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端市场被“吊打”,高端市场遭垄断,国产大米到底怎么了?

最近关于稻谷的话题颇受关注,我们就来聊一聊中国的稻谷种植有多么厉害吧,因为它很神奇的占据了世界稻谷产业发展的三个第一,它分别是产量第一,消费量第一和进口量第一。

乍一听,是不是觉得有着不可思议,为什么我们国家的稻谷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为何进口量也能尴尬的位于世界第一呢?这还得从我国的稻谷种植现状说起。

中低端市场被“吊打”,高端市场遭垄断,国产大米到底怎么了?

中国稻谷、大米产量均为世界第一!

据了解,2017年全球大米产量达5.03亿吨,同比增长0.7%,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数据,2017年全球五大大米生产国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尼、孟加拉国和越南。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的稻谷产量达到了2.02亿吨左右,处于历史最好水平,远超小麦,谦逊于玉米,是我国产量第二高的粮食,但是平均亩产和效益却是第一。

2016年大米产量为1.45亿吨,占世界稻谷年总产量的30%,在世界上100多个水稻生产国中是当之无愧的“稻米第一大国”。

中低端市场被“吊打”,高端市场遭垄断,国产大米到底怎么了?

中低市场被“吊打”,高端市场遭垄断!

但我国稻谷种植也面临两个严重的问题,其中一个那就是种植成本高,市场价格远超国际市场价格,另一个就是我国稻谷种植中,中低端稻谷供给量过多,而中高端稻谷供给量过少。

这也就造成了在低端市场,我国大米供给量充足但是价格没有进口大米有优势,你像一些走私来的东南亚大米,每斤售价不到一块钱,而国产大米市场价多在两块钱一斤以上,所有我国严格打击走私大米行为。

而在中高端市场,国产大米供给量却不足,只能让这个利润特别大的市场拱手让给泰国,日本等大米品牌,前段时间,售价约合五十元每斤的日本进口大米在中国畅销,我们的优质大米甚至还卖不到十块钱一斤,这个对比,真是心寒。

中低端市场被“吊打”,高端市场遭垄断,国产大米到底怎么了?

就这样,中低端大米供给年年超标,而中高端大米供给依旧不足。

我国每年产出世界上总量最高的稻谷,却还要进口超过500万吨的国外大米。

我国市场产生了世界上总量最大的大米消费,却还有着一亿吨左右的临储库存。

大家还记得2016年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么?我国的稻谷市场马上就要向它看齐了。

所以啊,广大稻谷种植户,你们意识到了么,今后的几年时间里,你们将面临一场强烈的风暴,没有人能够幸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