物农药:在粘虫卵孵化盛期喷施1.6万单位苏云金杆菌(Bt)制剂,低龄幼虫可用20%灭幼脲3号悬浮剂1000倍液;化学农药

:当玉米田虫口密度三代50头/百株以上时,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l0%吡虫啉2000~2500倍液等杀虫剂喷雾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技术。释放赤眼蜂或田埂种植芝麻、大豆等显花植物,保护利用蜘蛛、寄生蜂等天敌防治粘虫。

在玉米粘虫的防治过程中,尽量把玉米粘虫防治在三龄以前。防治时间一般选择早晚幼虫取食的高发时间,喷药部位尽量施药在玉米心叶,注意个人防护,严防中毒事故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