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去欣賞一幅藝術作品?

醉心創作

在美術界,人們習慣把看畫叫做讀畫,這“讀”字裡面便包含著欣賞、品評、感悟的意思。就好像我們品茶品酒一樣,小口一口一口的“品”,才能嚐出其中三味。

一幅好的畫作,不僅畫面形象凸出,而且其中還蘊含著畫家的思想情感。仔細讀,不僅能使人陶醉,從中得到美的享受,還能啟迪人的思想,拓展人的智慧,純淨人的心靈。

我們就以兩幅畫為例吧。

一,安格爾的《泉》


《泉》是法國十九世紀新古典主義繪畫大師安格爾在他75歲高齡時創作完成的一幅油畫。簡單的看,這只是一幅感覺不錯的人體油畫,但是仔細品讀,才會看出這幅畫的絕妙之處。

我們看,畫面中美麗少女手託醬紫色陶瓶,以垂直構型宛若大理石雕像站立在綠色的壁龕中;畫家用天鵝絨般缺少光澤的筆觸勾勒出少女青春活力的肌膚;少女表情單一,目視前方,透著青純無邪的神韻;飛瀉的泉水給平靜的畫面增添了流動的韻律,更加烘托出少女皎好的容貌和如泉水般清澈純淨的心靈。整個看上去,美麗、沉靜、莊重協調,纖塵不染,讓人回味再三。這幅畫被世界許多國家列為人體繪畫教學的範本。

二,喬爾喬內的《沉睡的維納斯》


喬爾喬內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畫派三傑之一。《沉睡的維納斯》是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年創作的。

維納斯是古希臘神話傳說中的愛神和美神,在西方繪畫史上是個表現最多的題材之一。這幅畫通過塑造沉睡中的維納斯形象,表達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嚮往。

我們看,畫面中美麗愛神維納斯沉靜地側臥於自然的景觀中,她看上去睡得很香,彷彿在做著一個甜美的夢。遠方的藍天、白雲、山丘、樹木、房屋,近處的綠地草坪,和沉睡中的維納斯完美和諧地融為一體,構成一幅人與自然“人景合一”的美麗圖景。“太美了!”。讀過這幅畫的人無不嘖嘖稱讚。

所以說,讀一幅好畫,就如同讀一部好的文學作品一樣,一眼掃過,囫圇吞棗是很難看出畫中的“意思”的。只有仔細讀,認真品,才能領悟畫中“三味”,更加感受到藝術的魅力。


誰憐一燈影

我們說,美術作品欣賞是人類的精神糧食,是因為美術作品這種視覺藝術品,能夠直接刺激我們的眼球,能不由忠的牽引我們的注意力去欣賞它。人有五種感覺系統,即,看,聽,溴,償,摸,看佔到了首位。

畫家的畫就是畫家故事,老—輩書畫教育家李可染大師說,畫是用來讀的。確實,我們欣賞美術作品,看是被畫面的色彩及美圖吸引,讀畫是瞭解畫的內容,尋找這幅畫的故事來源和要表達的結果。每—幅畫的創作,都是畫家智慧的結晶,他要表述的內容絕不是僅僅色塊的拼助。





美術作品的故事不象文學作品,作者直接寫出主人翁的感受,記得小時候聽梁祝故事,說梁三伯與祝英臺同窗三年,同吃同睡,梁三伯就是不能發現祝英臺是個女兒身。立即提出疑問,祝英臺不上廁所嗎?這種疑問其實問的人很多,作者當然也想到了。如,梁三伯疑域英臺上廁所的方式,英臺答,“站著撒尿狗撒牆,蹬著撒尿學文章”。這個故事問的比較傻,但答的有學問,罵人罵的有學問。當然這是民間梁祝故事,是民間學者的作品,很多美術作品的來源就起源於民間故事。不論西方還是中國傳統國畫,起源於神話故事的也有很多,我們看到畫中某個天神就能立即想到這幅畫是拫據哪個傳說畫的,是因為這個故事己經深入人心了。美術作品中畫家創作也有類似於《梁祝》問答的技巧性,這些技巧畫是不會說給你來聽,他們會用圖形,色彩,光線及構圖物件的擺放位置順序去表達。如大面積的偏紅背景色,是暖色,表示興奮,歡樂,朝氣蓬勃。大面積的偏藍綠色,表示寒冷,陰森,恐怖,驚荒,或死氣沉沉。




