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货才甩卖,奢侈品都不打折

垃圾货才甩卖,奢侈品都不打折

一、

每次逛商场时,我们总会碰到打折促销的商家,贪图小便宜的人总会被这些巨大而吸睛的横幅吸引,整个人都热血沸腾,双眼放光。商家的吆喝声越大,我们的心跳就越快:“全场五折,清仓甩卖啦,只要998”如此等等。

生活中,爱贪小便宜的人比比皆是。无论何时何地,促销两个字总能刺激顾客的购买欲,让人忘记是否真的需要,而只是一心想着自己占了大便宜。

可如果我们仔细看看那些打折促销的商品,我们会惊讶的发现:这些商品都是商家卖不动的低等品、残次品,最常见的就是那些5元10元店等等。

二、

可当我们去逛奢侈品商店时,你会发现几乎没有奢侈品会打折,你装作不是第一次逛这种店的样子,故作老成的让店员拿出最新款来试试,看似不经意的撇了眼标签,心底倒抽了一口凉气。

摸了摸口袋,手心开始微微出汗,脑袋开始盘算着工资刚发下来没多久,去掉房租、水电煤、日常开销已经所剩无几了,再还还上个月借朋友圈的钱,你有些尴尬,店员仍保持着礼节性的微笑,可目光像针一样刺过来,将你浑身扫了个遍,你都能听到他们内心的鄙视和不屑,好像在对你说:“没钱就别进来。”

灰溜溜的逃了出来,还心有余悸,也愤愤的暗暗发誓:“装什么b,等大爷有钱了过来刷,看你还得瑟不!”

说到这里,你脑海里是否也浮现出自己跟奢侈品第一次相遇时的情景呢?

也许几年过去了,当我们成家立业,随着工资收入的增长,咬咬牙两个月也可以买个古驰LV;狠狠心跺跺脚也能换辆宽敞的豪车,但更多的是放在孩子的教育上,或者是父母的赡养上,抑或是生活品质的提升上。

那些年买过的奢侈品也早已尘封在墙角一个不知名的箱子里,而当逛到恒隆港汇的时候,也能目不斜视的经过,再也不是趴在橱窗前眼巴巴的望着里面而内心纠结忐忑的小姑娘了。

三、

你还记得自己刚毕业时省吃俭用买的第一个包包吗?

你还记得买到心仪的限量款时欣喜而激动的小心思吗?

你还记得那年拿到年终奖时给自己奖励的第一块腕表吗?

那究竟什么样的物品能算是奢侈品呢?

奢侈品(Luxury)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

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是价值/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奢侈品又是指无形价值/有形价值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

其实,奢侈品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对于王思聪他们来说,奢侈品只是普通的商品,买个名牌包就像买瓶水一样常见。可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它只是我们内心虚荣和攀比的倒影。

在习惯了外表上的装饰和奢侈,你是否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也需要一件奢侈品了呢?

四、

那究竟什么能算真正奢侈品呢?

它不是你省吃俭用几个月买下的那个包,也不是你年终奖下的那块表,更不是你为了虚荣和攀比去追逐的那个logo,

真正的奢侈品,

是你历经沧桑后的从容,

是你饱受苦难后的淡定,

是你爱过恨过后的不悔,

更是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后的气质。

它最终会沉淀成你的灵魂,

累积成你的模样,

凝聚成你的气质,

变成你的整个人,

这才是你最值钱的奢侈品。

五、

廉价的垃圾货也有它的优点,除了便宜。

昂贵的奢侈品也有它的缺点,除了昂贵。

就像人一样,廉价的人际,廉价的爱情,廉价的工作,最终你会变得廉价不堪。

而高级的朋友,珍贵的爱情,热爱的事业,最终让你变成高级的“奢侈品”。

请抛去那些垃圾货,

把自己活成奢侈品。

我们的人生,才不要打折促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