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粮食价格或将一降再降,农民种植收益到底应该怎么来保障?

民以食为天,农以粮为生。粮食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问题,它关系到世间民生,也作用于社会百态。所以,粮食价格会不会上涨这个问题,不仅仅和以种地来谋生的老农民们息息相关,更和每一个食五谷在人间的百姓紧密相连。

那么粮食价格到底会不会上涨?下面,笔者就简要说一下我的看法。

展望未来,粮食价格或将一降再降。

未来粮食价格或将一降再降,农民种植收益到底应该怎么来保障?

是的,你没有看错,如果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国家的粮食价格并不会有大幅度增长,反而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形势而有一定的走低。从这些年我国大力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就可以一窥究竟。

熟悉我国农业政策的朋友应该有了解,自从2014年以来,我国先后对大豆,玉米,稻谷和小麦这四大粮食作物的收储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粮食价格由此前的政策市直接转变为了市场市,几乎完全由市场供需来决定粮食的市场价格。目前,我国只有稻谷和小麦还在适应托市收购,大豆和玉米已经完全成为了市场化收购。

可即便是仅存的两个依旧实行托市收购的粮食品种,稻谷和小麦的托市收购前景也是一片灰暗,这两年最低价格标准一降再降,而且市场上还充斥着取消稻谷和小麦托市的声音,如果该举措一经落实,意味着我国四大主粮全部实现了市场化收购,其价格也将由市场来定,国家不再托底。

粮食价格下调,农业补贴或增加。

未来粮食价格或将一降再降,农民种植收益到底应该怎么来保障?

虽然笔者以上的言论让大家有所失望,但是笔者可以断定,即便是在粮食价格整体下滑的背景下,农民的种植收益并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国家届时会通过发放新的农业补贴或者增加原有补贴标准的形式,来达到粮食价格降低,但农民收益稳定的预期。

这样的方式是有足够的成功经验的,据笔者链接,目前全世界主要的粮食生产大国都借此来保证本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粮食市场活力,比如说美国的农产品在世界粮食贸易中会如此强的竞争力,和本国对于农民的高额补贴密不可分。

未来粮食价格或将一降再降,农民种植收益到底应该怎么来保障?

而我国也开始了一定的探索,比如说我国在玉米和大豆领域进行的收储制度改革,玉米和大豆的市场价格降低了,但是农民会获得生产者补贴,收益并没有降低。

与此同时,我国的玉米市场活力被激发出来,也具备了更强的国际竞争力,产业发展更加健康。

我觉得,粮食价格低了不是坏事,只要有足够的补贴保证农民收益不降低就好。他们很辛苦,要让他们过得好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