有些美術作品也會用借喻的方或,如把動物,植物人格化,或人物動物化,這在卡通畫中用的較普遍,但創作美術作品中,這種借喻手段很多時候是一種發瀉,是畫家對某人或某事的—種扭曲,或噴恨,是畫家的感悟,如凡高的某些作品,畢加索的某些作品,你不願意看是沒有讀懂它的畫意。




美的畫面,美的生活總是充滿活力,不論創作還是欣賞,與時具進,具有教育意義,正能量的藝術品,總是佔有重大經濟價值種文化藝術價值的,畫家要善於發現創作素材。賞家也要多讀文學作品,民間故事,賞畫的正確方法就是讀畫。


曾憲全110401818

藝術欣賞是一件高度主觀的事情,對於一件藝術品,如一幅畫或一座雕塑,你可以憑直覺、眼緣,表達最簡單的喜歡或不喜歡的情緒。但想要更深入的瞭解這件藝術品,則要了解它的有關背景。

讓我們以梵高的《星空》為例,探討一下怎樣欣賞一幅藝術品。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藝術作品的背景,這幅畫是什麼時候、在哪裡創作的?

1889年5月,梵高因與高更發生爭執、割下自己的左耳、心態崩潰,住進法國南部小鎮聖雷米的精神病院療養。情緒穩定的時候,梵高也會作畫,《星空》就是他在病房裡完成的一件作品。


·這幅畫是抽象的還是具象的?

總的來說,《星空》是具象的,我們能清晰的看出村莊的風景,有教堂、房屋、山丘……但這幅畫也並非完全寫實,尤其是天空中的星辰,有模糊、誇張的處理。


•藝術作品所屬的藝術風格或運動?

《星空》這幅畫是後印象派的代表作。

•這位藝術家在職業生涯的哪個階段?他當時的情況怎樣?

這是梵高藝術生涯晚期的作品。當時,他深受精神疾病的困擾,住在精神病院。

此外,我們還可以從藝術作品本身的信息著手,如創作這幅畫時使用了什麼材料?這幅畫的內容和主題是什麼?如何欣賞畫作中的構圖?如何欣賞線條和造型?如何欣賞色彩?如何欣賞筆觸和紋理?等等。

總之,當我們對一件作品的信息瞭解越多,就能對它有更全面客觀的評價,就能更好的欣賞它。


畫家王衍成

藝術就是人所做的一切具有審美價值的事物,比如詩詞歌賦,繪畫,雕刻,建築等。藝術的極致美在我們歷史上比比皆是,從夏商周開始,一直到宋明時期,尤其是在北宋,是繪畫難以超越的藝術巔峰。作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千里江山圖》是18歲的王希孟話的,徽宗親自指點而創作得成的。


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審美,現在一提及藝術,大家就想到穿的少露的多,究其根本是西方的藝術思想給坑的。 萬物一切的美在於自然而然, 各有形態,各有其性,各有其用。

藝術的創作要跟時代的人文同步,也要適應受眾的愛好。 欣賞一幅作品,通過畫作能瞭解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人文、經濟、服飾以及作者通過作品來表達的社會環境和人們所追求的精神世界,這樣的作品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而不是簡單的一幅寫實作品。好的作品就是寫實寫意的結合統一體。




崇儒

不好意思,這個問題出的不周延,缺少主語。“藝術作品”形式多樣,種類繁多。如果不具體指明,就問“如何欣賞一件藝術作品?”,任誰都無法回答。不過,好在有具體導言,指明瞭是繪畫作品,這就好答題了。

繪畫藝術作品可分為兩大類,即“西畫”和“國畫”。西畫又可分為:油畫,水粉畫,水彩畫,素描,版畫等。欣賞西畫的著眼點,首先要從構圖開始,比如透視比例,線條流暢,明暗關係等是否準確。其次,是用色是否明快,局部與整體是否合理,局部刻畫是否精美等等,總之,欣賞西畫是從立體感上卻進行辨析欣賞的。而欣賞國畫就複雜多了,國畫的種類大致有水墨畫,線白描等。欣賞國畫首先看的是構圖。因為,構圖美不美是國畫技巧的關鍵。其次,是用筆,用墨,用色,以及暈染的好壞。再有就是邊款和用印。總之,欣賞國畫重要的是畫品出自何人。


皛川

畫或者美術作品在如今都習慣性地稱之為藝術品,是我們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它不僅帶給我們精神上的愉悅,還給我們帶來了視覺上的享受。

