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部抗日影片,蔣經國態度大迴轉,宋美齡也難得一見笑了

現階段,各路導演是拍攝了很多的抗日性質的神劇,雖然質量參差不齊,但還是會引發我們的一些感觸,不由得回憶起了兒時看著長大,啟蒙抗日思想的老劇片。當然,比較印象深刻的就是1985年的《血戰臺兒莊》。

看了這部抗日影片,蔣經國態度大回轉,宋美齡也難得一見笑了

這個片子教育意義深厚,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首部寫照國民革命軍與日軍的正面交鋒;第二是,拉近了臺海兩岸的距離。因為蔣經國在觀過此劇之後,禁不住嘆說:看了這個,我才知道大陸是認可我們的功勞的,本以為片子會扭曲我父的,這樣看來的話,大陸是沒有排斥我們的,我們該改變的還是要改的。之後,他建議了國民黨的領導人員都瞭解了這個影劇,很快的,臺灣做出了態度,突出的表現就是允許抗戰老英雄們會各自老家看望親人。當宋美齡觀看過此片後,同樣也現出了難得一見的微笑。

看了這部抗日影片,蔣經國態度大回轉,宋美齡也難得一見笑了

影劇剛開始不是演的戰火瀰漫的前線戰鬥,卻回到了1937年末,演述了韓復榘丟失山東駐地的一戰,一個個的安排了蔣介石、白崇禧、湯恩伯、李宗仁等重量級人物出場。然後,展示了韓復榘於開封會議遭捉拿起來處了死刑,接著開始了本抗日劇的一次著名戰役臨沂救援戰,演繹了張自忠和龐炳勳的故事。

看了這部抗日影片,蔣經國態度大回轉,宋美齡也難得一見笑了

多次講述並凸顯了張自忠和彭炳勳的衝突,說的是他們早先都是馮玉祥的部下,後來,蔣介石籠絡了龐炳勳,反過來攻襲張自忠,導致張受了重創,在護衛的不要命保護下幸得沒死。這場經歷,在李宗仁面前張自忠自己親口說了一遍,之後,在龐炳勳在臨沂自己也提了一次。然而,在外來侵略到來時,他們不計前嫌,聯合戰鬥,一致對外得到了萬人稱讚。

看了這部抗日影片,蔣經國態度大回轉,宋美齡也難得一見笑了

但後來聽說說的不確切,兩人的舊部多次糾正敘述這個情況,本質是1933年發生的長城抗戰,兩人各處一地,相互合作彼此照應,同仇敵愾,臨沂的戰爭並非張和龐的首次合作,他們不光沒有仇恨,還是很好的朋友。

然而,這並不是影片拍攝者故意的,由於故事來源的是李宗仁的記錄,故事的主人公應是韓復榘和龐炳勳,錯被李宗仁弄成了張自忠,就這樣錯傳了無數個日夜。

看了這部抗日影片,蔣經國態度大回轉,宋美齡也難得一見笑了

這個影劇中,演繹的另一場重點的戰役是藤縣保衛戰,還演了川軍開進第5戰區被獎勵且拿了錦旗,影片反映了真實的王銘章部隊於2戰區被看不起和被攆走的經歷。這場戰役,拍攝的相當豪壯,特別是戰爭結束的時候,部隊死傷的只有王銘章和警衛員,警衛也是重傷在地無法再戰更不用說撤退,對王銘章說他不願意被俘,懇求老領導成全自己。王銘章哭著擊斃了他,然後自己一個人爬上被摧毀的不成樣子的城牆,不慌不忙的吸了一支菸,聽著四面八方衝向他並高喊“捉活口”,然後低頭看著日本士兵,開槍自盡了!

看了這部抗日影片,蔣經國態度大回轉,宋美齡也難得一見笑了

實際場景出現在影片中是異常豪壯的,然而據說也不是很確切的。結合了很多資料,王銘章不是自盡,反而率領殘餘士兵瘋狂衝鋒攻擊日本人時,死在了日軍的舉槍掃射中,和電影比起,一樣的壯烈。

看了這部抗日影片,蔣經國態度大回轉,宋美齡也難得一見笑了

確實,王銘章率領的一二二師不是和影劇演的一樣,拼的光桿司令。師長戰亡了,部隊亂作一團,就瘋狂的衝向城外。有一份國民戰報曾有報道,一二二師戰亡111人,傷員166個,不見了476個人,這項報道和大多數口口相傳的差異太大了。當然,死傷人數的多少並不是判定豪壯程度的標準,日本方面的記載顯示,曾在藤縣俘了僅23人,由此可以推斷,一二二師長戰亡以後,部下不是混亂的撤退中失敗了,反而,有計劃的突圍,保留了抗日力量的部分存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