那麼,既然如此,美術作品的存在價值就是讓人們欣賞的,那麼究竟該怎樣去欣賞或者分析呢?我覺得對於一幅畫而言,有幾個方面。

首先,個人的喜好問題。這一點很重要,不喜歡的東西也就根本談不上欣賞和分析了。還要注意一下是人物畫還是其他類別,因為不同的內容有不同的評價標準。


其次,就是看一幅美術作品的色彩,看它是什麼風格的,比如是工筆還是寫意,油畫的話,是寫實還是印象主義,色彩是類型的,是油畫的“濃墨重彩”的感覺,還是很素淡的感覺。因為只有搞清楚了這些,才有一個相對的評價標準。

然後,就是看這幅畫的構圖,分析畫家的技法和水平問題,從畫家表現的內容和形式去感受畫家想要表達的內心感受,這應該是一幅畫的最重要的所在。因為既然是一幅畫,那就總要表現點什麼。或是畫家的審美,或是畫家的感受,又或是畫家的意境。



所以,我覺得欣賞或者分析一幅畫大致應該從以上幾個方面入手,你覺得呢?歡迎留言,感謝關注!


鐵匠的頭髮

藝術作品,沒有好與壞之分,因為沒有一個固定標準答案。欣賞一幅藝術作品,每個人的欣賞角度不同,那麼對藝術作品的感受也不一樣。有的藝術作品色彩搭配與運用得好,有的藝術作品線條流暢均勻,有的藝術作品造型刻畫逼真,有的藝術作品畫面豐富,有故事性,有的藝術作品表達出來的東西令人深思等等,所以欣賞一幅藝術作品要因畫而異。


月月vsYY

言論從沒有像今天如此自由。任何人只要能上網,均能發揮自己的觀點。淫穢無礙,只要不是赤裸裸艷遇的細節描述,點擊率過萬不是難事,因為它是個看管有限的遊樂場。

在紙媒衰落的時候,藝術評論要比其他任何形式都更受折磨。音樂、視覺藝術評論可以關註名流和暴發戶,尚能保留一席之地。而充滿渣評更能嘩眾取寵閱讀過百萬。其實,藝術評論反映了對創造力的回應,對觀念世界的敏感度,是否有對社會與環境的反省,是否與關係真正熱愛藝術的讀者同心。

專橫的評價藝術桎梏著受眾。因為人們的評價是基於他們自己的需求,但讀者以為他們是客觀的,無腦而對藝術尚存幻想的受眾接受他們的評價。

所有的評價,無論是正面或負面,都是某種思維狀態,因此,評價不是事情的必然產物,所以,受眾不能將評價強加於體驗。這就是說,欣賞藝術是受文化的影響。多數人可能意識不到,錯誤的共識效應非常普遍。「許多人都認為如此」就是犯錯誤點。誰是「多數人」?這些人是否收其他人錢財-即所謂的「五毛」!

世上有許多的偉大的藝術繪畫作品,通過它們,觀賞者能看到畫面背後的行為意義。即使這些行為的視覺藝術讓觀賞者產生心理的悲哀或喜悅,但作品的衝突就是作品力量的源泉。人們之間的差異主要是體驗的差別,而不是個體間的差距-即同是受教九年制,如果你我都把手放進冰冷的凍櫃裡,你比我更快地把手伸出來,而我由此說明比你更有忍受力?這顯然是胡扯。因為你感受到亦是我所感受到的,我也許更快把手伸出。這也是強調了有關藝術的感覺的同一性,但同一性來源於想像,而想像是有差異的。如愛因斯坦所言:「我就是像畫家一樣自由地運用想像。想像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有想像的世界更宏大。」~附美國著名畫家溫斯洛.荷馬的Breezing UP(風起)作品圖。你在畫面中看到什麼,歡迎留言~



填格

怎樣去欣賞一幅畫及美術作品?具體點說“欣賞”不只是用眼睛去看,還要用內心去揣摩,這樣才叫欣賞,那怎樣去欣賞呢?

可從畫中人物的形態,比如,“坐姿、站姿、側面、正面”等一些人物的肢體動作,每一種形態結構都表達畫中人物不一樣的思想情感;

還可以結合畫中人物每個部位所擁有的顏料色彩,因為藝術創作者通常用不同的色調來體現作品的主題、人物性格;不同的光影描繪表達不一樣的情感場景,

若沒有結合色調、光影去欣賞,單從作品人物的構造分佈去分析作品所表達的主題思想內容,很容易導致意境上的孤立、空白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